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界之屠龙令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年

    南斋。

    演武场。

    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浑身上下绑着铁砂,此刻正在一大片高低不一、粗细不同的梅花桩上翻腾跳跃、舞刀成影。

    杨继昌立在旁边,一边看一边大声指点:“动作再快一点!稳住步子!别晃!别乱……”

    不多时,清平一套刀法舞完,跳下梅花桩,偷眼一瞥,见他师父的脸色尙算不错,便高高兴兴的跑过来邀赏:“师父,怎么样,弟子练得还可以吧!”

    杨继昌面带微笑,语气也算温和,但说出的话却足够打击到人:“很好,风刀被你练成了龟刀,有创意!为师很是为你骄傲!”

    “……”

    清平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失望之余,也忍不住小声嘀咕:“怎么我觉得还好呢。”

    杨继昌保持微笑,继续温和道:“是的,你的感觉和你的刀基本处于一致的步调,都比较迟钝!”

    清平无语半晌,突然抬头抱怨道:“师父,你没发现你变了吗?”

    杨继昌闻言微微诧异:“为师哪里变了?”

    清平认真道:“您越来越像师娘了!您以前好歹还会直言批评弟子的不足,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学会了师娘那般……那般……奇奇怪怪的腔调!”

    “哦?是怎么个奇奇怪怪的腔调呀?平平详细描述一下可好?”一道轻柔的声音从清平身后传来。

    一瞬间,清平简直快要汗毛倒竖!

    他没敢回头,盯着师父杨继昌的眼神充满了求救信号,与此同时,出于求生本能,他毫不犹豫的将尊师重道暂且抛之脑后,语速极快道:“师娘人美心善武功第一,连骂人都不带脏字、内涵丰富、水平及高!师父,弟子也知道您爱慕且佩服师娘,但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您放弃吧,同样的骂人方式,师娘说出来就如沐春风,您说出来就显得奇奇怪怪!”

    杨继昌:“……”

    此时清平迅速转身朝着叶思思躬身施礼:“师娘好,是来找师父的吧,您二位慢聊,弟子先告退了!”话音未落,清平用尽自己有限的轻功,神速闪退,片刻便不见了人影。

    杨继昌和叶思思相视一眼,俱是忍不住噗嗤一笑。

    “这小子!真是越发嚣张欠收拾了!”杨继昌看着清平离开的方向,笑骂了一声。

    叶思思挑了挑眉间,一脸若有所思:“嗯,受到惊吓之后,轻功都进步了,看来以后要换个花样儿教导他了!”

    四年后。

    蛊字地。

    明玦盘坐草席修炼。

    阿南盘坐门口护法。

    ……

    体内的内息一冷一热、一静一动、一沉一浮……

    它们彼此交汇、流通、映照……

    隐脉的‘唐门心法之鬼杀道’。

    阳脉的‘无根剑诀心法’。

    两道属性完全不同内力,在两组经脉里遵循各自的功法轨迹运行了一个又一个的周天。

    然后,两道内力开始顺着上下两个丹田交汇轮转,阴阳颠倒又复正,复正又颠倒……

    隐脉愈加宽阔坚韧,内劲暗涌。

    阳脉金丝暗藏,脉理清晰,似如漂亮的康庄河道,内息在其中奔腾如流,势猛如龙。

    这正是明玦于几年前在“朝暮”的淬炼下而重塑的“金刚脉”。只不过,他也是到今日才看见这条“金刚脉”的真正模样。

    唐门心法至第六层时,修炼者可内视其身。

    而现在,明玦就是在突破第六层的瓶颈,虽然瓶颈还松动未破,但内视已成!

    只差一点……

    再一点……他便可以突破!

    武字地。

    刘子文站在出师卡的出口,长长舒出一口气:“我滴个天!总算是出来了!差点以为要在这里养老了!”

    “这么说还真是恭喜你啊!”

    刘子文回头,见文师正冲自己笑得一脸揶揄,不由有点惊喜:“文师?您怎么来了?”

    文师耸耸肩,笑道:“我听闻你闭关苦修半年,一出来就连闯三次‘出师卡’,我想着你就算是再笨也该闯出来了,就忍不住过来看看,倒也还没料错,哈哈!来,让我看看。”他围着刘子文看了两圈,满意道:“嗯,长高了很多,比小时候好看多了,尤其这一身‘披红戴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刘子文闻言,忍不住嘴角抽搐,无奈道:“您是认真的吗?”

    文师道:“你什么时候见我不认真了?”

    刘子文看了看自己一身狼藉,叹了口气,转移话题:“您专程过来,只是来看我的?您什么时候这样清闲了?”

    文师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在文字地教了不少学生,但你才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弟子,虽然没有正式的师徒之名,但在你身上我可是废了很多心血的,如今你闯出‘出师卡’,我怎么也要来看看成果嘛!不过,你果然没让我失望,能够‘披红戴绿’的出来,我真的知足了,不错不错!”

    刘子文见文师对自己这一身红红绿绿的造型如此钟爱,非常无语:“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

    “哎呀!你不需要明白!”文师打断他道:“你只需要知道!能穿这样一身从‘出师卡’里出来,那就是好样儿的!非常好!”

    “……”刘子文哽了哽:“好吧。”

    文师招了招手道:“行了,别站在这里了,我正好也要去主阁,你跟我一起去,阁主很重视你,他听说你自武字地出师了,想要见见你。”

    刘子文想起那个长得过分好看的男人,忍不住皱眉:“他又见我做什么?”总感觉被他召见不是一件好事。

    文师拉着刘子文边走边说:“自然是想看看你这些年的成果,顺便再问问你想被分去哪里,无非就是些小事,你别担心,阁主还是挺好说话的!”

    刘子文暗暗翻了个白眼,这是哪只眼睛看出来那个男人好说话的!文师怕不是深山老林待久了,老眼昏花了吧!

    “话说,我还没问你,你‘择属地’打算选去哪儿?”文师突然问道。

    刘子文毫不犹豫道:“玄武阁啊,我都说过好多遍了!”

    “嗯!不错!”文师赞同道:“我的意见和你一样,玄武阁的掌阁使和我关系不错,我去给你打点打点,让他多给你点关照!”

    刘子文笑道:“那就多谢您了!”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腾龙阁,刘子文忆起自己刚刚进入十方阁时的情景,忍不住感概万千。

    也不知阿玦怎么样了。他天赋出众,早早从‘武字地’出师,到现在还是‘武字地’里口口相传的传奇人物。只是不知他出去后,选择去了哪里,该不会是跑去南斋找清平作伴了吧!听武师说,眀玦很中意南斋。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是不是也该去南斋凑个热闹,不然一个人呆在玄武阁多孤单!

    归卧云肯定知道眀玦去了哪里,待会儿定要记得问问。

    踏进腾龙阁大门时,见廊下仍如初见时那般摆着一张躺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妪躺在上面,悠闲的摇着蒲扇。

    刘子文想打个招呼,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对方姓什么,于是只好用了通用的称呼:“婆婆安好啊!”

    那老妪眼睛都懒得睁开,只是随手挥了挥蒲扇,懒洋洋的“嗯”了一声。

    刘子文瞧着有趣,再加上他刚刚从‘武字地’闯出来,心情贼好,于是忍不住又多了一句嘴:“婆婆一如当年康健,怎么保养的?”

    文师:“……”

    老妪手里的蒲扇顿了顿,眼睛终于睁开了一条缝。她斜着眼珠子瞥了一眼刘子文,喉咙里发出两声沙哑的低笑:“你是那个种地的小子?”

    刘子文惊了:“不是吧,这样也能记得我?我和您只有一面之缘,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儿!您老人家这记忆力惊人啊!”

    老妪哼道:“自作多情的小子,谁要记得和你的一面之缘!老身只不过听说阁主今日要召见一个很会种地的人,猜你就是了。”

    刘子文无语半晌,才道:“婆婆,我是从‘武字地’出师的,我现在已经改行习武了,早就不种地了!”

    老妪翻着白眼,不耐烦道:“你是干什么的关我屁事,滚!”

    刘子文:“……好吧,打扰了。”他一回头,就看见从头至尾都不发一语,远远站立在一旁的文师此刻正翻着白眼,一脸嘲笑。

    二人进入腾龙阁后,刘子文才凑近文师,悄悄问道:“那个老婆婆是谁啊?瞧着脾气貌似不太好的样子。”

    文师瞥他一眼:“我劝你最好警醒着点,不要逮着个人就嬉皮笑脸的去招惹,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三不惹’吗!”

    刘子文无奈道:“记得!不惹健全的古稀老人,不惹貌美的轻佻女子,不惹深沉的精明小人!后两个我可以理解,话说这个不惹老人有什么讲究?”

    文师神色凝重道:“人活七十古来稀,能长命百岁且健康无碍的老人,很有可能是内功深厚的世外高人!”

    “……”刘子文向门外瞥了一眼:“比如……”

    文师挑了挑眉:“比如外面的老人,你就最好离远一点,迫不得已遇见了,也最好恭敬慎言!”

    刘子文一脸惊疑不定:“这么夸张的吗?”

    “哼,你最好记住我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