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
繁体版

第40章 名誉教授

    内地整个液晶面板行业命运的转变,一直到后来京东方正式宣布兴建8·5代线之后,才终于迎来第一缕曙光。

    然后宝岛和南韩、东洋的厂商,才开始改变策略,争先恐后的涌入内地建厂,并多次试图限制和扼杀掉京东方的成长。

    可惜,这一次已经不是他们想遏制就能遏制的了。

    内地液晶面板行业以京东方为龙头,就此实现了全面开花……

    所以对于这些人,杨振是没什么好讲的。

    甚至宁愿和东洋以及南韩的企业合作,都不想和那几家宝岛企业产生什么关联。

    更何况,如今的京城,还有一家可以扶持一把的京东方作为备选项呢。

    所以对于那几家宝岛的企业,杨振是真没把对方当作一回事儿。

    而且子系中山狼,根本就是喂不熟的。

    如果能借此镇杀掉几个,或许也能让他们多一些敬畏之心都说不定呢。

    毕竟事实证明,当宝岛那些企业习惯了一味索取,而从来都不懂什么叫做回馈,反而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就不应该对这些人抱有任何的期待和幻想。

    有句话叫做宁予番邦,不给家奴,杨振觉得很契合自己的心思。

    因为对于东洋和南韩的商业手段,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打压和限制,他最多也就是扼腕痛惜一番。

    但对于宝岛那些眼里只有钱,行事则两面三刀,总习惯性反复的小人行径,那就真是让他尤为痛恨了。

    前者是咱们自己不争气。

    技不如人嘛,这没什么好说的。

    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给出的硬道理。

    所以咱们能做的,也只有埋头苦追,尽可能的迎头赶上,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而增加自己的行业话语权。

    但是对于后者的所作所为,那就不能容忍了。

    国人最痛恨的,就是背叛和汉奸,这种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尤其不能原谅。

    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都和他无关,反正杨振有自己的坚持。

    这也是他拒绝和宝岛液晶面板厂商合作的最根本原因。

    这群白眼狼,是喂不熟的。

    。。。。。

    第二天,钟诚跟着杨振到研究院里转了一圈儿,顺便看了一下各方面的研发进度。

    虽然他走马观花的基本上啥都看不明白,但是多少还是能大概了解到一些进展情况的。

    这对于他接下来要搭建的供应商渠道,也是有用的。

    然后,在拿到了详细的各种零部件规格标准和需求,又和杨振长谈了一番之后,当天就回去了香江。

    而接下来,就是天行者科技那边,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杨振这边,则又一次被路海洋给召回了京航。

    路海洋面对杨振愈发的直接了,“院里已经决定了,先给你一个京航客座教授的身份,不需要承担教学任务,校方可以提供独立的实验室,给你实质性的自主权限。

    “只要申请的研发项目合乎立项的标准,那院里就肯定会全力支持并给出相应的便利。

    “与此同时,你得在名义上,读一下京航的硕博,并拿出足够分量的毕业论文,然后通过毕业答辩,至于其它的学分啥的,则由院里给你解决。

    “在此之后,京航就会正式的聘用你为副教授……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想法,也不用藏着掖着,说出来就行。”

    京航终究还是不敢太过于破格。

    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决定先把人给留下再说其它的。

    但是不得不说,其实能给出这样的条件和待遇,倒也算得上是诚意满满了。

    毕竟,杨振那个高中生的身份,差距属实有些过于巨大。

    满世界估计都找不出来一个非学士学位的副教授。

    因此,这個特例,也确实不好开……

    杨振稍微想了下,还是很爽快的点了头,“我其实没有太多其它的想法,唯一要求,就是尽可能的多给我掩饰一下,那就最好了。”

    低调一些,肯定是有必要的。

    而且京航作为国防七子之一,本身就不同于一般的高校,涉密项目不要太多,所以很自然的,就会有一套相应的保密措施。

    这也是他选择了京航的一大原因。

    最起码,相关于他的一些身份信息,不至于会跟漏勺似的,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就有被泄露的到处都是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于暗中,助推一下国家在关键领域的发展和建设。

    有挂的人,就肯定不能把赚钱视为最大的心愿,那也太没追求了。

    所以,他压根儿就没想过现在就对京航提什么要求,说实话,一个TC4钛合金项目,也还不足以让他具备要求更多的资格。

    等他再做几个项目出来,那估计就完全是两种境遇了。

    到时候,也就不是需要他再去提什么要求,而是从京航到上面,要反过来主动给他开绿灯,提供一切相应便利了。

    真到了那一步,京航的人才资源,对于他来说,还不是予取予求?

    要知道,京航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力学等优势学科,还是很能打的,对于未来的昆仑研究院来说,绝对是一大助力。

    而且,杨振付出的越多,上面对于他的支持和资源倾斜,就肯定会相应的更多。

    这对于他对研究院的未来规划,自然也是大为有利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方面也不得不说。

    那就是读个大学,然后还能在大学里混个教授职称啥的,也算是圆了父母那份望子成龙的心愿。

    毕竟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不管你在商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挣到了多少钱。

    只要没有学历,或者说没有就读过名校的资历,很多人在感觉上,就总是差了一些什么。

    士农工商嘛!

    几千年留存下来的传统观念,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虽然这个词儿不是排序,不具备三六九等的含义,但几乎没有人可以否认,“士”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排在首位。

    所以在这一点上,杨振的老爸老妈自然也不会是那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