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青春的结尾找到你
繁体版

老刘家

    自从我大舅去世之后,老刘家就乱成了一锅粥,我之前还以为就我们佑家乱而已,原来大家都一样,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去。

    我姥姥是个强势的人,她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严格,她和姥爷一共生有三儿四女,我母亲排在倒数第二,倒数第一便是我老舅。

    大舅生的最早,因为姥爷有眼疾,早早的就看不见了,因此参加不了生产,干不了活,家里重活就落到我大舅身上,以至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没有足够的食物补充(那个时候家里穷,年节不好的时候,姥姥家还要饿肚子,好的时候也才能吃个半饱,家里人口又多,大舅常常先紧着弟弟妹妹们吃,不像我爸家,喂牲口都不用高粱米喂,嫌弃牲口吃了拉不出屎。平时就能吃上棒子面,是不是还能吃上肉。)导致大舅的身材矮小,不过,这并不代表他的弟弟妹妹们轻视他,母亲也常常教导我要对大舅尊敬。

    大舅后来在姥姥的授意下结了婚,我那大舅妈也是个可怜人,和大舅在一起吃了一辈子苦,年近六旬自己成了寡妇。

    我二舅也和我父亲一样特别有雄心,但是他看起来还没有我父亲那般有血性,也没有我父亲那股当断则断的劲。

    二舅也和附近的韩家结了亲。据说那韩家世代都有读书人出生。

    老舅是最小的弟弟,为人和大舅一样和善,但是性格内敛。我那老舅妈倒是个强势的,能够当家做主的女人。

    大姨命运很惨,她下生就口齿不清,姥姥便早早将她送到远方去了。

    二姨嫁到了葛家,据妈妈和三姨讲,二姨是长得最漂亮的人,只可惜,年纪轻轻就患有癌症,那个时候,在那个条件下,基本就宣告了二姨生命的结束。全家人每每提到二姨,无不感叹她命薄。

    相比之下,三姨和母亲的生活就好过很多。

    只不过父亲和母亲年轻的时候常常吵架,父亲就像我爷爷那般,性格冷酷,不过我母亲并不像奶奶那般软弱,两个人常常打破家里的东西。

    大舅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为“刘龙”。二儿子取名为“刘海”。

    当年据说大哥刘龙年轻的时候,眼睛也患有疾病,看不见了,大舅心里着急,那个时候,父亲和母亲把家里光景过好了,便把大哥接过来看病,我们村子的老中医给大哥开了好几副中药,母亲就细心的照顾大哥,那老中医医术高明,最后把大哥的眼疾看好了,大哥到现在都还记着父亲和母亲的恩情。

    二哥刘海,自出生开始就性格内向,不愿多说话。自小长得黑,三姨夫便常常笑话二哥,以后娶不到媳妇。于是二哥便早早的结婚了。之后就去BJ打工谋生去了。

    二舅生有一儿一女。大女儿虽然早早不念书了,但是和女婿两个人学有技术,在BJ挣得不少,日子过得潇洒。那女婿人也不错,常常拿钱补贴二舅家。

    倒是二舅家的儿子,实在差劲,二舅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家里光景越来越好,也供了我那不成器的二哥上了大学,虽然是个末流大专,但是好歹算是大学生了,有句老话说的好:“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而且还是老刘家第一个大学生。

    二舅便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教导有方。这事我以后再提。

    到了老舅这里,生有一儿一女,大的命为刘松,生的高大,但是也和我老舅一样,性格温顺,心性宽厚,对我非常好。我打小就与我这小哥亲近。

    另外一女叫刘瑶。是我小妹妹。

    我二姨也生有一儿一女,只不过二姨去世的早,家里亲戚很少和二姨家有来往。

    女儿叫小雨,我见过我这位姐姐,长的非常好看。儿子叫飞。他比我那松哥小一岁。

    我姥姥总是对我和飞哥寄予厚望,我那小哥命运也残,打小就没了娘,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供他读书,平时飞也只能和姥姥住在一起。

    有种“臣无祖母无以有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于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