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村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小虎子

    小虎子不是宠物,是我大姐夫的亲弟弟、大姐的小叔子。大姐结婚时小虎子还不到十六岁呢。

    大姐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难得的好媳妇,大姐结婚后,虽然她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远,但是一有休息时间就回家看望公公婆婆,当然,自己的亲生父母也少不了照顾,所以大姐很累。大姐对公公婆婆的孝顺让周围邻居没有不羡慕的,她对这个未成年的小叔子也是好的很,小虎子爱唱歌,喜欢录音机,大姐就给他买个小的手提录音机,连磁带都包了,小虎子喜欢什么歌曲,就跟嫂子说,嫂子一准儿让他开心,小虎子高兴的嘴都合不轮,连连夸嫂子好!姐夫都被感染了,也加倍的对老岳父岳母好,他感激妻子对这个大家庭的全身心的付出。

    平时小虎子跟家人说话一点耐心都没有,还没说几句话就炸锅了,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眼睛还瞪得溜圆,谁解释都听不进去,大姐和大姐夫谈恋爱时第一次去他们家和就和小虎子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小虎子有烦恼或心事都会找大姐倾诉,大姐说啥,小虎子都愿意听,也愿意做。小虎子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连姐夫都觉得奇怪。

    大姐结婚时小虎子才十六岁,大姐对小虎子就跟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般,疼爱有加。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亲切感,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真应了那句俗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姐经常给小虎子买衣服、给零花钱都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大姐理解小虎子,跟他一起聊天,谈心。小虎子一有不开心的事情就找嫂子诉说。小虎子学习不好,他也不愿上学,总逃学,他老父亲拿他没办法,一着急就要打,弄的小虎子不愿回家,经常往大姐家跑,明摆着,小虎子是不想上学了。

    有一次,小虎子在学校闯祸了,把同学给打了,还流了血,同学家长不依不饶,非得让小虎子家长陪同当面道歉,还要医药费。小虎子老妈四十多岁才生了这个老儿子,平时宠溺不已,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性,学习成绩没搞上去,打人闯祸却出了名,经常被老师罚站叫家长,害得他老爹头痛欲裂,无计可施。这一次,老头给气疯了,准备了一根棍子,打算美美收拾这个不争气的老儿子一顿,可是他他哪里晓得,这老儿子早就溜之大吉了,还不偏不倚又跑到他嫂子我的大姐家里。他觉得,嫂子家才是他的避难之所,嫂子才是他的护身符!

    小虎子一进门,耷拉着脑袋不说一句话,大姐一看就是闯祸逃避的节奏,也不便多言语,倒是小虎子的哥哥一看他这副没干好事的模样就想揍他。但是有老婆护着他弟弟,也不好发作。小虎子在他嫂子面前似乎没有秘密,没问两句就跟倒豆子一样把事情经过全都说了,才知道挨打的那同学该打,欠揍!那天,两人在课间打闹,小虎子不小心弄疼了对方,对方小伙伴张口就骂,还把小虎子爹妈和祖宗都骂了,这下小虎子可不干了,他哪里能忍得了这个,上去就一拳,那同学的鼻子瞬间就流血了。要说也不是啥大事,小孩子之间打闹是常事,家长一介入,又蛮不讲理,事情就难办了,小虎子见事情闹大就吓跑了。

    听了事情的经过,我大姐也没多说什么,先给小虎子做了饭让他吃完,又让他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大姐见小虎子跟没事人一样。觉得可以跟他说说学校的事情了,于是,大姐就耐心的对小虎子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你先动手打人是不对的,而且还打伤了人家,人家父母一定心疼的不得了,要是我自己的儿子被人打了,我也会找他家人理论。小虎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毕竟是大小伙子了,他告诉嫂子:明天就回去给人家赔礼道歉。但无论如何,小虎子说自己以后不会再上学了。他实在学不进去,在课堂上,就跟听天书一样,他只想早点找个工作去上班,可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找工作是有难度的,几乎没人敢雇用童工。没办法,大姐就把小虎子留在自家书店帮忙,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吃饭睡觉都在自家家里,小虎子总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可是家里的事情还没解决掉,怎么办呢?大姐和姐夫商量后决定:老父老母年龄大了,就不让他们去给对方家长道歉了,免得老人家一激动血压升高,就由大姐带着小虎子回家向对方家长当面道歉,顺便给对方家里买了些礼物以示歉意,也好让家里的老人不再为此事烦恼。

    其实,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毕竟是同学之间闹矛盾,对方家长当时也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才随口说了赔医药费的话,真的给钱说啥也不好意思收,小虎子当面给同学和家长道了歉,大姐把给同学买营养品放下,事情就解决了。他们高兴地回了家,老父亲老母亲自然是少不了对小虎子的一顿数落,好在事情处理得圆满,老人家转忧为喜,对着自己的儿媳妇直说谢谢!大姐对公公婆婆说:“爸、妈,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姐又接着说:“小虎子不愿上学,就别再勉强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他先在我店里帮忙,合适的时候让他再学点技能,也能养活自己,说不准,几年以后还大有作为呢!”她公公婆婆听儿媳这么一说,也都点头同意,最主要的是,儿子有人管了,不怕再学坏了!小虎子也挺高兴,似乎人生有了着落,跑前跑后的帮家里人端茶倒水,还破天荒的帮老妈洗菜、烧火。整个人像是变了个样子,老爹老妈看着眼前的儿子,眼里闪着泪花,算真正是放下心了。

    第二天一早,大姐她们吃完早饭,告别公公婆婆,带着小虎子就回自己家了。其实小虎子是个头脑灵活、也非常勤快的小伙子。在嫂子家里一点也不懒惰,什么活都干,在家从没做过饭的他来嫂子家居然都主动学起了做饭,连他哥哥都惊奇不已。弟弟脱胎换骨般的蜕变都要感谢自己的老婆。从此,姐夫改变了对弟弟的看法,慢慢的对他好了起来,要知道:人是最不好教育的,尤其是大人,你或许可以影响或者感染周围的人,却无法让对方去刻意模仿自己。大姐就是这样的女人,她的勤劳和为人感染着小叔子一路向好!

    小虎子在大姐的书店里干了一年,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却练就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意经,这一年,大姐店里的生意很是不错,收入增长了一倍以上,大姐和姐夫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店里的书籍小虎子真是看了不少,他也成熟了很多,很显然,书籍成了他的朋友,也帮助他了解了很多他之前都不懂的东西,社会是最现实的,只有自己亲自去用心感受!。这一年的书店销售生活让他明白:用心付出才有收获,不论知识还是金钱。大姐和姐夫亲眼见证了小叔子的蜕变!他觉得小虎子适合做生意,但是人得有技术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于是大姐跟姐夫商量让小虎子去学一门手艺。当跟小虎子说起这事,小虎子兴奋不已,他早就想去学习修车了,大姐把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小虎子立马欣然同意。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捣鼓自行车、收音机之类的线路,三番五次地将它们拆了装好,装好后卸了,如此反复,乐此不疲!搞得老父老母亲苦笑不得。家里那几样数的过来的电器任由它摆布!

    两年的学习时间漫长而又短暂,小虎子终于出徒归来,他师傅对小虎子夸赞不已,评价极高:人品好,手艺高,人勤快。

    后来在小虎子师傅的帮助下,由大姐出资为他开了一家修车行,小虎子踏实肯干,人又能说会道,很快生意就好起来了,小虎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姐和姐夫都为之高兴。

    有句谚语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姐感化了他的小叔子,也拯救了一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