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
繁体版

第三十章 英雄穷途(二)

    慕容评抓耳挠腮,一时不知所对,与慕容臧目目相觑。

    可足浑冷眉一挑,怒咤道:“蠢材!”

    慕容评、慕容臧吓得连忙伏地叩头,颤抖道:“臣等愚昧,请太后谕下。”

    “北逃龙城!”

    慕容评与慕容臧恍然大悟,俩人齐声颂道:“太后圣明!”

    龙城位于辽东,是燕国故都,由前燕王慕容皝所建,宫殿称“和龙宫”,故称龙城,是慕容鲜卑族人的龙兴之地。当日,桓温大军压境,与燕都邺城隔河相峙,慕容评曾建议将朝廷迁回龙城躲避。

    当年慕容霸(垂)率大军攻陷蓟城,生擒后赵帝国守将王佗,燕帝慕容俊打算将王佗及守城的一万余人全部坑杀,然后屠城。慕容霸劝阻道:“后赵君王石虎残忍暴虐,大王出动正义之师对其讨伐,为的是把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拯救出来,我们的目标是一统中原,平定天下,安抚天下百姓。而今,刚刚才得到蓟城,就先坑杀守城士卒,这样不仅损害王师的名声,而且会失掉民心,使中州百姓的反抗更为激烈,不如我们把国都搬到蓟城,恩恤百姓,树立威望,招贤纳士。这样,统一天下指日可待。”慕容俊听众慕容霸的建议,遂把国都迁到蓟城,中原人士纷纷前来归附,请求保护的络绎不绝。之后,燕国大军势如破竹,横扫后赵残余,消灭冉魏政权,除关中三辅地区被苻氐占据外,在广大的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流域,建立了幅员极为广阔的大燕帝国,成为当时晋、秦、燕、凉四国中,实力最强,幅员最大的的帝国。燕帝慕容俊忌惮慕容霸的才能,要求其改名为:慕容垂,留守故都龙城。慕容垂爱护人民,得到关外东北百姓的拥戴,慕容俊越发猜忌,无奈之下又将慕容垂再召回首都蓟城。

    经可足浑一语点醒,慕容评如梦初醒道:“若不是太后谋虑深远,臣等差一点就被慕容垂骗过了。”

    慕容臧也连忙接着道:“太后圣明,洞烛先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足可浑轻轻抬一抬手,旁边的侍女马上乖巧地奉上一杯香茗,可足浑微微呷了一口茶,看着下边这两位当朝宰相,世袭亲王唯诺听命,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心情顿时十分愉悦,咯咯笑道:“慕容垂乃瓮中之鳖,谅他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哀家的掌心。秘密命令平西将军慕容强,率羽林禁军在前往龙城的关隘险要层层设防,阻止慕容垂北逃;对通往秦国的各处道路、渡口,必须加派军队扼守盘查,防止慕容垂西渡黄河。你们务必小心在意,秘密进行,不可有一丝的疏忽,若放走了慕容垂.......”可足浑一声冷笑:“那你们就自己提头来见哀家吧!”

    慕容评唯诺道:“太后放心,臣马上布置,慕容垂这次绝对插翅难飞。”

    慕容垂决定以打猎之名出城避祸,世子慕容令暗中安排,包括小段氏夫人、慕容婉等家眷,连同慕容垂的侄儿慕容楷、舅父兰建等人,改穿平民衣服,随同吴王府的禁卫统领高弼逃离邺城,向北直奔龙城。

    慕容垂一行离开首都邺城之后,真是急急如丧家之太,忙忙如漏网之鱼,一直向北奔逃。一行走到安阳,慕容垂最小的儿子慕容麟一向不受慕容垂宠爱,乘机逃回邺城向慕容评告发,慕容垂左右侍从很多都不愿弃家北逃,不断借故逃走。

    一日,车驾行至邯郸,已值黄昏日暮,慕容垂等人经多日逃窜实在十分疲惫,正欲扎营安歇,忽然前面人喊马嘶,无数的火把从山坳处转出,当先一将乃平西将军慕容强。

    慕容令策马上前问道:“我和父亲请旨外出打猎,将军为何拦截我们的去路?”

    慕容强在马上欠一欠身道:“小将奉太后懿旨在此防守关隘,实在不敢让吴王再行北上,请世子转告吴王殿下返回邺城。”

    慕容令也不搭话,策马来战慕容强,不敌慕容强势大,遂返回与父亲慕容垂商量道:“本来打算返回故都,据守龙城,以保全家门,现如今事情已经泄露,原计划已经没有时间实行,听说秦国天王符坚乃一代雄主,礼贤下士,不如我们先去投靠他,等待机会,以图日后复兴。”

    慕容垂也无计可施,低头叹息道:“想我慕容垂一世英雄,竟到了今天这般窘迫的境地,有国难投,有家难奔,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命令慕容令断后,其余部众分散逃奔,用以盖掩自己逃亡的踪迹。慕容强知道慕容垂父子英雄了得,也不敢过分追逼,但求慕容垂不从自己的防区过去也就交差了事。

    慕容评接到慕容麟的告发后,立即奏报皇帝慕容暐加派精锐部队,向北追赶慕容垂。

    慕容垂父子保护着家眷向西逃亡,部众不断离散,这时候身边仅剩不到三百亲兵,。

    慕容令对慕容垂道:“我们的行踪既被泄露,沿途的道路、关隘一定已有重兵把守,我们只有三百骑兵,而且还要保护家眷,恐怕很难逃脱。”

    慕容垂思考片刻道:“世子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再沿西面走了,要反其道而行,从他们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出其不意,绕道而行。”

    “那我们从什么方向走?”

    “返回邺城,南下洛阳,西渡黄河。”

    “父王高明,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返回邺城,现在邺城恰恰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为了躲避追兵,慕容垂一行晓行夜宿,绕行太行山脚秘密返回邺城,当晚就躲藏在后赵王国帝王石虎的显原墓陵。人马刚刚藏好,忽然有数百人骑马奔驰而来,而且从四面八方向墓园包围过来。慕容垂暗暗叫苦,一旦被他们发现,抵挡一定是抵挡不住,想逃,已无路可逃。眼看就要暴露行踪,正在情势万分危急之际,突然之间空中一道闪电划过,暴雨倾盘而下,数百猎人手上的猎鹰纷纷向四周飞走,众人连忙跟着猎鹰飞走的方向追逐,竟越追越远。慕容垂大为惊奇,认为是石虎显灵,于是杀白马祭祀上天,并与追随他逃亡的人盟誓道:“上天眷顾我慕容垂,若有朝一日能重整山河,绝不负今日与我同生共死、患难与共的将士们!”

    慕容令在祭祀之后,向老爹慕容垂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太傅慕容评嫉妒贤能,密谋诛杀功臣,人心无不愤怒怨恨,燕国的百姓一向念父王的恩德,无论是夷族和汉人都愿意追随父王,父王能转危为安,正是上天的提示。现在邺城之中并没有人知道父王已经返回,城内全无防备,如果我们带兵突袭,夺取邺城,并不是不可以的事。到时大局已定,我们清除皇上身边的奸佞小人,父王行周公、霍光之事,入朝辅政,辅助皇上改革弊政,选拔人才,把国家的政治纳入正轨,这才是父王最大的功业。现在正是上天赐给的良机切不可放弃,请父王给我三百骑兵,我为父王办成这件大事。”

    慕容垂踌躇半晌,最后道:“你所说的图谋如果可以事成,自然是天大的幸运,可是万一失败,家族倾刻就会覆灭,所有人都会被诛杀,后悔已经来不及。现在不如出其不意,向西逃亡,只要天不灭我慕容垂,必有重回故土之日。”

    慕容评得到报告,慕容垂的人马未能通过范阳,向西折返,于是派出大量的骑兵向黄河西岸不断追赶。

    慕容垂不敢从大路西行,率众人绕小道东行洛阳。一路风餐露宿,小心翼翼地躲避追兵,一行途经峻山密林,经常被山匪、豪强半途拦截。慕容垂也不敢过于纠缠,一路散尽盘缠财资。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护着家眷急急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

    终于抵达河阳,正准备渡河西上,被防守黄河渡口的守将发现了行踪,马上率领兵马前来拦截,慕容垂亲自前去迎敌,斩渡口的守将,强行东渡黄河到达洛阳。

    当初,慕容垂亲率大军攻陷由晋军据守的晋国故都洛阳,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封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统率十万大军攻城略地,深入崤谷、渑池,进逼秦国东方门户陕城,使关中大为震动。枋头一战,击败桓温三十万大军,歼敌十万余人,使东晋从此无力北进。赫赫战功威震天下,没有想到今日故地重游已是背国离乡,随行不足百骑,生死茫茫,无所依归。正在英雄气短,嗟惜感叹,突然身后鼓声大作,喊杀声连天,一彪人马杀奔而来,乃是洛阳城防守将吴归。他一边带兵追赶,一边高声大喊道:“太后有旨,慕容垂谋逆叛国,捉住慕容垂封万户侯,赏黄金万两。”

    前无救援,后有追兵。在这生死存亡关头,慕容垂只得再鼓勇气,命慕容令、慕容楷护住家眷先行,自己亲自带兵断后,边战边退,从午时一直苦战到日暮西山。

    追兵越发逼近,慕容垂发起神威,大喝一声,挺槊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三进三出,杀伤数百人之多。慕容垂乃当世名将,自随父兄起兵辽东,从无败绩,桓温三十万大军被他率八千铁骑杀得近乎片甲不留,苻坚虽有谋取燕国的企图,但畏惧慕容垂的威名一直不敢发动。

    洛阳守军虽畏惧慕容垂神威,不敢过于逼近,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妨慕容垂现在已是一支疲师,近一个多月的夺命奔逃,余者不过百骑。吴归大声叫嚣道:“不可放走慕容垂,后退者斩!”

    眼看敌军又如潮水般涌上来,慕容垂不竟身经百战,在这生死关头大声喝令:“前军冲出前面山谷,后军紧守谷口就可以逃生。”话音未落,山谷转处突然火光通明,一队人马拦住谷口,旗门之下一位将军当先策出。

    事到如今,任凭慕容垂如何英勇无敌也只有仰天长叹:“苍天啊,苍天!想不到我慕容垂一生英雄,今日竟要命丧于此。”

    “爹爹,是靖哥哥,是靖哥哥!”慕容婉眼尖,火光中一眼认出前方来将,兴奋地叫起来。

    慕容垂连忙摄住心神,定眼一看,只见山谷转出一彪人马,当先一将缨盔银甲,胯下一匹乌黑的血汗战马,执戟佩剑,气宇轩昂,英姿飒爽,在火光之下,一袭腥红战袍随风飞扬,真是说不尽的风流潇洒,道不完的英雄气概。

    慕容垂不由热泪满眶,放声长啸道:“天不灭我慕容垂,必雪今日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