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村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再战

    坐着老爸的自行车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学校。我俩分头行事,老爸去给我办住宿手续,顺带交伙食费,那时候的伙食费就是大米。我自己去报名。我先是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校园四周的白杨树叶子渐渐的变黄了,地上的杂草正在慢慢的枯萎,下过雨后的操场上还残存着一汪雨水的痕迹。一个假期都没有几个人光顾的操场显得异常冷清,杂草丛生,足有半人高,我知道,正式开学后会有学生过来先清理打扫操场的,学校会很快恢复从前的热闹景象,还会一片生机勃勃!我一边想着,一边往报名处走去。

    我远远的就看见老师办公室门口墙上贴着“复读班报名处”几个大字,门口还站着几个等待报名的同学,我走近一看,老师周围还围着好几个同学,把原本就不大的房间显得更拥挤了。

    如此看来,上复读班的学生可真不少呐。也难怪,我们学校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有近千名,可真正中专上线的才三四十名学生,有少数的人上了高中,剩下的不是复读就是辍学在家。老师办公室挤满了报名的同学,还有些学生正从外面往里涌。实在挤得没办法,老师把报名地点改设到教室里,排队轮流报名。这个办法不错。同学们急躁的情绪得到了控制,都耐心等待着。这些的同学里面有几个我都认识,我们只小声简短的寒暄了几句,就都各自排队等候。

    听说今年我们学校复读生中考上线率明显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知名度都提升了不少。老师们也高兴,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遇到成绩好一点的同学会格外热情,我想,谁都喜欢好学生,老师更是惜才。轮到我报名时,老师看看我的成绩单,又抬头看了我一眼,摇着头,不禁叹息一声:“太可惜了!”我苦涩的笑了一下,算是回答老师了。

    报完名告别老师和熟悉的同学,我准备回宿舍了,老爸帮我去学校后勤部交了粮、办好了住宿手续,已经推着自行车在宿舍门口等着我拿生活用品。

    宿舍先来的女生已经把卫生打扫干净了,有的都铺好了床铺,摆好了洗簌用品,我拿的东西不多,又有老爸帮忙,很快就收拾停当。我送老爸到校门口,老爸叮嘱了我几句就骑自行车回家了。我又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游荡了一会,脑子里又生出许多杂念,我警告自己,不能胡思乱想,现在心里只许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坚定信念,考上中专,想到这里,我赶紧停止了思考,感觉吃饭时间快到了,于是返回宿舍,拿起饭盆向食堂走去。还好,今天刚开学,打饭的学生不多。不像有的时候,打饭的学生特别多,如果没有老师维持秩序的话,学生会挤作一团,恨不得把打饭的窗口都要挤破。有的同学刚打好饭,还没来得及将饭盒端出来,就又被被挤掉地上了,特别可恨!还有些同学,好不容易自己把饭碗端出来时,头发上、身上都是饭粒、菜汤。有时候去晚了,饭都没了,只能敲着空饭盒回宿舍。随便吃点干粮充饥。同学们都盼望着有老师过来维持打饭秩序的日子,这样就不会再有人的饭碗被挤掉了。

    复读班的生活单调而又苦闷,我们每天的生活主旋律是:一遍遍做题,一遍遍改错题。连体育课和音乐课都被剥夺了,这也能理解,复读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哪还有什么心思娱乐!中专的大门就在那,不远不近,看你有没有本事考进去。我想,每年的落榜生都会不停的捶胸顿足的思考一个问题,这么拼命的学习,模拟考试成绩也不错呀?怎么就就进不了中专大门呢?是呀!为什么呢?这的确需要深思,需要找出问题所在,需要改良学习方法。

    我已经是二次复读了,我清楚这一年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再墨守成规,沿用以前的学习方式了,毕竟年龄增长了一岁,思维方式也会更趋完善,我首先总结了一些自己的优势:年龄相对小一些,记忆力还不错,学习又不死板,善于思考等等;弱点:数理化还是处于劣势,虽然经历过上一年的复读,学懂了很多知识,但讲真的那只是学了点皮毛,是照猫画虎。重要的是,我不会活学活用。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哈,年轻,人长的也帅气,个子高大挺拔,尤其数学课讲幽默、风趣、易懂,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课,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哈少。哈少经常告诉我们:数理化学习的精髓讲的是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不拘一格。关键是多做多练。试问:有几位同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答曰:无有几人!我打算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学习。

    你还别不信,我采用了这个学习方法后,学习效率还是蛮不错的,不会的题多向学习好的同学请教,每次月考或者季度考试成绩都有所提高。要想达到每套卷子都拿高分着实不容易呀!尤其数学应用题,太让我头疼了,直到有一次,在课堂上,数学哈少老师的讽刺一击,突然让我灵魂出窍,茅塞顿开。那节课,我是哭着上完的。

    我记得那天第二节课是数学,上课铃声刚落,哈少老师就抱着一大摞卷子进来了,都没问同学们好,我们也没回应老师好。只见哈少阴沉着脸说:这次月考成绩都不理想,出的题不难呀,你们怎么学的呀?就这么简单的题竟然有一半人没做出来?我费了那么多心思给你们讲解,让你们练习题,你们就是这样回敬老师的吗?哈少说的有点激动,拿起教鞭敲了敲讲台。所有的同学都默不作声,任凭哈少唠叨。“杨玲!”突然老师大声叫了我的名字,我吓的一哆嗦,赶紧站了起来。哈少提高了嗓音说道:“这次考试,你应用题只做了一道题还做错了,你平时是咋学的,你还想不想考中专?凭你现在的分数,你这个学习态度,我看你是上不了中专的,在这混什么日子,早点回家抱娃得了!”此时的我,站在前排第一个座位上,低着头,听闻哈少指着我骂,我简直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我即羞愧又恨自己,又恨哈少,恨自己为什么对应用题束手无策,恨哈少为什么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羞辱我!我越想越难过,越难过眼泪就越是止不住的往下流,眼泪淋湿了脸颊,打湿了衣襟,我越苦越伤心,连哈少让我坐下的声音都没听到,同桌拉我衣角示意我坐下,我硬是没坐,倔强的哭着,丝毫停不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除了我的抽泣声,没有其他杂音,哈少也许没想到,我会哭的如此伤心,课也讲不下去了,对学习委员说了声:“把卷子发下去,你们检查一下自己的错题,好好反省反省!”

    后来我明白了,哈少不是骂我一个人,他是在说我们复读班的每个同学,她向父亲一样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把同学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怒其不争!他想让每一个同学都明白,百万大军挤着过独木桥的残忍与悲壮!他想让他的学生们都有机会成为让他骄傲的人!我想,每个同学都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自此以后,同学们更努力了。我专门花时间去用心钻研各类应用题的做法,在以后遇到的数学考试题中,应用题不再成为我的老大难,我用眼泪攻克了几座城池!值!太值了!

    这一年过得真快,节日的鞭炮声也没勾起我的兴趣,反而增加一丝紧迫的感觉,马上又要开学了,也就意味着中考越来越近了,总觉得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偶尔觉得心慌,甚至没办法安慰自己。好多同学晚上睡得很晚,点着蜡烛在学习,早晨不到六点又悄悄起床挑灯苦读。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看着同学们拼命努力学习,我陷入无边的困惑,因为我无法像他们一样晚睡早起,少吃少睡。这样的话我会病的,睡不好觉的话,每天会感觉头晕晕呼呼、昏昏沉沉的,不清醒的话学习的质量又差,成绩非但上不去,还有可能走下坡路。班主任老师警告过同学们,非常不赞成同学们熬夜挑灯夜战。反正我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

    眼看着五月份就到了,离中考还有2个月,同学们的紧迫感从每天的学习态度上就能体现出来,我们几乎很少聚在一起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有的同学连吃完都省了,随便嚼几口从家里带来的干粮,有的连打饭时间都不肯给自己留出来,或者干脆让别的同学代劳,她们生怕少做一道题就错过了上线的机会。

    班主任哈少老师太了解他的学生了,因为他曾经就是学生,有过一样的经历,他给我们更多的是鼓励,他倾尽自己全部的知识和经验,耐心的传授于我们,他不求回报,只为有朝一日,学生们不再受苦,成为有用的知识分子。

    哈少深知,学生过于紧张对考试不利,他想方设法开导同学们,有时会讲个笑话让同学们放松心情。可看到同学们露出苦涩的表情,哈少心疼了,于是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那是以往老师们都不曾有过的。哈少决定:摸底考试一结束,就带领同学们去旅行,让同学们放松心情,轻松上阵!这次旅行完全自愿,包车费用哈少自己掏腰包,其他自理。大部分同学听到这个讯息都激动不已,憋了太久的情绪瞬间流淌出来,我们不愿意只做个学习机器,我们有灵魂,有情感,我们也需要适当宣泄一下自己压抑已久的不快乐!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报名,很快就有50名之多,哈少高兴的像个孩子:“好啦,同学们,我宣布一下,周天早晨6点半准时出发,大客车就停在校门口,大家不要迟到哦!”同学们欢天喜地,叽叽喳喳的嚷嚷,女生讨论着要穿什么衣服,男生则破天荒的打闹起来。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过,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