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看见自己
繁体版

第十五节 2023年11月25日 成为我自己!

    继续前面一篇,我说我要好好地投入到每一件事情,去更深地体验。

    当天晚上我参加一个类似于舞蹈的练习活动,当我们做一个两条龙的练习,我是龙头,我就带着后面的龙身子快速地移动,全然不管后面的伙伴是否跟得上。那个时候,我就想要跑快点,想要和另一条龙进行不同速度的移动。结束后,后面的龙身子伙伴中的一位说,是要投胎吗?这么快!另一个伙伴模仿这个伙伴的特别滑稽的反应,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这位急忙跟上的伙伴问我,“你着急啥呀,你?”我笑着说,“我就是故意那么快的。”然后大家笑成了一片。

    这件事情过程很开心,我不知道是不是于我自己决定要更加投入相关,因为我常常不会只顾自己向前走,我一定是那个会照顾后面伙伴的龙头,但这次我按照我的意愿行动了,是更加投入了吗?但是有一点我能确认的就是,要更多地投入,一定会更深地专注,更在当下。我慢慢去练习……

    后来,我有了更多的体验,所谓的投入,就是全然地投入到跟前的事情当中,比如我在这个活动中,我是全程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的,就不是,一会儿想着儿子晚饭吃啥,一会儿想着我晚上还有一个什么其他事情在做,而是全部的身体和心思都在这件事情上面。

    这是事情,那人呢?如果我面对一个人,我就要把自己的关注点全部地放在这个人身上,比如我是和他说话,那我就要仔细倾听他的声音,以及专注地对着他说话,他在我的跟前,我在这里看到他。同样也不是,一边和他说话,一边想着一会儿的事情怎么做,或者一边心里评判,他怎么这么说?我有不同的看法等等。

    嗯,我目前的感觉到的投入就是这么回事,我要有意识在生活中去做,去体会。

    接着,继续上一篇的“跟着感觉走”,我们谈到人们常常无法成为自己,是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我相信,所有的伙伴们肯定都想要现在成为自己,因为过往是自己不可控的,但现在我们长大了,可以突破一些限制了。

    所以,接着书中给了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

    一、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一面,并由此形成了很多人格面具。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Anne的“完美妻子”就是一个人格面具……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它们,但它们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脸上,进而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二、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如“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们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好样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三、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文化制定的。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人,或者任何被强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人。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摘自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

    *******

    我觉得书中说的就是我自己,我就是有很多“应该”的人,我过于迎合他人的期待,早年是父母的期待,从而形成了活成他人眼里的自己,而且已经活了三四十年。大概是从我三十五岁生了儿子之后,我开始慢慢地觉醒……开始是一些事情零星地发生,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和我的成长相关;慢慢地,我越来越有意识,到了今天,也已经过了十几年。今天的我很清晰地知道,我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我要突破我过往的限制,我要追求更自由的人生!

    我突然还想到,生命的钟摆不会停下,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都会给每个人机会去发展他自己。早年的我就是在极度的桎梏和限制之中,虽然那时候我不觉得,甚至在其中还找到很多乐趣;于是中年的我就开始渴望自由,直到现在。

    大自然有其发展节奏,人类也一样。到了每个人的个体,每个人有不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的过去是特别的限制,特别地远离平衡的状态,于是这个钟摆就是特别地离开平衡点,于是它接下来的摆动一定是会有更多的渴望去到另一个极端,随后一定在节奏中摆荡,找到一个平衡点慢慢地平静下来。这真是大自然的智慧啊,也是那个场域的智慧,称之为“道”的智慧呢!

    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无论你有怎样的成长经历,一定会有很多机会让你发展得更加平衡,无需埋怨过去,无需责备父母或者祖先,他们也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之中;也无需担心未来,因为有道,有那个合一的智慧,有老天爷,会给你很多机会;只需要活在当下,全然地活在当下,观一切的发生就好!祝福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