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强从战胜耶梦加得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寿尽

    这等发现就好比一个王朝忽然发现他们的君主叛变了那般让人难以置信。

    当然,对于世家而言,这种结果却也正常。

    他们在齐明书院提出那般理论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朝廷和他们走的路与齐明书院的路不同。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他们还没对齐明书院下手,齐明书院就已经培养出了这般庞然大物。

    这令得他们不由得极为后悔,早知道他们就提前下手了。

    是的,他们后悔的不是当时没有赞同齐明书院的理念,而是后悔没有提前对齐明书院下手。

    世家之人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因为在他们看来,天下之人皆是下等之人,只是他们的资良罢了。

    齐明书院暴露之后,也不再隐藏,当然也没有刻意宣告。

    这也是为二者之间保持了一个体面。

    自从与妖族之战后,太平道就也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了,开始向天下展露自己的肌肉。

    是的。

    与妖族一场大战之后,林白感觉到了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是资源匮乏的危机。

    如今,太平道的资源越来越少,但是太平道的人口与强者却是越来越多。

    如果不能尽快把这种危机给解决掉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演变为一场太平道内部之间的斗争。

    而解决资源匮乏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外界扩张,通过摄取外界的大量资源来补充自身。

    至于后面天下都被修复完了之后,这个危机又该怎么解决?林白却没有考虑过。

    毕竟那个时候天下已经是太平道的天下了,即便内部发生动乱,那也是太平道之间的动乱。

    他们除非想要彻底叛出太平道,不然他们就要坚定太平道的理念。

    这样对普通百姓有利,至于超凡者之间的斗争,那就让他们斗争去好了。

    反正还有几十年就进入超凡末日了,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超凡者都将消失。

    那时就将是凡人之间的天下。

    只不过太平道首先扩张的区域并不是朝廷占领了区域,而是被妖族占领的那些区域。

    每攻打下一个区域,就会停下脚步,花费一定的时间整理这个地区的生态,解救这里的百姓。

    就例如被妖族占领的平州。

    当太平道踏足平洲的时候,这里可谓是一片荒芜,有的只是那无边的孤魂游荡。

    至于百姓,这是躲藏在地下。

    因此太平道到了这里之后,就立刻开展人手消除鬼祟,救援百姓。

    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才勉强让平洲恢复了一点人气。

    实力越发强大的太平道,无疑成为了众多势力之间的心头大患。

    然而,太平道的根基打的太好了。

    根本就不像其他的叛军势力,太平道的根基在于思想。

    外来势力想要通过利益诱惑,又或其他的办法来腐蚀一部分的太平到高层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除此之外,太平道军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再加上每一个军人战斗起来都是不畏生死,只为胜利。

    因此,哪怕是在实力上与太平道军处于相同层次的军队真正打起来也会被其碾压。

    原因很简单。

    一者是为了钱粮,而太平道军则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钱粮在生死面前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是信仰却是超越生死。

    “元历一九二零年,一月初二,太平道军收复平洲。”

    “元历一九二一年,三月初五,太平道军收复古洲。”

    “元历一九二三年,五月初九,太平道军收复安洲。”

    “……”

    林白费尽心思打造出来的无敌军队,几乎是以很早的姿态,收复了一个又一个的州域。

    这个时候,太平道的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成功的把太平带给天下,创造出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

    不少人都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了。

    然而,老院长等人却接到了林白促膝长谈的邀请。

    直到这个时候,老院长他们才知道,林白已经时日无多了。

    原来林白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实力进步,但是他的新道秘法终究有所缺陷。

    在他实力进步的时候,他的生命潜力也在一步一步的被消耗着。

    这个世界终究是公平的,每一项速成的办法背后,都有着相应的代价。

    当林白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无法挽回了。

    所以林白就把这一点给隐瞒了下来,没有告知老院长等人。

    “元历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

    “是夜,你感知生命本源消耗殆尽,大限将至,遂邀请德字院院长陈良,老院长等人促膝长谈,交代后事。”

    “你强撑一口气,为他们描绘出了一个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世界,虽说你早已描绘多次,但是在此情形之下,这些人却心神俱震,他们没有想到你死之前,仍然心向万民。”

    “你大笑之,言称太平盛世将至,你已死而无憾,无需悲伤。”

    “你敞开心扉,与老院长忆起书院旧事,感叹良多。”

    “你与众人诉说你见百姓之安乐,心中之欣喜。”

    “最后,你向老院长坦白,你一开始就在算计与他,为的只是让这天下可以人人平等。”

    “老院长问你,人欲不除,何以平等?”

    “答曰:人欲除之,何以为人?”

    “问曰:该当如何?”

    “答曰:当世之人,只争当世,未来之事,交给人民。”

    “老院长默然。”

    “陈良问曰:可求长生否?”

    “答曰:天地不仁,世家不仁,百姓皆苦,何以长生?今以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救天下黎民百姓之疾苦,死又何惧!”

    “说罢,溘然长逝。”

    “你之尸骨,被老院长收起,其言:收复天下之时,便是葬礼之日。”

    “众人皆悲。”

    “翌日,大贤良师现,言称人公将军得道圆满,现已升仙。”

    “道军闻之,皆泣。”

    “大贤良师斥之,言人公将军升仙之时担忧太平,如今,天下尚未太平,何以如此?”

    “太平二字振聋发馈,道军悟之。”

    “大贤良师退。”

    “道军悲之,哭声震天,然士气盎然,更胜往昔。”

    “无有缘由,只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