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明:开局敲响十声鼓
繁体版

第十一章:八荒奇策

    “你?主意打到朕的头上来了!好小子,好小子!”

    朱见深嘴角上扬,沉声笑道。

    “草民不敢。”

    陆轩连忙回答道,如果朱见深愿意动手,帮他找来全卷的八荒奇策,那他岂不是省了许多功夫。

    只管窝在家里修炼就是了。

    “八荒奇策,之所以称之为奇策,是因为除了鬼谷祖师外,天下在无一人合八册之力。”

    “至于其他七册的下落,朕确实知道一些,但朕为什么要告诉你?”

    朱见深瞥了一眼,脸上尽显玩味。

    “陛下,草民此生此世,肝脑涂地,报答圣天子,此言,至死不渝!”

    陆轩就跪在朱见深的面前,一把抱住了朱见深的大腿,开口哭嚎道:“草民生既十鼓绝脉,寻常仙法,不得其门,只有八荒奇策能救一二,圣天子有好生之德…”

    “有意思,有意思。”

    王皇后掩嘴娇笑,做皇后一百多年了,她还从没见过什么人在朱见深的面前哭天抹泪的抱大腿。

    朱见深也是被这一幕给整懵了,一时语塞。

    “恳请圣天子示下。”

    陆轩见气氛变得微妙,连忙收声,放开了抱住大腿的双手,恭敬的跪在一旁。

    “所谓八荒奇策!其一:风,其二:雨,其三:雷,其四:火,其五:阵,其六:丹,其七:法,其八:劫。”

    “一册风,青田先生所修,藏于青田老宅!”

    “二册雨,传闻流出海外,不知具体下落。”

    “三册雷,藏于武当。”

    “四册火,自公瑾后,陆逊所习,至今已有数千年不成现世。”

    “五册阵,武侯之后,诸葛传承。”

    “六册丹,自张仲景后,消失无踪,无人得知。”

    “七册法:在尔手中。”

    “八册劫:鬼谷之后,从未现世。”

    陆轩听着朱见深的讲解,心中暗暗记下道:“青田先生,武当山,武侯传人,算上陛下给我的这一册,还有四册下落不明…”

    “习得一册,已是万般之难,凡习得八荒奇策之人,无不有改天换地之力,你得一册,暂且知足吧。”

    朱见深说罢,抬了抬手,跪着的陆轩只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听使唤,迅速站起身。

    “你也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脱脱不花,朝廷无人可用,已至此时,你应命而生,是上苍给我大明的馈赠。”

    “明日入学国子监,做太子的伴读,潜心修炼!”

    朱见深拍了拍陆轩的肩膀,脸上绽放着笑容。

    他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要挽起袖子和草莽们肉搏拼命,若是能把陆轩培养起来,也算给他儿子留人了。

    “草民谨遵圣人法旨。”

    陆轩将八荒奇策塞在怀里,生怕被人抢了去般,小心翼翼的。

    这是他用往后余生为大明尽忠效力换来的,也是他踏上仙途的唯一道路。

    “退下吧。”

    朱见深面色平静,他话音未落,陆轩只感觉周身的空间扭曲,紧接着他的身子好似被什么吸住,向后拉扯着,周围的景象迅速变化。

    好像他在开倒车一般,速度之快,一个时辰的路程,瞬间便将他拉到了紫禁城的午门之外。

    “这么急着赶我走,该不会是要和皇后生小孩吧…嘿嘿,也对,历史上的皇后就是没有孩子。不过太子都立了,在生个嫡子,那不是给太子找事嘛。”

    陆轩走在大街上,满心欢喜,摸着怀里的竹简,嘴角上扬道:“这膝盖,跪的值了!一册阵就能出现诸葛武侯,一册风就能出现青田先生,一册火成就了周郎。”

    “我这一册法,怎么也不应该比他们差才是!”

    深呼吸,压制心中想要狂笑的念头,值得,太值得了,膝盖很值钱吗?天下万万人哭着喊着要给朱见深下跪,求一本修仙功法,不得门路。

    ……

    “陛下,这孩子真有乐子,竟然敢抱您的大腿,咯咯~~”

    王皇后见陆轩已经离开,再也忍不住笑意。

    “野孩子一个,太子可比朕有福气多了。不过为了此子,朕冲出紫禁,真元受损,怕是要折寿了。”

    朱见深叹息一声,紫禁城是皇帝的居所,轻易动不得,尤其是汉家皇帝,限制更是严格,不知为何,好似是上苍对皇室的惩罚。

    “那倒是,这孩子心性还是很好的,假以时日,也会成为太子的助力。不过徐家那边?”

    王皇后语气沉闷,一提到徐家,心中顿感无力。

    “应天徐家与太宗一系本就不和,相见不如怀念,大明这么大,让他们折腾去吧。”

    朱见深摇了摇头,当年朱棣靖难夺位,魏国公徐辉祖,对朱棣百般刁难,险些要了朱棣的命。

    直到朱棣登基称帝,占据大明国运后,徐辉祖死不投降,最终真的就死也没像朱棣称臣。

    这也导致皇室和应天徐家的关系,只能看表面,不能看太深。

    “可应天的御史那边?”

    王皇后疑问道。

    “朱家坐了皇位,宫里养着供奉,徐家怎么会没养供奉,若是此子生于应天,怕是朕也抢不过徐家,让御史多上书弹劾,吓唬吓唬他们。”

    朱见深唉声叹气,徐家一门两公,都是国公中的顶流,魏国公开国辅运,定国公奉天靖难,两家早已和大明国运死死捆在一起。

    动他们就是动大明的国运,吃力不讨好,损人不利己,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这种事情怎么能做。

    “那就加御批了。对了,前些日子,黔国公沐琮的夫人,万里入京,想在太子伴读的名额中,给沐家赚一个位置。”

    “云南沐家和应天徐家,较为特殊,妾身并没有应下,您看?”

    王皇后虽贵为国母,却也要负责接待一些国朝勋贵的女眷,而很多女眷进京可不是为了朝拜皇帝的。

    大多带着自己的目的,或是家族利益,或是其他,真正诠释了,无事不登三宝殿。

    “沐家…给他一个位置吧,前人的事情早就过了。”

    朱见深叹息道,巧了,云南沐家和太宗一系关系也不是很好,反倒黔宁王沐英是懿文太子的铁杆。

    “那臣妾就回信答应了。”

    王皇后不假思索,拿起御笔,盖了大印后,起身道:“陛下,万姐姐那边?”

    “她的家眷有一个,你的家眷就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