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古开仙路
繁体版

第24章元经

    “嘶…”

    黄色大蛇张开血盆大嘴嘶吼一声,惊退围上前的虻部众人。

    它身上插了十几根箭矢,卡住身子的部分磨掉了皮,浑身沐血的样子分外吓人。

    “停下。”

    拉着松的元从天而降,虻部落见来人是元,听话的放下手中武器。

    向众人打了个招呼,元孤身来到困住大蛇的石壁打量了起来。

    黄色大蛇长达十六米左右,身躯粗若大树的粗干,凶相毕露地朝元吐蛇信。

    望着胖鼓鼓的大肚子,元猜测应该是吃的太胖卡住的。

    大蛇身上有明显的灵气波动,眼中的情绪相比其他蛇类更加复杂,有焦急、恐惧、以及卖力表现出的凶性。

    元判断出他应该是开了灵智,只是不像小年他们有王玄教导,所以表现的还和野兽差不多。

    砰!

    元单手将蛇头按在石壁,砰的砸出道细小裂纹,元神直接侵入大蛇识海。

    双方一动不动地站了一会儿,等元松开手时,大蛇再也没有刚刚的凶性,望向元的目光尽是恐惧。

    “看来教化很成功。”

    元欣慰地笑了,这让他对教化任务又充满了信心。

    这条大蛇能在灵气还如此微弱的时候开启灵智,说明天赋不错,收服了也是一个好助力。

    因为有玄谷与小年、小苍他们一起生活的经历,元对于开了灵智的动物并不排斥。

    挥剑劈开卡住大蛇的岩缝凸石,元从翠光灯取出一枚灰色珠子扔进大蛇嘴里。

    脱困的大蛇并没有逃跑,而是小心翼翼地待在元的身边。

    一接触到元的眼神,这头庞然大物就不自觉地打摆子,天知道他在识海里经历了什么。

    灰珠是由上次元斩杀的羽人提炼而出的浑之气凝聚而成,在大蛇吞下之后,周围稀薄的灵气开始向他汇聚。

    元顺势拿出翠光灯照在大蛇上,磅礴的灵力瞬间将其笼罩。

    嗡!

    黄色大蛇的伤口快速恢复,背上长出一双羽翼,身体大了两圈。

    “以后你就叫应吧。”

    元拍了拍应的狰狞蛇头,给他取了一个名字。

    有了应,元再不用提着人赶路了。

    接上虻部落同样有修行天赋的涂,让他们骑上应蛇,三人向了下一个目的地飞去。

    元腰间翠光灯的灵力源源不断地散出,一刻不停地滋养飞行在天空的众人。

    将人接齐后,元在不周山寻了处灵气浓郁的山峰暂住下来。

    山峰离黑鸟部不远,山下有条小溪,周围云雾缭绕,安静的环境非常适合修行。

    元在山腰平地搭了两间临时的草庐,白天讲学布道,夜晚回玄谷研究功法。

    在王玄、鸿和罗睺等人的帮助下,元终于编出了一本适合部落众人的功法《元经》。

    王玄等人不屑争抢书的命名权,让书名被元所得,因为他们认为这本功法太垃圾了。

    王玄等人认为性命双修才是正道,《元经》讲命不讲性,根本上不了台面。

    性并不是神魂,而是指心性、思想、精神,是人内在的道,是长生的根基。

    若是一个人神魂不灭,肉身不朽,可性没修到家,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最终只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不过这也是元迫不得已,抛开师徒关系,这世界能被王玄称为道友的只有他一人而已。

    鸿和罗睺是王玄的人格分裂,而其他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研究则是一片空白。

    现在世界一片蒙昧,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谁有空坐家里空想呢。

    不思就入不了道,入不了道就不能修炼,不能修炼就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这似乎是陷入了死循环,于是元决定先修命再修性,勤工俭学,以命为护道之法。

    为了预防修炼者因心性不足而出问题,元与王玄、鸿等人一起整合出了《元经》的总纲,在里面加了篇《静心咒诀》。

    不仅能消去杂念,助人入定,还能让普通人配合吞呐之法感知灵气,走上修行道路。

    可凡事有利有弊,《静心咒诀》很容易将后来者圈进开创之人的道中。

    若一个人只会照本宣科,不思变通创新,那么只能算是走了元的道路。

    不过这都是个小问题,《元经》宛如基础公式教材,从上面学到汲取营养能不能结出果还要看个人。

    精气神为命之三宝,元提出以气为本,养神炼精,让原始人们先掌握超凡力量提升生产力,为研究精神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元削木为简,让新收弟子们将《元经》刻百份散给各部。

    虽然各部加起来认识的字不足五个,但元却是将其当作种子,而他教的弟子就是阳光和水份。

    师叔鸿说他喜欢教聪明人,元一个背锅的没什么选择权力,可也希望教脑子灵活点的人,于是让散下的种子长出嫩芽再照顾。

    《元经》将修行境界依次划分为胎息,养气,炼气和筑基。

    王玄师徒二人则是情况特殊,并没有照上面的顺序。

    因为王玄是内景还未掌控神魂就已归真,而元则是道基已筑,体内真气却未圆满。

    他们都是不按常理的跳阶修炼,而普通人却需要一步步来,不然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灵气暴动而亡。

    胎息是感知到灵气的人吞呐灵气,壮大神魂,等到神魂可以内视就到了养气,用天地灵气状大肉身。

    待到了魂强体壮之时,以身为炉,炼精化气,孕育体内真气,最终在识海筑造道基。

    《元经》非常简陋,算是元的草稿,精和气的部分只有《养气篇》和《炼气篇》两篇,神为《筑基篇》和《胎息篇》内外两篇。

    不过元相信,会有后来人在他的基础上走出不同的道路。

    从《养气篇》开发更强的体魂之道,从《炼气篇》的基础上创出更玄奥的气之道,从《胎息篇》走出更惊艳的神魂之道……

    在不知名山峰住了半年,将《元经》草稿打好后,元决定自己去修改补充。

    他带着七男三女九个弟子乘坐应离开不周山,再次游走在各部落讲学。

    应蛇不仅灵智越来越高,还在不周山被小苍传授了化龙之道,头额开始狰狞,身体也渐渐变大了,到现在能乘坐十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