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繁体版

第124章 军粮

    经过十多天的捕杀,蝗虫在青,徐一代的危害降至了最低。

    对于青,徐两地多数人还是觉得蝗虫是老天的惩罚,对蝗虫还是有种恐惧,于是多数蝗虫都是被就地掩埋,或者是被那些鸡鸭鹅吃掉了。

    而杨业这里的蝗虫,已经成了军中下酒的必备之物,已经吃疯了。

    可惜的是,军中将士们找不到,根本找不到。

    因为大批量的蝗虫被杨业囤积在了城外,

    笑话,再不囤积,蝗虫要灭绝了。

    徐庶等人自然知道杨业的这个决定,只是不太明白,于是转头问道:“军师,如今粮食抢收,比往年要少上一些,难不成是想用蝗虫来填补军粮?”

    几人心有疑惑的看向杨业,尤其是薛虎,他对蝗虫的阴影不小。

    杨业笑道:“确实有这个打算,算是改善伙食了。”

    抛开毒性,其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何况这么多蝗虫,不拿来充当军粮可惜了。

    “军师,我们真要吃这个吗?”

    薛虎的脸色不太好看,

    不过杨业也能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下去。

    “此乃上天惩罚,如此天罚之物怎能可以吃呢?”

    “蝗灾哪一处最为严重?”

    “兖州。”

    “你可想过,既然是天罚为何还有选择区域,何况既是天罚,为何青州,徐州还受到了波及?”

    “这……”

    薛虎答不上来。

    “蝗灾形成是因为大旱,大旱之后必有大灾,这是蝗虫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当时我们发现时候,是在土块之中发现的,那是因为旱地的土地有利于产卵生长,而湿润的的环境,极其容易破坏其虫卵。”

    “难怪军师要修建沟渠,其中还有这种用处。”薛虎这才理解到了。

    “不错,蝗虫繁殖能力极强,一次产子过百,孵化要二十多日。”

    这也就是为何蝗虫数量庞大的原因。

    “吃农作物也是为了从其中获得水分。”

    虽然薛虎听的云里雾里,但至少他听出来了一点,蝗虫成灾并非是天罚,而是起源于大旱。

    当年也是因为蝗灾,他才成了山匪,不仅是他,还有很多人。

    杨业说完后,四周寂静一片。

    良久,徐庶道:“想不到军师对蝗虫研究如此的透彻。”

    说道此处,徐庶心底更是叹服,

    “不透彻不行啊。”

    为了研究者蝗虫,杨业特地还从系统之中兑换了一本书,彻彻底底的将蝗虫了解了一遍。

    果然,当知识影响到生存时,看一眼就记得了。

    “军事,这蝗虫既然不是天罚,为何吃多了人还会死?”

    薛虎问道,这一点徐庶也很好奇。

    他虽然也知道大旱可能是形成蝗灾的原因,但是他无法弄清,为何蝗虫吃了会有生命危险。

    杨业道:“蝗虫散居没什么毒性,群居之后,蝗虫相互影响,体内会生出毒素,其主要原有应该是抵御天敌。”

    众人恍然大悟,

    “一次性食用太多,而且是生吃的情况之下,中毒的可能性会更高。”

    杨业的解释确实让薛虎放心不少,

    杨业也很理解他们,毕竟这些事情根深蒂固的,假设有一天有个人跟他说,屎也能吃并且富含各种营养,就是卖相不好,杨业也不敢吃啊。

    故而蝗虫加入军粮之中,还是要听他们的意见。

    徐庶则是没有意见,

    倒是薛虎还有些疑虑,虽然没有听过这些事情,不过仔细想来,还是很相信杨业,再加上吃蝗虫之人众多,无一中毒迹象

    故而逐渐相信蝗虫确实可以补充军粮。

    于是,经过商议之后,杨业将这些蝗虫去毒之后,将晒干,研磨成粉,再加入将士们的的干粮之中。

    除去蝗虫本身的弊端,现在的蝗虫还是很有营养的。

    徐州,

    正在汇报此次蝗灾的工作,

    而这其中还有一点让众人特别意外,就是此次用来兑换的蝗虫的粮食,居然还剩了二十万斛。

    众人感慨之余,

    缓缓说道:“青,徐的蝗虫已然绝迹。”

    “好,太好了。”刘备听到蝗虫已灭的消息,激动不已。

    在场所有人无一不激动。

    就在蝗灾解除之后,这才将抢收来的粮食脱壳,一时间竟又忙碌起来。

    刘备这里一片大好,但是许昌之中便是人间炼狱。

    蝗虫铺天盖地而来,致使颗粒无收。

    一时间大批量的兖州百姓已逐渐开始涌入徐州等地,

    众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刘备召开的会议,商量兖州一事。

    “兖州之地,如今已是袁绍治理之地。”

    言外之意,袁绍都不表态,刘备现在去于情于理不合。

    而现在的袁绍,一门心思都在幽州之地上,哪有时间去管,

    刘备自然是不愿意发生易子而食这种人间残剧,于是商议之后决定,一定要去兖州,就在这时听到

    曹操正好带着兖州一半的百姓离开,迁去洛阳。

    这一无耻的举动,让张飞一顿骂,带着关羽就要冲过去追杀曹贼。

    一路追击而时,刚出徐州十里,流民越来越多,直到刘备追上时,也被眼前的一幕幕惊呆了。

    于是,刘备当即下令要直奔兖,

    当刘备问言而来时,百姓都互相搀扶表示欢迎,

    谁都知道,普天之下唯有刘备,刘皇叔还愿意救他们。

    其实普天之下,谁是天子,百姓们根本不在乎。

    对于百信而言,谁能让他们吃上饭,谁就天。

    当贾诩将需要的救灾粮食统计送到刘备面前时,纵然他再有心里准备,却也还是吓了一跳。

    数字庞大。

    兖州之地人数之多,何况曹操带走的大半以上都青壮老力。

    留下的许多都是年迈老人,妇孺。

    这些人无疑是要被留在此处等死。

    刘备看到这数字纵然震惊,却也没有一丝犹豫想要放弃的救援,毫不犹豫的同意。

    只是这么多粮食哪里筹集,这让刘备犯了难。

    于是,这几天,刘备自然是去求援兖州士族,

    然而在兖州各大士族一听说刘备是要来借粮,顿时找各种借口不见,

    甚至有些懒得找借口的直接,将刘备给请了出去。

    各大地方的世族之所以能这么硬气,就是因为豫州和兖州等比较大的底盘,各郡县都是需要靠人员去管理的。

    其中细枝末节,都是离不开这些世族。

    因此就算刘备现在拥兵众多,依然不能改变这些世家大族。

    不仅如此,在徐州的世家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张飞哪能看刘备受这份委屈,

    于是冲上去就要去这些人家里找个说法。

    “三弟,都这个时候了,不要给大哥添堵。”关羽一把拦住张飞。

    刘备连续碰了好几天钉子,就连一向冷静关羽也忍不住了。

    郭嘉也就不得不出面安抚两人的情绪。

    就在这段时间之中,

    曹操把所有人都拖下水后后,袁绍急了,没日没夜的对幽州之地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