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四章 坎坷上班路

    火车晚点了,比正常到达郑州火车站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李勃赶到司法厅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门卫乔师傅说:“你来的真不巧,早来十几分钟,就可以趁陈政委的车回所里了。”

    李勃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乔师傅看他为难,接着对他说:“要不你先把手头的大件东西放在我这儿,明天一早你乘所里的大轿车去所里。”

    正说着,一辆黄海牌大轿车开进了厅机关大院。

    乔师傅领着李勃来到大轿车前,对着司机说:“小薛师傅,这是你们所里新来的学生小李,明天早上你招呼一下。”

    薛师傅看了一眼李勃,面无表情地说:“明天早上七点半以前,你赶过来,在这个‘丁’字路口等车就好了。”

    告别乔、薛两位师傅,李勃赶紧往花园路口狂奔,赶到公交站,恰好赶上最后一班10路公交车。

    李勃到学校,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他敲开竟副校长家的门,正赶上她家吃晚饭。

    竟副校长亲切地招呼李勃一起吃。李勃肚中已经饥肠辘辘,也不好推辞,就坐下来一起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李勃向两位老乡详细介绍了家里、单位的一切与工作有关的情况。

    竟副校长关心地说:“这样也好,毕竟是政法单位,一切向前看就是。人生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的事,都要面临崎岖坎坷。这样吧,今晚就住这,我那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一个读研,一个上大学,都没回来,有地方住,也给我们家增添点人气。”

    李勃把宿舍的钥匙已交,有一些行李也在竟副校长家寄存,索性答应住上一晚,也省得自己再找住处了。

    奔波了一天,李勃劳累疲乏,竟然一觉就睡到天亮。因为学校还在假期,竟副校长不用上班,精心地给老伴和李勃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李勃感激不尽,却说不出赞美的词汇。

    李勃坐上早班公交,去司法厅等所里的班车。看车外奔忙的芸芸众生,回忆起那天到所里报到时的情景,陈副政委、颜主任、“副科长”、两位拔草的女干部、食堂崔师傅,都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热情驱散了李勃对工作分配的不满情绪,也改变了对劳教所不正确的看法。

    就这样,李勃怀着一丝兴奋上班来了。

    到司法厅门口,又碰到今天也是第一天上班的一个高个子女生。她大方地自我介绍说:“我叫商山花,洛阳师专中文专业毕业,希望我们成为要好的同事。”

    两个人谈的很投机,若不是薛师傅按响大轿车的喇叭,话题还可能一直延伸。

    李勃掂了放在传达室的一个蓝条编织袋,加上从竟副校长家带回的一个化肥袋,这就是李勃的全部家当了。

    薛师傅让李勃把行李拿到最后的座椅缝隙中间,陆陆续续地车上就坐了十几个人。

    车开到司家庄,这里有一幢所里的家属楼,人基本坐满了。沿路又有一些人上车,座位已满,后来的人只能站在过道里乘车了。

    车开进所里车库前的一个水泥地坪上停下来,大家陆续下车,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李勃还不知道到那个部门去上班,只能先到北边办公楼的二楼政治处去报到。

    政治处的王主任对他说:“李勃,你稍等,我通知你们付科长来领人。”

    不一会儿,一个红脸膛的中年汉子来到政治处,掂起那个蓝条编织袋说:“李勃,走吧,到咱科里再说。”

    李勃掂起那个化肥袋,跟这付科长下到一楼,挨着行政科有两间办公室,门口钉了一个木牌,上写生产基建科。

    办公室内有点寒酸,三张办公桌,一个绿色铁皮文件柜,一个上下两节的木柜,西北角有个比较粗糙的水池。

    付科长介绍说:“咱们科总共6个人,科长不在岗,实际在岗5人。我是副科长,姓付,名四川,临时主持工作,还有一个女干部,负责生产管理,一个男工人,负责基建工作,另一个男工人负责供应销售。我是一名军转干部,文化水平有限,你来以后,主要负责生产统计工作,内勤也要担起来,文字材料要靠你们这些大学生了。”

    “付科长,我是农村出来的,不怕吃苦,有什么工作尽管吩咐,我会努力干好的。”李勃先表了决心。

    “今天先不谈工作,首先得给你生活方面安顿好。”付科长说完,就领着李勃先到了隔壁的行政科。

    行政科的韦科长说:“你们先到仓库领一个单人床,我看看放哪个地方?目前,只有车库上边的司机值班室可以放下一张床。”

    付科长拿着韦科长的批的一张纸条,与李勃一起走到办公楼东边的车库,最西边的一个大车库临时就是行政科的仓库。仓库女保管员看到批条,就让两人从仓库抬出来一张单人床,临时放在车库前面。

    当找财务科的一个人要钥匙的时候,那人却不愿意在他那个房间安排人。付科长和韦科长又一起找了陈副政委,陈副政委把那人批评了一顿,才总算把床放进了车库上层的一间司机休息室。

    付科长又帮助李勃去办公室拿了行李,说车库一层有水龙头,洗洗涮涮都可以,只是上厕所要到办公楼,麻烦一些。

    接着,付科长又领着李勃去西南办公楼一楼,让李勃领了一双筷子两个黄瓷碗,买了一些饭票,生活问题基本解决了。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李勃看到大家都在窗口排队,打饭以后,有的端到办公室去吃,大多数人都在食堂,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海阔天空地闲聊。

    轮到李勃打饭时,他记起那天报到时的那顿午饭还记着账,边对打饭的崔师傅说:“18号那天多少钱,我一并付了吧。”

    崔师傅愣了一下:“李干部,你正式来上班了。啥账?去球吧,我根本就没记。你把今天中午的两毛五分钱的饭票一交就妥啦!”

    李勃看后边还有人排队,也没再坚持,打好一份饭菜,端到餐厅最里边一张桌子上吃起来。

    下午上班时间,广播室在大喇叭里播了一曲起床号,就是提醒大家结束午休,到各自的岗位上处理工作事务。

    李勃到办公室,付科长还有些睡眼朦胧,抬头对他说:“你下午不用上班,回宿舍整理你自己的东西吧,工作的事明天再说。”

    李勃看到,付科长说的另外几个人也没见踪影,估计也没什么事,其他人自己也不熟悉,索性还回车库上边的宿舍,打扫一下卫生,整理一下床铺,先保证晚上能正常睡觉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