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乡人的旅途:从食戟之灵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讲解X具体的境界划分(1/2)

    食戟结束,众人解散。

    “要走了?”燕双鹰跟上才波诚一郎。

    “是。”

    “你的学习速度确实是很快,就如我昨晚上所说,你学的太杂。”

    “料理中存在一种奇妙的体系,说不准,摸不着,我称作“心””

    “心”燕双鹰愣了一下,反应过来。

    明白才波诚一郎所说的“心”是什么意思了。

    “才波先生,我可不把那种境界称作“心”,而是叫“共鸣””

    “共鸣?”才波城一郎来了兴趣,“怎么说?”

    燕双鹰也不藏着掖着,一个人研究,还不如让更多人研究。

    “说实话,对于料理体系中,那种看不着,摸不着的心之料理,实在是让我头疼。”

    “经我调查,厨师中确实掌控着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被我称作“共鸣”。”

    ““共鸣”是人类探索美食体系的璀璨明珠,跟精神力密切相关,可以说“共鸣”是人类探索美食体系精的结晶。”

    “前赴后继的后人,陆续有人踏入这条名为料理的路,“共鸣”的道路逐渐被踏宽。”

    “但想要成为真正的厨师,绝不容易,领悟不了那玄之又玄的“心”,再刻苦学习也没有用。”

    “现代,为了培养出“心”之厨师,料理学园纷纷建立,人类的厨师数量才多了起来。”

    “培养体系,跟古代相比,但这也没有太多改变,只不过是人数的基数变多了而已。”

    燕双鹰解释了一下料理界的现状。

    现在,燕双鹰还没讲到关键的点,没有提到关于“共鸣”的境界划分。

    特别是“共鸣”,他只不过是归纳总结,不是开创者,当然要慎重讲解。

    自古以来,料理中蕴含“心”的力量,根据史料记载,也没有人真正规划出料理体系。

    反正燕双鹰到现在,都没找到关于一篇划分料理体系的规划。

    才波诚一郎被燕双鹰的话有了兴趣,尽管现在还没听到相关的话题。

    但他还是很有耐心往下听。

    “所以,我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它的存在,料理中的“心”,我用更准确的词来表述,我称作“共鸣””

    说到这,燕双鹰想起昨晚上,才波诚一郎所做的料理,这又使他的资料库有更新了。

    从“共鸣”的广度来进行划分,一共有四个境界,分别为:食材“共鸣”、情感“共鸣”、意境“共鸣”、食客“共鸣”

    食材“共鸣”的厉害之处,在于厨师能引导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更厉害的厨师,更是能编织食材本身的味道。

    情感“共鸣”的厉害之处,是厨师个人情感印记和食材进行同步共鸣,第二层次的厨师,更是能从被动编织,变成主动编织情感和食材的同步共鸣。

    而意境“共鸣”,是结合前两个境界,食材“共鸣”和情感“共鸣”两者,由厨师编制出美食幻境,这就是厨心的第一阶段。

    食客“共鸣”,经过厨师调制的料理,跟食客同步共鸣起来,味道更深入食客的味觉,更深入食客的心灵之中。

    可以说意境“共鸣”,是厨心的第一阶段,食客“共鸣”,是厨心的第二阶段。

    从“共鸣”的深度来划分,

    食材“共鸣”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动编织食材味道,第二阶段,能主动编织食材本身的味道。

    情感“共鸣”也是一样,有两个阶段,被动阶段和主动阶段。

    至于意境“共鸣”和食客“共鸣”,处于这两个阶段是厨师有点少见,没有足够的数据,他也不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