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人间
繁体版

人心不足,蛇吞相

    这篇故事也是自幼从长辈口中得知,虽是最普通的民间故事,于流传中也多有变化,述之以供听。

    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之事,何年何月生人,只说是这山中有一个樵夫,每日穿梭于山麓之间,伐薪以度日,虽是有几分辛苦,却也落得个逍遥自在。当时山中有一大蛇,已修炼五百余载,亟待渡劫幻化,旧时说,蛇活五百年渡劫可化蛟,此时便可以行游于山水之间,急切时也可隐化身形,化蛟后再五百年成龙,龙再五百年生角,称为角龙,角龙再千年便可成为我们认识中的龙,所以化龙之道极为艰险,化龙时需借雨势走水,若不慎殃及黎民还会受刀剑之劫,所以旧时大河桥下多悬宝剑,便是为了斩杀走水的蛟龙,想来也真是不易。

    当时那大蛇劫数已到,便从山林里游走出来,腾起飞天,受天雷击焚之劫,或许是缘法未至,那大蛇渡劫失败,损了许多道行,掉落在山林之间,然而此时天雷滚滚不止,那大蛇便隐去身形,化成一条小蛇躲藏于树石之间,虽然如此,却仍逃不过天雷威势,几乎命丧于此,然而此时却正巧被于山中砍柴的樵夫看到,那樵夫原本于山中砍柴,却乎逢暴雨,只得在此暂避,看到阵阵天雷击打一条小蛇,那樵夫于心不忍,便将小蛇抓起,藏在了自己随身背的药篓里,至此那蛇逃过一劫,天气也随之晴朗。那樵夫找了一处山洞,将那小蛇放下,对那小蛇说,

    “小蛇啊小蛇,以后可要小心点。下次可不一定能遇得到我了。”

    那蛇此时已恢复了不少精神,便口吐人言道,

    “谢恩公救命之恩。”

    只此一句便把那樵夫吓得够呛,

    “你你你,你竟会说话?”

    那蛇闻听此言又继续说道,

    “在下乃此山中修炼五百年的一条大蛇,今逢劫数,欲显化飞升,奈何缘法未至。幸得恩公搭救,恩公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以后恩公但又所求,便来这里寻我,必全力以报今日之恩。”

    那蛇说完便朝那洞中游去,只剩那樵夫呆立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此后那樵夫依旧每日打柴,过着相对温饱的日子,也再没有见过那大蛇,慢慢的竟也将此事淡忘了。这一日那樵夫照常打了柴背到城里去卖,远远便看到城外告示处挤满了人,那樵夫凑上前去询问旁人告示内容,有人解道,

    “此乃皇帝檄文,说贵妃有恙,非五百年大蛇之眼不可医,如有人可进献此物,赏千金封万户侯,赐为当朝宰相。”

    原来是皇帝的宠妃害了心口疼的病,遍访名医不得,最后有一位名医说,贵妃此病非五百年大蛇之眼不可医治,所以皇帝才于全国广张檄文,寻求这五百年大蛇的眼睛。那樵夫听到此处,便想起当年自己在山中救的那条蛇,如果能取那大蛇的一只眼睛,自己就可享尽人间富贵,再也不用每日如此辛劳。

    第二天那樵夫就找到当初放那蛇的山洞,他对着洞里喊道,

    “喂——我是救你的那个樵夫——”

    那樵夫话音刚落,便觉洞内阴风阵阵,眨眼间,一条十余丈的青鳞巨蟒便出现在樵夫眼前,将那樵夫吓得直接瘫坐在地,那大蛇见救命恩人前来,便朝樵夫深深一拜,

    “闻听恩公前来,在下喜不自禁,惊吓了恩公,还望恩公海涵,只是不知恩公所求者何?”大蛇开口问道。

    那樵夫此时也渐渐稳住了心神,便对大蛇说道,

    “当今皇上宠妃病重,非五百年大蛇之眼不可医,若有人可献此宝,赏千金封万户侯,赐为宰相,享尽人间富贵啊。”

    那大蛇闻听此言,犹豫少顷,便将左眼扣出,献给那樵夫,

    “恩公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今恩公既有此求,自当满足。”

    那樵夫得了这蛇眼便即前往京城,将之进献给皇帝,贵妃在吃了这蛇眼以后疾病全消,皇帝大喜之下,也赏赐了樵夫之前檄文上承诺的种种,真可谓是一步登天,虽不知那樵夫当上宰相之后如何,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吧。

    一晃几年,那贵妃心口疼的毛病却又发作起来,皇帝急的真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经御医诊断乃之前旧疾发作,药石全然无用,仍要吃五百年大蛇之眼才行。那皇帝闻听此言,亲自来到宰相府见樵夫,

    “今日爱妃旧疾复发,御医说非五百年大蛇之眼不可,寡人已无计可施,只得再来恳求宰相,如果宰相可以求得那大蛇之眼,寡人愿与宰相分疆而治,只做一偏安之君即可。”

    再说那樵夫如今虽已贵为一国宰相,然而人的贪欲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想来天下是没有人能够拒绝当皇帝的诱惑,于是那樵夫便答应了下来。

    时隔多年,那樵夫再回到曾经的山里寻找那条大蛇,不知昔日渔樵之事是否还历历在目,谁又能想到当初的樵夫,今日已然成为一国宰相,甚至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那樵夫走到之前的山洞口,朝里呼喊了几声,

    “大蛇大蛇,我是当初救你的樵夫啊。”

    樵夫话音刚落,便觉洞内阵阵阴风袭来,顷刻间,那大蛇便又出现在自己眼前。那大蛇见樵夫前来,倒头便拜,

    “数年不见恩公,恩公一向可好,不知恩公此来,所求者何?”

    “皇帝宠妃旧疾复发,御医说仍要五百年大蛇之眼不可,如果能救贵妃一命,皇帝愿意将国土一半分出。我虽已贵为一国宰相,然而并没有体会过做一国之君的感觉,所以前来求你。”那樵夫说道。

    大蛇闻听此言,开口说道,

    “此前若非恩公相救,某早已身死道消,今恩公所求不过一眼,自当奉上。”说完,那大蛇便将右眼扣下,献给那樵夫。

    那樵夫得了蛇眼,大喜过望,当即赶回皇城献给皇帝,那贵妃吃下蛇眼之后,果然恢复如初,而皇帝也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将一半国土赠与了樵夫,与樵夫划疆而治,自此那樵夫便成了一国皇帝,享尽人间富贵。

    又不知几年,那贵妃疾病又发,此番也较之以前更为沉重,那皇帝无奈,终日以泪洗面,只得亲自来到樵夫国中,以藩国之礼觐见樵夫,

    “下邦之君叩见上邦之主,只因爱妃旧疾复发,寡人已无可奈何,御医说若想根治此病,必须五百年大蛇之心,如若陛下能寻来此宝,寡人愿将所主之国献于陛下,只携爱妃做陛下治下一平民,终老田园。”

    那樵夫闻听此言,自是喜不自禁,只需一颗蛇心,便可收下一国社稷,这怕是任谁也挡不住的诱惑。于是那樵夫便又回到那大蛇居住的地方,朝着洞口呼喊道,

    “大蛇大蛇,出来见朕。”

    那樵夫语毕,洞中依旧是阴风袭来,再看时,那大蛇已出现在樵夫面前,只是瞎了两只眼睛。那大蛇虽已失了双眼,却仍能感觉到樵夫所在,对着樵夫倒头便拜,

    “不知恩公此来,所求者何?”

    那樵夫见大蛇对自己依旧有礼,心中甚是满意,便即说道,

    “那国中贵妃疾病又发,此番需要阁下之心方可医治,若能治好那贵妃之病,那皇帝愿将全部国土进献于我,届时我便是这天下独尊的皇帝,所享受的富贵绝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偏安之君可以相比的,所以前来求你之心。”

    那大蛇闻听此言,依旧是犹豫少顷,便即说道,

    “既是恩公所求,某自当奉送,只是这心与眼睛却大不一样,非是我自己可以摘取的,恩公若是想要,就自己来取吧。”

    说完,那大蛇就张开大嘴,等着那樵夫爬进去摘心,而那樵夫此时怕是除了欣喜再也感觉不到什么了,一心只想着摘取了那大蛇的心,回去当那天下独尊的皇帝。那樵夫刚刚爬进大蛇的嘴里,大蛇便闭上了嘴巴,重新游回了洞里,而那樵夫,恐怕自死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何而死。

    因为那樵夫之前首封的乃是宰相之职,所以将这段故事称为“人心不足,蛇吞相”。那樵夫本是山间劳碌之人,赏千金封万户侯已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况且赐为宰相,位极人臣,然而人心不足,仍然渴求人君之位,在做了一国之君后仍然不能满足,最后葬身蛇腹之中,也着实是令人唏嘘不已。再说那皇帝,若是说对那宠妃,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痴情之人,世间怕是再难寻出第二人来,然而却也着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了,故事中虽然没有描述民间生活如何,但是想来百姓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那皇帝甘愿放弃皇位与贵妃终老田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着实令人感动,然而若他真的不再是皇帝,那贵妃还能厮守在他的身边吗。

    至此,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