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偶像剧世界
繁体版

第6章 杨家三叔

    杨家的老家不在京杭市,在远郊的月芽村。

    月芽村,是一个满是鸟语花香,模样非常常秀气的村子。

    那里有青山,有清泉,有农院,有农人,有圆圆的西瓜,有金灿灿的橘子,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各种庄稼,还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杨希栎的奶奶,这辈子生了三儿两女。

    长子杨村梁,二子杨村民,三女杨淑琴,四子杨村安,幺女杨淑云。

    其中,两个儿子和大女儿,都已经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并拥有一份不错的事业。

    虽没有大富大贵,在生活上也算小康小富。

    让二老最挂心的孩子是两个小的,杨村安、杨淑云。

    杨村安,也就是杨希栎的三叔。

    打小就不爱学习,天天只知道打鸟逗狗,摸牌斗虫,几乎无所不玩。

    这么说吧,三叔年轻的时候,除了玩儿,他对任何事都没兴趣。

    这么爱玩儿,又只知道玩儿,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没考上高中,成为了一名,在社会游荡的闲散待业人员。

    落榜之后,杨村安在家呆了半年,也整整玩了半年。

    一日不见分外想念,日日相见想啐你面。

    一个无所事事的大小伙子,天天在老两口眼跟前晃荡,让他们碍眼又心烦。

    不仅老两口觉着杨村安碍眼。

    杨家本家人,也不能任由他待在家里啃老。

    在这期间,本家人没少帮他托关系找工作。

    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找的好工作,基础条件就得本科学历毕业。

    杨村安的硬件不够,连人家单位的聘用条件都够不着。

    一些普通活计儿,他自己又不愿意去,只能,高不成低不就的整日晃荡。

    最后,还是老两口看不下去了。

    牵头开家庭会议,商量杨平安的就业问题。

    后经过全家人商议,由各家出钱凑份子集资,给他开一间小店。

    任由他自生自灭,盈亏自理。

    杨村安也自知,这么晃荡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也就点头同意了。

    那次家庭会议结束,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想到歪打正着,小店开了以后,杨村安对这家小店格外上心,打理的井井有条。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家小店一直维持着,一个月,能给他带来六七千收入。

    虽赚不到大钱,但糊口不难,出去说,也算是一份事业。

    杨村安稳定下来了。

    这块心病,老两口算是去了一半。

    至于老两口的另一块心病,就是他们的幺女儿杨淑云了。

    杨希栎这位小姑,事业上没什么可讲的。

    从小学习好,从重点中学到重本,在到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霸中的学霸。

    老两口挂念的,当然不是幺女儿的事业问题,而是她的感情问题。

    依老两口的话讲,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事业再成功,也不如嫁个好人家来得实在。

    每到逢年过节,全家聚在一起。

    小姑和三叔一准被提溜出来,先被思想教育一番,然后被亲戚们群殴式催婚....

    人生中,总会碰见,对待感情特别纯粹的人。

    每次见到三叔和小姑,被全家人集体“折磨”。

    杨希栎,都会报以无限同情和由衷的佩服。

    他佩服他们,对待感情的方式。

    在某次晚饭后,他曾无意间偷听过,小姑说过感情方面话题。

    里面有一句话,让他印象特别深刻。

    她说:“……和他结婚?结什么婚?我才不结,和不爱的人躺在一张床上,简直恶心透了....”

    小姑所指的他,是指谁?

    杨希栎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没兴趣,关注八卦长辈们的感情生活。

    他还记得,三叔也说过差不多的话。

    他说:“没有恋爱的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而我正在过日子,为什么要结婚过日子....”

    虽然,杨希栎不太懂,他们具体说的是个啥,但这并不妨碍他明白大致的意思。

    他隐隐觉得,三叔和小姑在感情问题上,是很相似的人。

    他们都不愿意将就,更不愿意被将就。

    自此以后,杨希栎就对三叔和小姑,涌起了一种难言的亲近感

    最近一次见到三叔,还是两个月多前,端午节那一天。

    他还记得,三叔那天说过,下次见面会送给他一份礼物。

    而现在,杨希栎正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猛蹬。

    迎着清风,颠颠地给他三叔送猪肉。

    京杭市分十个区:

    润安区、三宁区、福行区、公阳区、金元区、伏牛区、崇景区、新井区、老城区、元林山区。

    其中,金元区离市中心颇近。

    放眼望去,高楼林立,鳞次比节,街上车水马龙,绿化成排,一派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杨村安的小店,便开在金元区。

    杨希栎骑着自行车,一路穿行,待骑到一个路口,前方正好亮起了红灯。

    “吱…吱…”

    按下刹车,他以脚撑地,将自行车停在斑马线前。

    前方横道,车流行人不息。

    一辆公交车,哼哧哼哧地慢慢停在他身侧,老旧的刹车盘,刮出了刺耳的响声。

    “吱!吱!……滋…”

    公交车发动机散发的热量,微微卷曲了杨希栎手臂上的汗毛。

    他皱了皱眉,抬起自行车,横挪,远离了公交车两个身位。

    红灯灭,绿灯亮,车流缓缓前进。

    公交车的发动机,疯狂的嘶吼,一串黑色的烟雾从排气口喷涌而出。

    车尾不远处,有位倒霉的路人被喷个正着,呛的连连咳嗽。

    “噗…咳咳……咳咳咳…”

    杨希栎紧了紧臂上的护腕,将护腕上的✓字扯正,随后轻掩口鼻。

    待气味散了点,他脚下一蹬,穿过前方路口,又骑入了下一条街。

    下午的天气真的很好,风和日丽,碧空白云飘。

    金元区新修的自行车道,特别宽阔,整洁。

    不夸张的讲,宽的都能跑汽车了。

    一路骑行,杨希栎拐过几条街,又钻了几条胡同,最后来到一条繁华却不显陈旧的老街,向阳路。

    这一片儿,都是六七层的旧式楼。

    红墙白顶,黄墙棕顶,大多相邻,几乎每栋楼的外壁上,都挂着豆腐块似的,一排排的白空调。

    杨希栎停在一处街边,一脚踩在马路牙子上。

    他略微环视四周,目光停在了一家临街小店的前门脸。

    那小店,大门顶上挂着蓝底白字的牌子,风格简洁大方。

    上印:向阳文具店;办公用品,副食百货玩具,量大从优。

    这店。

    正是他家三叔杨村安,开的文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