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被膈应的易忠海!
吴爱国离开秦淮茹家里,并没有立刻返回四合院,而是开车朝着文丽家的方向驶去。
由于文丽家里的巷子比较窄,吴爱国的车子根本就开不进巷子里,吴爱国就将车子停在小巷口,然后就提着事先准备好的猪肉和水果,朝着巷子里走去。
没多久吴爱国就来到文丽家所在的院子,吴爱国见到院子里没人,就快步走到文丽家门口,伸手敲了敲门,低声喊道:“文丽!是我!”
此时的文丽刚刚洗完澡,正打算上床睡觉,结果就听到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
文丽听到敲门声,下意识地打算开口询问是谁,结果她还没来得及询问,门外就传来吴爱国的声音。
文丽听到吴爱国的声音,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若狂的表情,连忙快步走到屋门口,伸手打开屋门,一脸惊喜地对吴爱国问道:“爱国!你怎么来了?”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询问,看到文丽那一脸惊喜的表情,并没有立刻回答文丽的话,直接提着手里的东西,走进文丽家里后,这才向文丽介绍道:“文丽!我今天早上下乡采购山货,就借机进山打了几头野猪,给你和燕妮送点肉过来。”
文丽得知吴爱国的来意,先是伸手将屋门关上,一脸开心地对吴爱国说道:“爱国!谢谢你想着我们母女两人!”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感谢,发现小燕妮并没有迎出来,一脸好奇地对文丽问道:“文丽!小燕妮呢?她不会是已经睡着了吧?”
文丽听到吴爱国的询问,笑着回答道:“爱国!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周一到周六,燕妮都在我爸妈家里,只有周日的时候,我才会把她接回来住一天,你怎么就忘了。”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回答,这才想起文丽当初跟他说的情况,笑着回答道:“瞧我这个记性!”
吴爱国的话说到这里,伸手将他带来的东西,从袋子里拿了出来,笑着对文丽说道:“文丽!我知道你和燕妮都喜欢吃大米饭,除了猪肉以外,我还给你和燕妮带了一些大米和水果过来。”
“大米你们可以放开吃,如果不够的话,就给我打电话,我再给你们送,另外这是奶粉,以后让燕妮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
文丽看到吴爱国带过来的这些东西,让她十分的感动,感激地对吴爱国说道:“爱国!谢谢你!”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感谢,笑着回答道:“文丽!咱们之间有必要这么客气吗?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爱国!等等!”文丽简答吴爱国打算回去,立刻拉着吴爱国的手腕。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话,也没多想,好奇地问道:“文丽!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文丽听到吴爱国的询问,想到她拦住吴爱国的目的,小脸红得仿佛要渗出血来,娇声回答道:“爱国!你既然过来了,那就再待一会儿再回去吧!”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话,看到文丽低头摆弄着衣角,怎么还不明白文丽的意思,直接上前将文丽拦腰抱起,随后朝着里间走去。
半个多小时以后,文丽一脸满足地靠在吴爱国的怀里,娇声对吴爱国说道:“爱国!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做这种事情竟然会这么舒服。”
吴爱国听到文丽的话,让他感到特别有成就感,伸手搂着文丽那赤裸的娇躯,一脸得意地回答道:“文丽!如果我今天晚上不是有事要处理,我保证明天让你下不了床。”
吴爱国跟文丽温存了一会后,就跟文丽提出告别,随后趁着院子里没人,就在文丽不舍的目送下,悄悄的离开文丽家里。
离开文丽家里,吴爱国开着吉普车就朝着同锣鼓巷的方向驶去。
半个多小时以后,当吉普车驶入同锣鼓巷的那一瞬间,十几袋粮食就出现在车后座上。
“爱国回来了!大伙快让一让。”在大院门口等候的阎埠贵,看到从远处照射过来的车灯,马上就猜出是吴爱国的车子,连忙对身旁的几位住户喊道。
吉普车即将到达四合院门口的时候,吴爱国就看到等候在大院门口的住户们。
阎埠贵等车子停下后,立刻就凑到车前,看到后座上的那些袋子时,一脸开心地跟吴爱国打招呼道:“爱国!你辛苦了!”
吴爱国听到阎埠贵的话,看到聚集在大院门口的住户们,笑着说道:“三大爷!幸不辱命,粮食我已经全部运回来了,现在你赶紧安排大伙,把粮食搬进大院内。”
阎埠贵听到吴爱国的话,立刻对站在身旁的住户们喊道:“大伙都别关愣着,赶紧把粮食帮回到院子里去。”
院里的住户们,听到阎埠贵的话,立刻就一拥上前,将车里的粮食搬回到院子里。
吴爱国等大伙把粮食都搬进院里后,就将吉普车的车门给锁好,随后跟在众人的身后走进院子里。
阎埠贵看着眼前的十几袋粮食,双眼中流露出灼热的目光,开口对院里的住户们说道:“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大家都赶紧回家拿粮袋,咱们连夜把粮食分了。”
这个夜晚,对于四合院的住户们而言,注定是一个开心的夜晚,唯独对易忠海而言,却是一个膈应的夜晚。
为了让贾东旭给自己养老,舍不得自己掏钱的易忠海,经常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院里的住户们给贾家捐钱。
易忠海的这一举动不但让他在院里获得好名声,更是得到了贾家的感激,然而让易忠海没想到的是,有朝一日他竟然成为被人道德绑架的那一位。
看到院里的住户们领完粮食以后,一脸感激的向吴爱国表示感谢,眼前的一幕,让易忠海感到无比的难受,因为这些粮食都是他掏钱购买的,而院里的住户们感谢的却是吴爱国。
正当四合院里的住户们,开心的分粮食时,在距离四合院并不是很远的一条小巷子,一名中年人走到一座小院门口,他先是一脸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确定周围没人以后,伸手敲了敲小院子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