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能夺取万灵寿元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乱瞳之人(二)

    道场内突然静了下来,似有一阵无声无形的烈火烧穿了众人的胸膛。

    “宣州——许迁,愿赴难!”

    楚尘风的声音震耳发聩,回响在每个人的耳畔。

    “我许迁,练武数十载。只为实现心中抱负,而今虽当了这魁首,却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若是这天下需要我,那便献上自己的一份薄力,只为……无愧于心。”

    “好!”李君行震声道,“武者当如许少侠一般,心系天下啊。”

    紧接着,又有几道声音响起。

    “青云剑阁,岐州——裴风,愿赴难!”

    “青云剑阁,岐州——裴月,愿赴难!”

    “长胜武馆,丰州——路平远,愿赴难!”

    ……

    “九天神剑宗,幽州——龙傲天,愿赴难!”

    一时间,喊声此起彼伏。

    “诸位,多谢……”过好一会儿,李君行才缓缓说道。

    虽也有出于各种顾虑,一直未能表态的人,但在场的绝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挽救天下苍生。

    这时,白温走了出来。

    先是对着众人深深一拜,才说道:“我知在下都为一方人物,愿共阻天下劫难,实为天下百姓之幸。但,无规矩不成方圆,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行之有效地干成大事。”

    “所以,在下希望许公子能带领诸位。”

    话音刚落,楚尘风缓缓走了上来,而李君行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多谢白总管抬爱,不过我能否承担这个职责,还是得看大家的意思。”

    楚尘风望向众人,眼神坚定。

    “许少侠,我们相信你。所谓少年英才正是许公子这般人,我们年岁大了,脑子不好用了,武功又不如你,这个事交由你来办,最合适不过了。”

    “对!”

    “没错。”

    ……

    “许大哥,你才是众望所归!”

    台下,路平远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已经很久没有事情,能让他觉得能用生命去奋斗的了。

    “那……许迁,就在此谢过大家信任了。”楚尘风抱拳弯腰,语气坚定地说道,“请诸位放心,我许迁定不会负了大家。”

    话音刚落,楚尘风对白温使了个眼色。

    后者立马道:“诸位,可看到了那两个大字?”

    “这便是,陛下因此事建立的组织。其取意源自于我们根本目的——找到阵眼,并毁掉它!”

    在与众人讲述了阵法三元之间的厉害关系后,一些人原本紧皱的眉头,也稍微舒缓了些。

    “原来只是找东西,不用与妖魔正面对阵,少了份危险,也算个好消息吧。”

    “未必……”突然,杨齐说道。

    “杨老,这是何意?”

    “方才说的看来你们还是没有明了,阵眼可存在于世间万物。倘若布阵者将自己化为阵眼,也并无可能。”杨齐语气沉重,缓缓说道。

    刚才还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浇灭了。

    见状,楚尘风正声说道:“诸位,我相信各位都各有牵挂。自己的性命早已不能由自己做主,能同行共赴劫难,已经难得。”

    “许少侠,你……”

    “所以,诸位的事,只管找出藏在角落的阵眼。而最后的一剑……会由我来出。”楚尘风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也来。”裴风轻声道,走了过来。

    见状,路平远和裴月也跟了上来,龙傲天踌躇半天终究还是没能挪动脚步。

    “还有白家……”白温在一旁缓缓说道。

    话音刚落,一直站在一旁的白家死士齐齐跃出,跪倒在了楚尘风面前。

    而在众人看来却是听从了白温号令。

    “三十六位皆为武艺精湛之辈,在乱瞳创立之初就表明决心,加入了进来。”

    “皇上欣喜,特赐名为天罡三十六众。”

    一旁,裴月看着整整齐齐的白家死士,却喃喃道:“不对啊,怎么只有三十五位吗?”

    “裴月,噤声。”

    话落,裴月连忙点了点头,歪头一看,竟发现连皇帝也不见了。

    ……

    梁国都城封安,大雪封路,城门口依旧人满为患。

    “娘的,要不是运河冻住了,要不然也犯不着走这雪泥路,遭这罪啊……”

    “行了,少说两句吧。你看你嘴皮子裂的,还搁哪儿叨叨。”

    一辆辆的运粮车排成长列,从远处缓缓走来。

    如今形势,马比人贵。

    不少运粮食的车夫都还穿着麻衣冻着,马匹却披上了层厚布。

    “你说说,这皇上咋个冬天就要打仗,又抢粮又抢人的,这是弄啥嘞。”

    “你懂什么,皇上说了要终结乱世。”

    “到时候,天下太平,人人都能吃饱饭,不比你现在强。”

    “那……也不对啊。”

    “你说说,咋不对!?”

    “咱都饿了一天了,也不带给咱们吃的啊,这要是饿死了,哪有命享受后面的好日子。”

    “……行行行,就你张臭嘴会说。我这儿昨天还剩半个饼,拿去啃一口吧。”

    “嘿嘿,二娃,我就知道你人好……”

    长长的车队望不到边,李君行站在城墙边,突然打了个喷嚏。

    “皇上,咱还是回宫里吧。”一旁的刘公公连忙上前关切道。

    李君行揉了揉鼻子,有些惊讶,自从自己登临道兵境后,几乎都没怎么生过病,这会儿居然……

    “刘公公,方才多半是百姓在咒骂朕吧。”

    “皇上,绝无可能!”刘公公做着浮夸的表情,激动地说道,“平定天下,这可是惠及全天下人的功绩啊!如此英明神武的决断,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敬佩皇上还来不及呢。”

    “可百姓终究是受苦的一方。”李君行叹了口气,道,“朕和那些王公大臣每日锦衣玉食,说起来实在是让人羞愧。”

    “朕去过军营,感受过百姓的生活。其实他们想的不多,只要每日吃饱穿暖。天下大事这些,其实他们是不太关心的,估计也不会理解朕。”

    “皇上……”

    “但朕终究是让百姓受了苦,是罪!”李君行回想起了史书上的一个个明君,缓缓说道,“不过朕愿背负这罪责,只为能早日看到那太平盛世。”

    “刘公公。”

    “奴才在。”

    刘公公此时已经红了眼眶,且并非做戏。

    “以后叫御膳房弄点粗茶淡饭就行,那些山珍海味……朕也吃不惯。”

    李君行缓缓离去,背影却显得无比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