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道录
繁体版

县城旧事

    这地方说是县城,其实是十几栋高矮不一的房子和两三家小商铺聚集的村落。

    事主是一对夫妻,两人都姓霍,看着都是朴实老实的庄稼人,满脸皱纹,头发花白。长年累月的劳作让他们显得更加苍老。

    我跟随他们走了十几分钟崎岖不平的山路,一座砖瓦堆砌的老房子才出现在眼前,绿色的植物爬满了大半面墙体。周围简单堆砌了些低矮的围墙,一棵巨树正随着微风轻轻晃动,枝丫探出,白色小花密密麻麻的成串缀在枝头。

    刚一进院子,我就感到似乎有目光正看着我,心下了然,面上不动声色,跟着两人进了屋。

    屋子里只是简单放了些木头制的桌椅板凳,土炕上铺着蓝纹的棉被枕头,一侧则堆放着些锅碗瓢盆。

    老太太有些紧张的给我倒上水,“大师,您先喝。”

    ”别紧张,请和我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提起自己早逝的闺女,霍老太老泪纵横,霍老爷子则是默不作声的走到门口,猛抽旱烟。

    老两口有一子一女,去世的正是28岁的长女霍思渺,而出现问题的,则是比她小了10岁的18岁弟弟霍思敬。

    霍思渺自小学习努力,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老两口一直为此骄傲。原本按照既定的未来,霍思渺应当是能顺顺利利考上大学离开深山,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但霍老爷子带着10岁的渺渺进城卖货的时候,一个从大城市回来看望家人的舞蹈老师看上了渺渺,说她四肢修长高挑,是跳舞的好苗子,极力劝说老两口送渺渺去自己那里学习舞蹈,吃住都在学院,并承诺如果足够优秀,会给渺渺路费和生活费的补助。

    霍家世世代代都耕田为生,并不富裕。但那位老师看着气质出众,打扮精致俏丽,对渺渺未来的描绘又实在太过美好,令人向往。朴实的老两口咬咬牙,将渺渺送进了那位老师的学院,一边学习正常的文化课,一边跳舞。

    学费很高,老两口勒紧裤腰带,一分一分省下,送进了学校。

    八年的时间,渺渺出落的秀丽高挑,对于舞蹈也相当用心,老两口甚至去学院看过她的汇报演出。

    “渺渺虽然刚开始会哭会闹,但后面就变得特别安静,她晓得我们是为她好。”霍老太一边抹泪一边说,“可好看哩,虽然咱们看不懂,但我们渺渺和仙女儿一样…”

    不负老两口的付出,渺渺顺利考上了专业的舞蹈院校,虽然不是顶尖,但足以让她毕业后以此谋生,离开那座大山。

    也在这个时候,四十几岁的霍老太居然怀上了一个男孩,也就是霍思敬。

    因为霍思渺优秀,已经不需要老两口的供养,而且距离太远。加上老来得子,两口子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年幼的霍思敬身上,和渺渺的联系不再那么频繁。

    就在霍思敬三岁的时候,也就是霍思渺刚刚大三的时候,老两口突然得知女儿退学不知去向。

    所有发出去的消息都石沉大海,俩夫妇如坐针毡,想着出去寻找。但霍思敬是早产儿,身体不好又年纪小,加上霍老太高龄产妇伤了根本,根本无法一人独力撑起家里所有的农活。

    一边是年幼身弱的儿子,一边是生死不知的长女,夫妇一商量,纠结许久,竟是干脆狠下心来,就当霍思渺死了,专心养育年幼的霍思敬。

    就在两夫妇以为一切都过去了的时候,霍思敬六岁生日那年,24岁的霍思渺突然出现了。

    不知缘由的失踪了三年,霍思渺退学,出现在自己父母的面前,并且,带着一个一岁半的女婴。

    老两口又怒又惊,霍老太更是被气的差点晕厥过去,举着家里的扫把抽打自己不争气的女儿。

    小小的乡村,抬头不见低头见,霍家失踪许久的女儿出现还未婚先孕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霍家成了村子里所有人嘲笑的对象,甚至会在路上被村里的小孩投石取乐。

    暴脾气的霍老爷子便天天回去冲着霍思渺大吼大叫,甚至动手,直到霍思敬吓得哇哇大哭才算停歇,闹的整个家里乌烟瘴气。

    原本就安静的霍思渺变得更加孤僻,除了必须,她几乎完全断绝了和父母的交流。只是对于自己消失时出现的弟弟,她却是带着自己女儿一起格外疼爱。

    因为不被祝福,霍思渺的女儿不允许姓霍。

    作为她的母亲,霍思渺给她取名平安。

    但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老两口只允许霍思敬去念书,而霍思渺和她的女儿只能在家帮忙做农活。虽然如此,平安依然继承了母亲的好模样,亭亭玉立。

    随着时间流逝,霍思敬和平安一起渐渐长大,慢慢理解了她的存在,也非常懂事的承担起哥哥的责任,经常偷偷给平安带各种零嘴甚至带着出去玩。

    老两口虽然嘴上不说,但毕竟是自己孙女,看着可爱的平安,心肠也渐渐软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