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之工业革命
繁体版

第016章 石油及后续

    现在公国里的重工业现在十分发达,虽然他们的农业和轻工业相较于重工业却仍然处于落后阶段,但是国内几座大城之间的水泥硬化道路已经全部修建完成,甚至还有两条向东直接修到了海边。

    为什么会有两条路修到海边呢?

    这就不得不说起,一个月前我们的公爵大人亦或者是领袖在军政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那一番演讲……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5万人的陆军部队,已经可以保卫我们现有的国土,但是海上呢?其他有海岸线的国家基本上都有舰队,为了保卫公国,我们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海军舰队。”

    ……

    “我们发展陆军,是为了保卫我们的陆地和平,而发展海军,则是武装我们海上防御力量的重要一环。”

    ……

    “所以我决定,要在沿海地带修建造船厂以及一批军港,用来构建我们公国的海军!”

    听完于晓峰发表的演讲后,总理周端(系统给的行政人员之一)苦笑道:“海军可不是好发展的,不止是钱的问题。”

    于晓峰心中倒是有数,有系统给的那批奖励在手,只是从时间上来说仅仅迟一些,但是自己起步晚,起点高,所以几年后真正的海上霸主是谁还不好说。

    ……

    而在从国新建的任城外的一处偏僻荒野之中,一群穿着灰蓝色工装的钻井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陈工,这里真的有油吗?”

    在人群的外围,钻井工头薛继汉看着高高的钻井架忍不住问道,现在于晓峰可是不停地在催着他,让他真的很怕这里没有石油,到时候他该怎么跟上面交代啊。

    而站在薛继汉旁边的中年男子闻言回答道:“根据勘探队的探索和我的推测,在这里石油肯定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它的储量有多大,我们现在一共有着六套设备,所以一定要在确定好之后动工。”

    “我们先前打的一至四号井,日产油量最多也不过五百多,四口油井全加起来日总产量还达不到三千吨!”

    说完,陈道明叹了一口气看着前方的井架道:“现在就看五号和六号两口油井了,希望上天保佑我们吧!”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工人就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跑的过程中嘴里不停地喊道:“陈工,陈工,五号井出油了!出油了!”

    陈道明陈总工的脸上登时浮上一片喜色,但很快就变得紧张起来,他为了五号井出油而高兴,却又为了产量而紧张,赶忙扶住奔过来的工人急声问道:“出油多少?”

    工人喘了几口气,才一脸兴奋地道:“根据观察和计算,五号井日产量最少在八千吨以上!”

    “日产八千吨?”陈总工的脸上不由浮起了一个大大笑容,忍不住重重的拍了拍工人的肩膀,感叹道:“好啊,好!”

    这时的陈道明已经兴奋地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可还没等他平复心情,又是一个蓝色工装的工人跑了过来,只听见他气喘吁吁地说:“陈…陈工!六……六号井……也……也出油了!”

    “出油量是多少!”陈总工的心再次提了起来,赶忙问道。

    “差不多有六千吨!”

    “六千吨?不少了,不少了!”

    陈总工提着心顿时落了下来,直接向五号和六号井的方向跑去,而在他们前面的钻井机前,赫然正是一股巨大的油柱冲天而起,在天空形成一道黑色的瀑布。

    这样六口油井日产能达到17000吨的产量,一年至少会是510万吨石油产出,尽管与蓝星的日产量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现在它对整个公国的工业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

    陈道明松了口气,领袖交给他的任务他完成了,终于可以歇息一段时间了!

    ……

    那边儿石油刚被采挖出来,这边儿位于京城的于晓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消息,立即下令开展计划中的一系列石油工业。

    命令一出,还在摩拳擦掌、苦苦等待的众人立刻投身于工作岗位,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各大精英早已借助向天斗和星罗外购的火油(石油)设计好了工艺生产所需的机器,只待国内找到石油后投入使用。

    一旦石油工艺产业链建成,那么以后塑料、尼龙等等一系列的工业制品,以及汽油、柴油、航天燃油和重油等一系列燃料便可以自给自足了。

    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到目前已经有过剩的倾向了,而又由于此时的石油工业开始逐步建设,于是在公国也开始了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最为重要的是,于晓峰还专程去公国东部沿海地区挑选了一个大型造船厂的地址,把四个7万吨船坞、八个5万吨船坞和大型龙门吊释放了出来,并且留下了发电机以及一系列技术资料和一大批技术工人以及一部分工程师,开始着手建造大型战列舰,还在这个目前只有架子的船厂周围部署了军队并将其列为了绝密。

    与此同时,国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施工,力求打通铁路运输命脉,把京城、任城等一系列的城池全部联通,而公国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也在继续建设,完成后基本上能做到所有城市之间的直线连接。

    ……

    军事工业基地

    自从于晓峰把军工产业从工业基地分离开来并且重新选择了一块地方建立军工基地以来,军工基地的规模就越发的庞大,每天的火车都有一个来回,运来军工所需的材料,运走部队所需的武器装备。

    现在,围绕军事工业基地的人口已达到30万人,这些人基本都在从事生产,而且家属的工作也是在工业区内部,总之一句话,进了工业区,就得在这里一辈子,包括娶妻生子、生老病死。等到不能干活了,会被安排到外城生活。

    当然这里的工人们也很满足,毕竟能有一份衣食无忧,孩子还能免费读书,医疗、养老全部有人管,在他们看来,这种没有太多压力的生活,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现在的军事工业基地是完全的国中之国,每日能和外部交流的都是驻守的军队。

    而说到军队,自从石油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于晓峰就把曾经的那250名海军军官以及其所抽调的部分从陆军的序列中分离了出来,并且进行新一轮的扩军和整编。

    新的陆军以一个步兵师下设三个步兵团、1个重炮团、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包含着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营和一个装甲侦查营,再加上后勤锱重和师部机关等,一个师有着两万人的编制。

    而师部直辖的重炮团会装备着36门155毫米口径的重炮和54门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而步兵团则辖制一个火力为16门75口径野炮和8门75口径的山炮的炮兵营,营连排则是以80、60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援火力。

    就这样,以原有的4万多人(一部分已经被抽调)开始扩军整编,预计整编出10个步兵师,而海军则是由那250名军官带着从军中抽调出来5000人,接着重新征兆一批新兵,并在京城空出来的学校里开展海军的课程和训练。

    ……

    两个月后

    不知不觉中于晓峰的原始资金600万金魂币已经全部花光,不过好在建立起来了那些庞大的工业基地、军事工业基地和产业链以及十九座大城市和各城市之间的硬化道路。

    此时公国开始向境外进行产品输出,公国产的镜子、香皂以及机械表等一系列制品已经开始向各帝国、王国、公国的权贵阶层出售,巨大的利润甚至弥补了公国在其他军工业的亏损,所以为了国内大宗的物资流通,于晓峰决定要在国内开设铁路运输。

    铁路是一个好东西,一旦铁路修通,重工业基地的产品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运输到全国各地,交通问题再也无法影响到公国的发展,这对于工业的规模和产值都连番上升的公国而言,简直是一件最好的选择。

    而且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到现在,差不多70天的时间,重工业基地累计生产了15万吨钢材,其中半数以上都按照于晓峰的要求,全部用来生产重轨——每米的重量高达37公斤,沉重钢轨和出色的性能,能够通行更多重量的货物。

    15万吨钢材,钢轨就占据了7.5万吨左右,换算成钢轨202万多米,即便换算成公里,也有2020公里左右,以双轨铺设的话累计可以铺设1000多公里的铁路线路。

    并且铁路的枕木用水泥来完成的话,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资金,毕竟钢铁厂和水泥厂如今都有生产过剩的问题,所以除了人工费,铁路的其他耗费微乎其微。

    而由于于晓峰并不想使用蒸汽机来构建火车,他想直接使用第二代的燃油火车,所以从一开始研制的就是燃油火车,并且此时内燃机和燃油火车的制作已经临近完结,但是由于时间不等人,所以于晓峰并不打算等火车造出来再铺设铁轨。

    他准备先行铺设铁轨并且在十九座大城和五十几座中小城市中划分站点,然后在站点周围圈地建造各级火车站,这样等燃油火车造出来时,便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节约时间。

    不仅如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国都会抽调一部分资金用于向庚辛城购买大量的各色金属矿石,不过由于分批分量分次购买,却也没有遭到各大势力的调查。

    这一批量的各色金属矿石和铁矿石一起在钢铁厂里依照参数炼成特种钢材之后,就被运出钢铁厂,运往了谁也不知道的东部沿海地区……

    而两个月的时间里,于晓峰将坦克和汽车的两条生产线也均下放到了军工工业基地进行复制,只待内燃机完成大批量生产,军队所需的坦克和军车就可以动工了。

    坦克和军车,于晓峰命令设计时要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还能维持极强的防御力,所以工程师的设计中便采用了复合装甲。

    这种复合装甲由外至内分别是锻压钢板、陶瓷材料、锻压钢板、玻璃纤维、陶瓷材料以及防中子衬层,复合装甲布置在车体上,依靠着倾斜角设计,防御效果超过450毫米均质钢装甲。

    当然,现在尽管已经有了这种东西,但是,谁又知道真正的产品生产出来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