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能夺取万灵寿元
繁体版

第九章 聚海境

    “你?”朱大常疑惑道,“不可。”

    “怎么。”虞雪儿平静地说道,“我体型跟他也差不多,境界更是不用说,为何不可?”

    楚尘风看向眼前的女人,这才发现身形倒真跟自己没什么两样。

    朱大常被怼得哑口无言,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那就这样定了。”楚尘风缓缓说道,“时间还有七日,大家今天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就有的忙了。”

    渐渐地,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只有楚尘风还留在这儿。

    这地方安静,不会有人打扰,地方还比三楼的房间要大点,楚尘风索性就留在这儿修炼了起来。

    除了楚尘风,方才在场的众人最低都有聚海境,虽然实力有高有低,但还是让楚尘风内心有些失落。

    楚家还没倒下的时候,重明还未熟练掌握,每次动用都要耗费极多精力,使用次数有限,即便到了今天也只是稍微好转了一些。

    此前的每一天要为了明天活下去而挣扎,根本没有时间练武,才错过了练武的黄金时间。

    说实话,连还能否汇聚气海,楚尘风心里都没底。

    按照山海拳谱上所讲,武修修炼的名为真气,追求的则为真我。一口气不坠,则可破敌万法,不假借于外物,只求自我。

    而如何汇聚气海,拳谱上也就寥寥几个字而已——汇先天精气,为天地之海。

    楚尘风走完一遍又一遍山海拳,速度越来越来快,甚至有些招式都乱了,却始终摸不到那先天精气。

    那到底是什么?

    就像遮盖谜底前的最后那层薄纱,看得见却始终无法接近。

    “不行,得静下来。”

    楚尘风收势,深吸一口后,睁开天眼,重新感受着内力在经脉中游走。

    真气并非无根之物,最忌不虚不实。

    因为山海拳形成的内力相对温和,所以就算楚尘风用岁除强行拔高到聚海境,经脉也能承受的住。

    磅礴的内力在周身缓缓游走,如同一条银色巨龙一般,监察天地。并

    渐渐地开始不断地朝腹部汇去,犹如千万条江河流水般朝大海奔涌而去。

    “这就是气海吗?”

    气海不断扩大,竟自发地开始旋转了起来,像是水中的漩涡。

    突然,气海崩裂,时而膨大又时而缩小,楚尘风急忙收敛了内力,才不至于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楚尘风靠在墙边,满头大汗。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楚尘风疑道,“难道是聚海境的内力太过强大了……但不动用岁除的话,自己修炼时日不多,根本没有力量去调动全身的内力汇聚成气海。”

    楚尘风思来想去,还是只有靠岁除这一个方法,不过这次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牵动内力时,就施展岁除,汇聚时就将其去除。

    但要是像这样全身下来,一开一合的,不说上百次也有好几十次了。

    这需要对内力有极致的掌握力,而且极其耗费心神。

    楚尘风心中再无外物,又一股内力从经脉中慢慢汇集,楚尘风小心牵引着来到小腹,又迅速解除岁除。

    这股内力顺利汇入了气海,并开始自发地旋转起来。

    见状,楚尘风吐出一口浊气,又了开始下一次循环……

    时间飞快流逝,等到楚尘风张开双眼已经是第二日晌午。

    内视气海,犹如一轮不断旋转的星河,期间不断有真气从中流出,汇入周身经脉。

    按照道理,等到体内的真气达到顶峰,就到了聚海境的大成之境。

    而后用真气将全身肉体冲洗一遍就可顺利进入削骨境,到时候也算得上一位高手了。

    【楚尘风(聚海境武修)

    极限寿元:五十年(已消耗二十三年)

    剩余寿元:两年三百五十五天

    身负功法:重明(夺取寿元,化为己用)、岁除(化寿元,为功力)、山海拳(拳意绵长,可无限增长,反哺身躯)

    天赋神通:二重天眼(可观万灵寿元)(可观万物气脉)、山海幻象(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受到的伤害,受双方实力影响)】

    极限寿元增加在楚尘风意料之中,反倒是天赋神通中出现的山海幻象有些意外。

    实践才能出真知,楚尘风试着施展山海幻象,拿随身带着的匕首准备试验一番。

    只见缕缕真气犹如玉带一般缠绕在周身,楚尘风用匕首在手臂上一划,被山海幻象轻易挡了下来。

    后又加重了力道,直到划出了一条血线。

    “三成力,估计遇到削骨境武修就得大打折扣了。”

    楚尘风收敛了气息,尽量让自己的气息压制到最低,若无其事地走了。

    ……

    梁国和大周王朝的交战处本是一片沃野,但在长时间的鏖战中早已变作了混着血肉的荒原。

    “粱人贼子,你家主子怎得今天藏在营帐里不敢露头,做了缩头乌龟啊……”

    两军对垒,李文孝手下的部将正在阵前叫嚣着,奈何梁军那边根本没有部将前来搭话,而是列好了阵势,就这样看着。

    见状,方才那位部将只好撤回了人马,一阵震天的马蹄声后,回了营。

    李文孝高坐营帐主位,看着败兴而归的将领倒了一番苦水后,皱起眉,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青玉小兽在掌中不断翻转,李文孝的眉头却始终未能解开。

    按理说,梁国境内正处局势动荡之际,梁军自顾不暇,连带着边境的军力都削弱了不少,现在正是发兵,一举拿下梁国的绝好时机。

    但,李文孝却始终感觉有哪不对。

    据潜入梁军阵营的探子来报,坐镇军营的梁国太子——李君行,已经许久没有出过营帐了,虽每日都有人进进出出的,但始终没有看见太子的身影。

    李文孝的手忽地慢了下来,转而细细摩挲着青玉小兽。

    突然,李文孝看向高挂在旁的地形图,“梁国、天青山脉……平梁城。”

    由于李文孝的军队是进攻的一方,梁国可以守在城内,源源不断的获得补给

    但李文孝却不能,长长的后勤线一直是压在李文孝心头上的一块大石。

    “来人……”李文孝沉默了一阵,突然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