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阅司判官
繁体版

第81章 都给朕坐下

    众鬼循声望去,说话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忽必烈坐在铁木真旁边,见众鬼瞅他爷爷,担心他爷爷势单力孤似的,忙高声道:

    “爷爷的观点便是朕的观点。”

    看来上阵父子兵,辩论祖孙情。呵呵。众鬼皆笑。

    武则天道:“请大汗详言之。”

    铁木真道:“朕认为过去的皇位也好,现在的总统之位也好,一不论资排辈,二不为一人专有,大位无定主,英雄皆可凭实力去争,谁强谁得之,方才合符天理人心。新朝皇帝王莽凭实力夺得帝位,光武皇帝刘秀又凭实力从王莽手中夺得帝位,光武帝只是碰巧姓刘而已,倘是别姓,难道就不对啦?以此推之,认为王莽得位不正的看法十分荒谬,不值一驳。”

    铁木真的话跟刘秀心中想法暗合,刘秀十分赞同。

    刘邦不同意,对铁木真怒道:

    “按你这蛮子的意思,朱元璋夺你元朝江山也是得位正当喽?”

    成吉思汗还没说话,朱元璋道:“朕是以有道诛无道,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当然万分正当!”

    忽必烈挖苦道:“你不过趁火打劫,哪有一丝一毫的正当性可言。”

    朱元璋反唇相讥:“你灭大宋不也一样浑水摸鱼!”

    赵匡胤跳起来:“鞑靼小儿,欺朕后世子孙,一千多年来,朕每思至此,都食不甘味,夜难成寐,今天请祖龙及各位皇帝作见证,朕用金弹,你用弓箭,跟朕去殿外一决生死,你可敢应战?”

    忽必烈呼地站起:“赵匡胤,你自寻死路,休怪朕箭下无情。走,去殿外!”

    忽听上头一声断喝:“都给朕坐下!”

    武则天面色严厉,双眼圆睁,对两位剑拔弩张的皇帝喊出一嗓子。

    赵匡胤和忽必烈看看她,竟然都乖乖地坐下了。呵呵。

    武则天道:“朕听了各位陛下的议论,心中已有定见,按始皇帝陛下所命,朕裁决如下:新朝皇帝王莽,也属大一统王朝开国之君,理应跟朕等同列,留在殿中共同议事。宋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元文武皇帝忽必烈、明高皇帝朱元璋,包括没有说话的其他皇帝,朝代更迭,头尾相咬,不过是国运定数变幻、世事力量消长而已,哪有那么多说道。那些不经之谈,都是阳世腐儒或江湖术士杜撰出来,欺骗世人的东西。朕等在阳间之时,皆居至尊之位,岂不知凡事皆在人为,哪有上天任命,坐待功成之理?因此,无论谁夺了谁的江山,欺负了谁的儿孙,随着你我由阳入阴,一切皆成过往烟云,半分不由你我。朕等既永居在这阴冥万方山上,就该抛弃成见,放下恩怨,如老友般相处,不可杯葛龃龌,妄生衅端。因为,当今阳世,早已将朕等创立的所有朝代扫荡殆尽,进入现代社会,朕等要想再掌中枢,所做应是下山转世,进入轮回,方有机会,倘只在此空较短长,有何益处?请各位皇帝思之。”

    堂下众鬼皆无言,都陷入沉思。

    秦始皇抚掌笑道:“则天大圣皇帝,朕说她跟朕一样,可称千古一帝,恐还有皇帝不服气,但试问坐下满堂开国之君,有谁能说出这一大篇令你等哑口无言的话来?则天皇帝所言不假,今天请各位皇帝上来,就是想让大家给这个叫李正坤的小鬼儿说道说道,让他开开窍,完了好按则天皇帝这小丫头所盼,放朕等下山转世轮回。诸位可愿意?”

    晋武帝司马炎一直抱着酒壶在饮酒,当然也一直没说话,至于在听没听别的皇帝说话,便只有鬼晓得。呵呵。

    此时不知他是酒醒了,还是突然听见了秦始皇这段话,忽然高声叫道:

    “不愿意,轮回有什么好,朕还要在这山上坐着羊车找朕的妃子们哩!”

    话语有些含混,但各位皇帝还是听清楚了,不禁大笑。司马炎站起身轮看他们几眼,便举起酒壶继续喝酒,不一会儿便跌坐席上,昏昏而睡。

    赵匡胤笑道:“他倒是壶里乾坤大,梦中日月长。晋武皇帝不愿意,但朕愿意,想必其它皇帝也不会真想永远住在山上,对不对?”

    众鬼皆道愿意,问秦始皇如何给这个小鬼儿说道?秦始皇让还问武则天。

    武则天道:“朕等开国之君,谁都有几样惊天本领,且为自己所独有,别人不具备,否则怎能争得天下,上位至尊。可如果朕等都将自己的所谓本领细说于李正坤,一来恐大费时日,二来阴冥之势与阳间不同,怕有教条之嫌,依朕看,不如朕等每一个鬼皆送李正坤一样物事,同时赐赠一句话,至于李正坤能否领悟,领悟多少,以至能否最终功成,就看他小子的努力和造化。诸位以为如何?”

    众鬼皆同意。

    包振堂对李天侯道:“李先生,这么多皇帝都要点拨教导主公,还要送给他一件礼物,你说主公这是交了什么狗屎运!”

    李天侯道:“不是主公交了狗屎运,而是我们交了狗屎运。”

    包振堂一愣,旋即跟他相视而笑。

    新朝皇帝王莽第一个走过来。他坐在最末一座,离李正坤很近,又在今天被正式判定为可跟这些开国之君平起平坐,心中非常高兴,因此,武则天的话音甫落,便率先跳起,奔到李正坤面前:

    “朕告诉你,登皇位乃是为去陈腐、推新政,使天下为之一新,非为只求富贵而违心遵循旧章,使得天下沉暗如昔。”

    他拿出一只毛笔递给李正坤,说是他当年签署革新诏令时所用之笔,赠给李正坤,希望李正坤能牢牢记住他的话。

    包振堂拿来一只口袋,放在李正坤脚前,供他装各位皇帝送的礼物。

    李正坤接过王莽笔,放入口袋之中。

    王莽尚未退回座位,上首刘邦飞一般赶过来,照着王莽屁股踢出一脚,骂道:

    “虽让你跟朕等皇帝坐在一起,但在朕的眼中,你仍然是该死的乱臣贼子!你要推新政、去陈腐,朕当年带兵进入咸阳,尽废秦之苛政,只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关中百姓便对朕感恩戴德,何曾如你窃位之后那般啰嗦!”

    王莽早已奔回座位,刘邦踢了空。秦始皇听了刘邦的话,脸上绷不住了,正预备发作,刘邦忙道:

    “始皇帝陛下莫恼,朕并非当年首发秦难之人,也不是从陛下子孙手中夺得天下,朕入咸阳之后,封府库,抚百姓,善待三世秦王子婴,是项王不讲仁义,进咸阳之后焚掠宫室,杀害子婴陛下。朕是从项王手中抢得天下,始皇帝陛下要怪就怪项羽。”

    秦始皇喉头紧了紧,咕哝道:“朕又没说什么?再者两千多年来,朕何曾怪过你。”

    刘邦笑道:“始皇帝陛下圣明。要是当年始皇帝陛下还在位,朕怎敢造反,恐怕只能当一辈子山盗。”

    嬴政紧咬着后槽牙:“朕若真能服上徐福找来的仙丹,长生不老,你小子连强盗也当不安稳!别说你没资格坐在这里,就是尔等所有人,都做不成皇帝。”

    刘邦脸上仍然挂着笑意,不知心里是怎样想的,但其余皇帝有很多脸上都明显露出不服之色。最明显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武则天全看在眼里,怕众鬼闹将起来,忙对刘邦道:

    “请汉高皇帝给李正坤赠言,不要扯远了。”

    刘邦道:“李正坤,朕要给你说的话是:心中不要存有恐惧,谁不服就灭谁。但你不能一个鬼干,要聚起一帮兄弟,大家一起干,就象朕当年一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汉高祖两千多年来说得最多的车轱辘话又要开始了,武则天忙止住他:

    “朕有言在先,一个鬼只对李正坤说一句话,请汉高皇帝不要再多说了,赠送李正坤物件吧。你送他什么?”

    刘邦搔搔头,摸遍全身,忽从袍子下摸出一把剑来:

    “这是朕当年在硭荡山落草为寇、斩蛇起义时用的宝剑,现赠于你这小鬼儿,如果你有胆量向阴天子发难,就用这把剑号令阴冥。”

    李正坤心中道:老子才不上你的当哩。沉着脸接过宝剑,扔到口袋之中。

    刘秀见老祖宗已说完话,赶忙起身来到李正坤面前:

    “身份地位低微,从来不是登上至尊之位的阻碍。”

    言毕从身上掏出一粒珠子,熠然生辉,交于李正坤。

    刘秀说,这粒珠子来历不凡,他今日早上劳作时,突然从水田里挖出一个硕大的河蚌,敲碎外壳,里面便藏着这一颗大珠,正好送于李正坤,非天意而何?

    李正坤大喜,并非在乎什么天意,他想的是打造一根金簪,将这颗珠子镶嵌在金簪上,然后插到席青忭的头上,那该有多漂亮!呵呵。

    他接过宝珠,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兜中。

    铁木真和忽必烈走过来,铁木真对李正坤道:

    “在朕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加两个字:征服、掠夺!”

    将手中的马鞭递给李正坤,说只要马蹄能到的地方,都必须征服一切、掠夺所有!

    忽必烈将一把弯刀递给李正坤,道:“朕在爷爷说的四个字后面再补充一条:三六九等,分而治之。”

    晋武帝司马炎不知什么时候睡醒了,见众鬼都在走马灯一样给一个傻乎乎的小鬼儿说话送礼物,不知怎么回事,忙问坐在旁边的李渊,李渊一五一十详细讲给他听了,他一蹦而起,大喝道:

    “都退后,朕要杀了这个小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