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光影:回档2003
繁体版

第2章 刚满19岁的编剧

    这个剧本就是梦里著名的“振华三部剧”之一的《最好的我们》,全剧24集的青春校园题材,在国内也算是较为成功的作品。

    无论是收视成绩口碑还是捧人都效果显著,原本的男女主也因此收获了很高的流量。

    看了剧本头两页,张西申的评价是让他眼界大开,想法新颖,而且居然没有像琼瑶剧那么的狗血。

    张西申觉得这一回郑琛的剧本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跟上次那个满满狗血的剧本比起来,简直是强的太多了。

    过了许久,张西申合上剧本,忍不住高看了眼前这个学生一眼。

    以张西申的经验来判断,他认为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好剧。

    拍出来可能拿不了奖,但是导演演员正常发挥的话,大概率是可以赚钱的。

    “你应该已经十九了吧”

    张西申有些好奇

    “上个月刚过完生日,正好十九”

    郑琛从容回答

    张西申摸了摸自己的秃头,感慨一声“后生可畏啊”

    不过,写的是高中学生的故事,正好也是符合郑琛的年纪。

    这也是郑琛刻意为之,《最好的我们》有三个特点

    第一,小成本,题材有爆点,观众的关注度大

    第二,这里面适合演的角色很多,方便他更好入戏

    第三,就是符合他目前自身阅历状况,合理的创作范围,不会让人生疑。

    “我比较好奇,为什么这部剧的主视角是女主,而不是男主”

    “因为这种青春成长校园的题材,女生比男生更爱看,女生视角更有代入感,这样能有高的收视率”

    张西申赞同颔首,他也了解过不了的偶像剧,知道这里面的套路,虽然说题材背景有一些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有爱情元素为主线,女主为主视角比男主更好。

    “这个本子很有新意,现在内地乃至亚洲的许多校园题材,都有模仿《流星花园》的痕迹,不然就是日韩那边所谓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学校。

    可以看出,张西申对《最好的我们》颇为喜欢,表达了一下自己对于剧本的观感。

    “你这次剧本不错,挺有市场,你打算卖出去吗?这剧本要是拍出来上星播出了,你也能从中受益”

    张西申好奇的问郑琛

    “不,我打算自己拍”

    郑琛又一次回答出了让张西申意外的答案

    “你要自己拍?你要知道你是表演系的,而且做导演可不是拍照那么简单光盯着摄像机。

    选择演员,服装化妆,灯光设计,还有管理剧组的人员。

    还有拍摄过程中需要指导演员的演技,往细了说,这些都是导演的基本功。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电视剧的成本至少也要过百万的,你一个新人,而且还是表演系的,成功拉到投资的可能性很低。

    张西申给郑琛认真分析其中的利害,希望他能够慎重考虑一下。

    “最重要的一点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颇有零花钱,一两百万投得起。

    郑琛表示他视金钱如粪土,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郑琛的父亲早年间,下海经商,结果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一次意外,一次梭哈,就让郑琛的父亲拥有了一年可以赚千八百万的烦恼。

    虽然跟几年后挥舞着票子进军娱乐圈的煤老板,房地产大鳄,赚钱似印钞机的互联网三大流氓没得比,但也算非常不错的家庭了。

    郑琛祖上几代都是农民,到了他父亲这辈,赶上了浪潮,成功起飞。

    都说当物质条件到位时,精神条件也想跟上。

    老父亲受七八十年代的港岛电影影响,他就让郑琛努力学习,加上亿点点的努力(钞能力)和人脉关系,成功进入北影表演系。

    老父亲就是要告诉世人,我们老郑家不仅有钱,还有一步步向上爬,获得文化的熏陶。

    当郑琛离开家时,老父亲含泪看着儿子告诉他

    “别怕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一定要证明自己,不能混吃等死破败家业。

    郑琛拍电视剧当导演,老父亲绝对是大力支持的,不然梦里那部《魔都堡垒保卫战》三个亿投资是怎么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张西申看着郑琛有种想把他从办公室窗户扔下去的冲动。

    颇有零花钱,谁家零花钱是按百万单位来计算的啊,这说得是人话吗?

    尽管在心里吐槽,但张西申这个老师对学生还是非常负责的,他对郑琛说:你还是先考虑清楚,虽然是零花钱,但几百万也不是小数目啊。”

    “张老师,我想的很清楚”“从我上次递那个本子距离现在我递这个本子已经过去快六个月”

    “我明白我自己我的不足,我摸索了六个月,写这个本子”

    “就是相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

    “不是证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我想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郑琛态度很认真

    “好吧,既然你都想好了,拍摄的器材可以从学校借,我也借借我这张老脸,帮你争取更多福利”

    “剧本先放我这里,回头我复印一份帮你送去光电立项,申请拍摄许可证”

    “我也会帮你找机会问下有没有影视剧公司愿意投资。

    “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的话,让出一些投资份额给大公司,很多事情办起来会方便许多,也可以给你分担一点压力”

    张西申真的是一个对于学生非常尽责的好老师,方方面面都帮郑琛考虑到了。

    “张老师,我懂的,不管哪个圈子,干什么,都千万不能吃独食”

    在梦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圈子,郑琛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吃独食特别吃相难看的往往没有好下场。

    比如唐仁,蔡一浓就喜欢吃独食,然后还喜欢打包往别的剧组送演员,后面越混越差,搞得跟华亿一样的坏风气。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好办事。

    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就算出了什么乱子,也会有人搭救。

    当然,郑琛个人认为眼下有人敢投《最好的我们》的概率很小。

    毕竟是新人导演兼新人编剧,而且主修表演系的,虽然北影出名导演都不是导演系的。

    但是导演是个大学生,怎么看都像是个扑街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