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赶山打猎
繁体版

第8章放捕兽笼,捕石貂!

    郭天然骑车回到家中之后,将捕兽笼从自行车上下卸了下来。

    李芳听到动静之后,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向他,问道:

    “天然,你这四个捕兽笼多少钱买的!”

    郭天然说道:

    “一个25,卖石貂的一百块全花完了!”

    李芳说道:

    “我做了白菜炖粉条,蒸了馒头,你一定饿了,进屋吃饭吧!”

    “好的!”

    郭天然笑了笑,和李芳进了屋中。

    李芳盛了一碗白菜炖粉条,往菜上放了两个馒头,递给郭天然。

    郭天然接过猪肉炖粉条,吃了起来,他一口猪头炖粉条,一口馒头,吃的很爽。

    李芳面露笑意,对郭天然道:

    “天然,你慢点吃,别噎着!”

    郭天然说道:

    “粉条很滑溜,我不会噎着的!”

    “我还是去给你倒一碗开水吧!”

    李芳说了一句,用提前放在桌子上的碗,给郭天然倒了一碗开水。

    郭天然端起碗,喝了一小口水,一脸幸福表情,对李芳道:

    “媳妇,你真好!”

    李芳脸上浮现出红晕,嗔声道:

    “肉麻!”

    随即,她去盛了一碗饭,吃饭。

    郭天然吃过中午饭之后,背上弓箭,抱着四个摞起来的捕兽笼,朝河边走去。

    他之所以朝河边走去,是因为石貂非常喜爱饮水,无论是近距离,还是选距离的水域,都不会放过。

    还有一点,就是水边的鱼,蛙、昆虫比较多。

    郭天然走到河边之后,将用绳子拴着的捕兽笼解开,取下背着的弓,去附近找诱饵。

    刚下过一场雪,天气比较冷。

    郭天然没在河边看到青蛙,也没看见鱼。

    石貂除了吃鱼,蛙、昆虫,还吃一些小型的鸟兽。

    郭天然在河边寻找小型的鸟兽,不一会,他看到一群翅膀像是蝴蝶,身上有红黑白三色,脚像钢爪的红翅雀。

    他悄然从箭篓中抽出一支箭,凝眸,朝其中一只红翅雀射去。

    伴随着嗖的一声,一只红翅燕雀应声倒地,一动不动了。

    其它红翅燕受到了惊吓,纷纷扑棱翅膀,飞走了。

    郭天然走到被射中的红翅燕身旁,俯身,将其捡了起来,他继续沿着河边寻找鸟兽。

    没过多久。

    郭天然又用箭射中了三只麻雀,走到了捕兽笼旁,将一只红翅雀和三只麻雀一一放在了捕兽笼中。

    他将捕兽笼分散的放在河边,走到远处,等待石貂进笼。

    下雪天,石貂的捕猎难度大。

    郭天然利用捕兽笼捕抓到石貂的机会,也会相对的大一些。

    作为一个猎人,是很需要耐心的。

    郭天然从兜里掏出金丝猴,用火柴点燃,一边抽烟,一边等,他看着原野,水流、感觉自己心神宁静。

    等待黄昏的时候。

    郭天然才一脸期待,心情激动,去看捕兽笼的收获。

    郭天然走到了第一个捕兽笼的位置,看到笼子里有一只来回乱窜,想逃走的石貂,他面露喜色,心想自己送郑霸天的石貂有了。

    若是再搞到一只,买枪的钱也有了。

    郭天然拿上捕兽笼,以及解下的绳子,继续往前走,收放的捕兽笼。

    谁知,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捕兽笼都空军了,里面的诱饵都在。

    郭天然放眼看了周围一眼,他依次将捕兽笼放在原来位置,绳子藏在河边的芦苇荡中,准备明天一大早,来收捕兽笼,拎着捕到石貂的捕兽笼,往家走去。

    他看着蓝天白云,一望无垠的原野,觉得这个时代,没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很是纯粹,人们在简单生活中,能体会到纯粹的快乐。

    郭天然走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了一声嘹亮的长鸣。

    他抬头一看,见是一只两翅展开2米多长,羽毛是青灰色,缀有褐斑,尖嘴、圆眼、利爪,飞得既快又高的海东青。

    心想,海东青是满族的最高图腾,满语中称它为“雄库鲁”,意思是世界上飞得最高、最快的鸟。

    十万只神鹰里只出一只、受人崇拜的“万鹰之神”,海东青。

    它们是狩猎中的得力助手,能袭天鹅、搏鸡兔,捕天鹅、野鸭等。

    传闻中,东北有一种上品珍珠,但在珠蚌成熟的10月,东北已经进入冬天,千里冰封,凭人力难以采珠。

    但东北有一种天鹅专门吃这种珠蚌的肉,并将珍珠一同吃入体内,而海东青又十分喜欢吃这种天鹅,于是,人们驯养海东青去抓天鹅,采珍珠。

    康熙皇帝便十分喜爱海东青,他曾赞道“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并夸耀它的优秀品质可与天上的星星相辉映。

    在清朝,凡是在逃犯人,只要能抓住一只海东青,可免除所有的罪责,由此可见海东青的珍惜。

    郭天然心想自己要是去打猎,能带上一只海东青,肯定很威风。

    不过,他知道海东青的窝建在悬崖上,可不好逮到,至于驯服,可就更难了。

    民间有“九死一生,难得一鹰”的说法。

    可见捕捉鹰的艰难,更别说是野性十足的海东青了。

    郭天然记得自以前看过一个古代的纪录片,清朝时期,朝廷派人捕海东青,捕鹰人准备好一切然后就开始蹲守,成功捕捉后就把海东青送到朝廷。

    专门训鹰的人会把海东青放在特制的鹰架上,长时间不让它吃饭和睡觉,人也不睡觉,双方一直僵持着,进行人与鹰意志的较量,慢慢磨掉鹰的野性,直至鹰的意志完全被击垮。

    然后,通过一系列训练让它们听人的指挥。

    海东青被驯好后,清朝皇帝和随臣一起,架着海东青,登上高处,俯看下面的场景。

    只见一人在林中呐喊,之后各种飞禽都出来了,然后,放出海东青,只见它如飞箭一般扑向猎物,几乎所有猎物都逃过不过它的一双利爪。

    前世,海东青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逮一只,要免费剃光头服务,外送一副精美手铐,现在逮一只,则是完全没人管。

    霎时间,海东青飞走了。

    郭天然收回目光,暂时收了驯服海东青的心,拎着装着石貂的捕兽笼,专心往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