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当小兵,被袁绍听到心声
繁体版

第47章 从容解除危机,收荀彧大佬,大家一起吹爆许攸!

    在听到张起的心声,听到因为董卓,因为十八路诸侯四分五裂,导致间接日后彻底乱世,更是几十年下来大汉人口活生生断层,从5000多万,有可能暴跌到了1000万级别的时候。

    (谢谢大家提醒,嫩龙今天特意又去查了一下资料,将前面的人口减少数量改了。可能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后面嫩龙好好查查文献,看能不能弄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谢谢大家~)

    总之,对于袁绍来说。

    虽然这个数据可能还有很大的出入,但真实的人口减少毫无疑问是灾难性的。

    而这一切的一切,很可能取决于今天的决断!

    再加上张起心声中提到的五胡乱华,大汉差点被灭族,

    袁绍更是有些毛骨悚然,整个人如坠冰窖。

    袁绍顾不上其他,身体颤抖着,马不停蹄的赶紧往临时搭建的太庙方向走。

    脚步,无比的沉重!

    他只有一个想法,以自己微末的力量,阻止这一切!

    “蜀汉大约剩了100多万,蜀汉是什么?谁建立的?五胡乱华?什么时候的事情?””同时袁绍心中迫切的想知道,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绷紧的。

    小贼你快说,你快说啊!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绍都急了。

    只可惜,张起的心声明显去感慨其他事情了。毕竟那些都是后事,现在大胜董卓,以及传国玉玺的事情才是正事儿。

    【后面的三国初期中期,堪称波澜壮阔,名将谋士如云,群星璀璨!起码到现在,很多的牛逼的、超一流的,尤其是牛逼的谋士们都还没正式登上舞台呢!】

    【而且其中很多顶级谋士和武将,最开始的时候都是跟着袁绍的。结果看袁绍人不行,最后都投奔别人了。】张起的心声说道。

    而听到这心声,袁绍一愣。

    名将谋士如云,群星璀璨?

    很多厉害的超一流的谋士和武将都还没登场?现在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难道还有比许攸,比逢纪、李儒等人更厉害的谋士?

    谁!说是谁!

    而听到后面的那句话,袁绍都急了。

    什么叫看我人不行然后都投奔别人了?

    不是,你小子把话说清楚!

    【可惜啊,如果不内耗,这些人才齐心合力,人尽其用,莫说大汉复兴了,就是华夏冲击真正的天下结局为未可知啊!一代一代的谋士、名将,全都耗在内战上了!唉!】

    【这段时间许攸大放异彩,震惊十八路诸侯,震惊天下。可是和后面出现的谋士们相比,许攸连前五都排不进去!甚至有人都把他排到十五名之外,排到第五档了。那李儒也没进前五,好像是在前十左右。】

    上一刻,袁绍还在吐槽张起说三国人口,说五胡乱华的事情说到一半儿不说了。

    下一瞬听到张起心声中提到许攸的谋略到了后面竟然连前五都排不进去。

    甚至!甚至第五档!

    袁绍都心惊了啊。

    你之前不是说许攸有经天纬地之才吗?

    怎么现在听你一说也不过如此了,也成了垃圾了?

    还有李儒那么牛逼,竟然也仅仅是前十,连前五都没进?

    袁绍都惊了,更是好奇了起来。

    说,都有谁比许攸还牛逼,快说!

    【不过这个世界的许攸是真牛逼!原来我还以为真的是袁绍厉害,结果在荥阳追击董卓的时候,许攸彻底暴露了,彻底坐实了!我估计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张起心中感叹道。

    【不过也从侧面看出来了,袁绍这货虽然脑子肯定是反应慢半拍,肯定坐实了多谋少断、犹豫犹豫。但是!袁绍这个人的人品是没问题的,忠厚宽厚仁义,孝字当先,心怀天下!】

    【说实话这样的人在乱世是废了一点,但是如果能够真的能够起来,对老百姓,对天下绝对是好的!是不错的选择。】张起心中想道。

    不是你等等!

    我怎么就又脑子反应慢半拍了?合着折腾了半天,又回到了脑子反应慢半拍,又回到多谋少断的废物上了?

    什么许攸曝光了?这两天的事跟他许攸有啥关系啊?那都是我干的啊!

    袁绍急了!

    袁绍承认许攸在战术谋略方面绝对牛逼。但是这两天战略分析方面的,都是袁绍照抄张起心声的啊。

    袁绍不知道的是,其实不光是张起这么想的,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有人都敬重袁绍,都觉得袁绍此人仁义宽厚,心怀天下!是只是敬重,只是觉得袁绍有威信。这样的人,在这乱世太难得了。

    何况他还是盟主。

    但是!他们对许攸那却是敬畏!

    尤其是自从许攸在荥阳拼了命的建议袁绍去追董卓,不让他亲自去救曹操之后。几乎所有人的人都坐实了许攸的可怕,步步计算!

    此前他们还怀疑是袁绍的问题,现在都知道是许攸献计的问题了。

    都觉得袁绍固然可敬,袁绍口碑威信固然如日中天了。但是最可怕的还是许攸。

    尤其是曹操!此刻的曹操,做梦都想拥有一个许攸这样的军师!

    而此刻袁绍的身边,许攸却是全程紧皱着眉头,他还在想主公袁绍到底因为什么如此失态。

    许攸自己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袁绍的马甲,所有人竟然都把‘功劳’安到了自己的头上。

    “主公,到了。”而就在众人想这些的时候,看到前方不远的临时太庙,许攸赶忙说道。

    “走!”袁绍见状赶忙说道,心急如焚。

    不过!还没等走到临时太庙边上的大帐营地,袁绍就听到了里面的声音,接着色变。

    很显然众诸侯已经到了,甚至远远地袁绍等人已经听到了孙坚的声音。

    “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助诸公。”孙坚的声音传出来。

    接着,袁绍和张起等人都听到有人站出来了,是袁绍的弟弟,南阳太守袁术!

    “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袁术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听得出来,孙坚着急的说道:“此言何来?”

    而袁术则是说道:“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归复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玉玺何由在吾处?”

    袁术:“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吾本无之,何强相逼?”

    “作速取出,免自生祸。”袁术怒斥道,不乏带着威胁。

    听到这话,在外面的袁绍包括张起都是一惊。

    这!还是来晚了!袁绍忍不住想到,更是加快了脚步。

    张起则是愣住了:【我擦!怎么跟记载中的不一样?怎么袁术把袁绍的话给说了?】

    而另一边,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对话,许攸和逢纪也是色变,尤其是看了一眼主公袁绍的反应。

    懂了!两人终于明白为什么一路上主公那样失态了。

    传国玉玺!

    嘶嘶嘶!

    别说里面的人了,就是两人听到这些也是不淡定了。那孙坚在皇宫捡到了传国玉玺?然后怕生事端,起了野心,所以谎称身体出问题,想回江东谋大事?

    两人一分析就明白孙坚的想法了。

    “坏了!”许攸更是心中担心的道。他很清楚,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十八路诸侯恐怕很快就会四分五裂!

    于公于私,传国玉玺绝对不能让孙坚带走!

    这一刻,许攸终于明白袁绍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许攸不知道,袁绍担心的可不仅仅是十八路诸侯的分裂。他担心的事情更大!正是张起心声中提到的事情。

    【终究是晚了一步,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已成定局。孙坚是不可能交出来,也不可能承认传国玉玺的事情的。】

    【更可惜的是,作为江东之虎,作为泱泱大汉的将星之一,孙坚死的太可惜了。尤其是死于内斗,唉。】

    【说实话,一个传国玉玺,还不如孙坚这个人才重要呢。至于袁绍解决这个问题?真实记载中,就是袁绍间接弄死孙坚的。】张起心中想道。

    张起很清楚事情已经彻底无法挽回了。

    而一个传国玉玺还不如一个孙坚重要,而且记载中竟然是自己‘弄死’孙坚的?袁绍都愣了。

    我?我弄死孙坚的?

    你的意思是,日后的人口暴跌、乱世等等,我有份儿?

    【因果循环啊!待会孙坚就要指天盟誓,说如果真的藏匿了传国玉玺,他日必遭乱箭穿心而死。他自己都想不到,这件事很快就应验了吧?】

    【说不定他如果不乱起誓,搞不好还不会死,至少不会死的那么惨呢。】

    【无解,我觉得这件事最多只能低调、淡化处理,不要扩大影响,尤其是不要影响诸侯的情绪和心态!尤其是尽量不要破坏现在十八路诸侯拧成一股绳的心态。】

    【只可惜袁绍不干啊,而且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而且袁术估计待会还有证人,会彻底激化矛盾,彻底不给孙坚后路了。】

    【我记得那证人是袁绍和袁绍乡人,当时在孙坚军中看到了一切,记载中说这个同乡欲假此为进身之计,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应该是袁绍不在,他跑到袁术那里。】张起想道。

    总之,张起认为,这件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淡化处理!说实话这传国玉玺丢了很多次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不去想了。

    总之,现在不要激化。

    在大步往里走的过程中,听到这些,本来以为真无解的袁绍听的一愣。

    淡化处理?

    行!那我试试!

    而大帐中。听到袁术的话,众诸侯也是色变。

    孙坚竟然捡了传国玉玺,而且还想带走回江东?这其中的野心和想法,岂不是昭然若揭?

    “孙太守,若是真的捡了,不如拿出来吧。”河间太守张扬说道。

    “是啊。”

    那袁术更是冷笑道:“诸公等在前线与董贼用命,孙太守你倒好躲在洛阳私藏传国玉玺,你到底意欲何为!我看等盟主来了之后,你怎么交代!”

    袁术对自己的哥哥袁绍很了解,脑子慢就不说了,而且从小到大的出名的见小利而忘义。

    也不知道哥哥袁绍他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招揽到了许攸这样的军师,更没想到许攸这么强!

    说实话别说曹操了,就连袁术都羡慕袁绍手下有许攸这样的人了。

    总之,袁术知道哥哥袁绍一旦知道了这件事,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说不定比自己还在乎!

    “是啊文台,若是真的,本初也不会放你走的啊。”

    “传国玉玺……怎可轻易带走啊。”

    “还是等盟主来吧。”其他诸侯也是说道,包括曹操也忍不住看向孙坚。

    见状,孙坚脸色稍变,接着直接指天为誓:“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

    就在孙坚指天起誓,话还没说到乱箭穿心而死的时候。

    就在所有人听得这誓言有的色变,有的心中轻笑孙坚幼稚的时候。

    袁绍正好也走了进来,后面则是跟着许攸和逢纪。

    “盟主!”

    “盟主!”

    “本初来了!”众人都是一愣,接着一喜。

    大家更是期待盟主袁绍能够主持公道。

    那袁术更是得意的笑着看了一眼孙坚,那意思看本初怎么收拾你吧!

    “盟主!”袁术也是朝着袁绍拱手。

    不过!看到袁绍身后的许攸的时候,袁术更加客气!

    是的,对袁绍袁术只是尊重敬重,但是对许攸那是肉眼可见的敬畏、尊崇!

    “先生~”袁术朝着许攸拱手行礼,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从来没有。

    “文远~”公孙瓒也差不多,主动打招呼。那态度比对袁绍都恭敬!

    “许军师~”其他诸侯也一一打招呼。

    包括曹操都拱了拱手,对许攸那是又爱又恨啊。

    不过曹操此刻更担心的是眼前的事情。

    曹操也觉得,此事不可轻易激化矛盾,应该淡化,尤其是尽量不要影响十八路诸侯的情绪。否则这事儿就大了。

    相比之下,逢纪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大家只是随意的拱了拱手,或者点了点头而已。

    许攸懵了。

    这些人怎的对我这么客气?许攸甚至不解的看了一眼逢纪。

    逢纪:给我在这装呢是吧?我说咱家主公什么时候脑子这么好用了?闹了半天原来一直是你在后面啊?你们两个过分了啊,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商量是吧?

    就连袁绍看到这一幕都是嘴角抽抽了一下。

    我特么前前后后都赌上身家性命,都是毕生的荣誉和口碑了,好不容易出了点成绩。

    结果你许攸这货直接捡漏是吧?

    【看看!看看这些大佬对许攸的态度,大家都不是傻子啊!】

    【哈哈哈,袁绍脸上都挂不住了。果然是这么回事!我就说嘛,一个人不可能突然转变的这么厉害的。】张起心中想道。

    “……”袁绍额头一片黑线。

    “盟主!”同时看到袁绍来了,孙坚愣了一下之后也赶忙拱手。

    那袁术更是颇有点小人得意的、直接奔着激化矛盾的说道:“盟主,孙坚他私藏传国玉玺……”

    那孙坚见状也是否认,更是要再度起誓。

    而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袁绍见状也会发难。

    甚至孙坚也做好了袁绍兄弟二人一起对自己发难的时候。

    甚至就连曹操都准备跟记载中一样,说出众诸侯一起说的那句‘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之!’,为十八路诸侯争取不散的机会的时候。

    “此事我已经知晓。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之!公路,你多虑了。”只见袁绍说道。

    这!!这话一出,袁术愣住了。

    孙坚也愣住了!

    他们都没想到,袁绍竟然做了跟他们想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哎我擦!什么情况?这不对啊!袁绍替孙坚说话?这什么三国啊,怎么剧情又变了?】

    【这什么情况啊!】本来还忧心忡忡的张起也懵了,甚至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甚至其他人都惊愕了,一脸的不解。

    心道难道孙坚真的没有捡到?

    现场唯有曹操心中直呼我曹!

    “这!盟主,我有人证!来人!!”袁术急了,更是直接招手道。

    “打捞之时,有此人否?”袁术直接说道。

    听到这话,尤其是看向袁术指的方向,孙坚脸色变了,手更是按在了刀柄上。

    现场气氛瞬间不对了。

    矛盾将会彻底激化。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的手直接按在了孙坚的刀柄上。

    孙坚一愣。

    接着说道,而且是云淡风轻的、自然的笑着说道:“哈哈哈,我当是什么人证。公路啊,你我二人都被骗了,你说的这个人证乃你我同乡,欲假此为进身之计而已。他是先找我,我不在才去你那的。他的话,岂能当真?”

    同时,袁绍更是脸色稍变,严肃的训斥道:“还不退下。孙文台太守何等英雄,一心为大汉,忠义双全,岂会做此等事?你想陷害大汉忠良吗?你想让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吗?你如若再敢……定斩不饶!”

    袁绍也发现自己脑子反应慢了,他刚刚路上想了半天也想不到怎么淡化。

    终于他决定还是决定给孙坚戴高帽!把孙坚架起来,送上道德高地,进行道德绑架试试。

    不过他也知道戴高帽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一瞬,听到这些,那人证军士脸色都变了,直接不敢多说话了。

    这军士没想到自己的想法袁绍竟然全都知道,甚至本来想去找袁绍的事情都知道。

    不过其他诸侯却是不太相信。

    不过说话间,袁绍还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许攸。

    许攸一愣,虽然他万分的不理解主公的做法,甚至万分的反对主公袁绍的这个做法。

    毕竟传国玉玺太过重要!

    不过许攸还是心领神会道:“不错,此人曾经找过我主公,此人心怀诡计,不足为信。诸公岂可因小人之言而误大事耶。”

    许攸更是看了一眼那军事:“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出去领罚!”

    “是,小的知错,小的知错。”军士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赶忙退出去。

    这军士也不傻,知道再待下去估计命都没了,还不知道背什么锅呢。

    见状,那孙坚按着刀柄的手也放了下来,更是眼神复杂的看着袁绍。

    孙坚甚至手心都忍不住攥紧了,尤其是脑海中回想着刚刚袁绍的那句‘孙文台太守何等英雄,一心为大汉,忠义双全,……你想陷害大汉忠良吗!你想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吗?’

    孙坚咽了口唾沫,忍不住侧身看了一眼当初跟自己建议藏起来传国玉玺回江东的麾下程普。

    他没想到袁绍这么的信任自己!

    虽然他也怀疑袁绍别有所图。

    不过,程普虽然没说话,但是眼神对视中却是示意孙坚不要妇人之仁。

    见状,孙坚的心情有些复杂,更是心中叹了口气,稍微有那么一点不知所措了。

    还有,这些话到底是袁绍的真心话,还是许攸教给他的?

    同时果然是许攸的话更好使啊!

    听到袁绍,尤其是许攸这么说了,虽然大家还是有所怀疑,但是十八路诸侯此前的那种情绪已经彻底淡化了不少。

    而许攸心中则是惊讶无比。

    第一!他真没想主公竟然一反常态,站在孙坚这边,给孙坚解围。

    第二!他没想到主公竟然通过淡化处理,直接将本来无解的局势给挽回了!起码此刻是挽回了。

    不管怎么说,传国玉玺之事算是暂时缓解了。

    接下来袁绍趁热打铁,转移话题,带着大家一起祭祀太庙。一时间,十八路诸侯大部分都淡忘了此事,或者说稍微淡化。

    唯有那袁术耿耿于怀,他是知道真相的。

    而另一边,在祭祀完了之后,在其他诸侯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袁绍并没有直接走。

    “文台,可否到我大帐一叙?”袁绍对着孙坚说道。

    见状,孙坚一愣:“本初?”

    而袁绍则是眼睛紧紧地的盯着袁绍、眼神真诚的的说道:“文台,还记得当初我们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讨伐董卓,匡扶大汉的誓言否?”

    孙坚一颤:“本初,你这是何意?”

    此刻发生的事情,其他人都不知道,包括曹操。

    虽然曹操一路上也在琢磨这件事。

    “主公,这是去哪里?”在曹操的身边,曹洪和夏侯惇忍不住问道。

    而且曹操还让两人拉了辆车的厚礼。

    “去拜见两个重要的人!两个谋略才能恐怕不下于许攸的人!”曹操说道。

    是的,曹操现在对谋士真的是如饥似渴啊!

    “哦?何人?”曹洪和夏侯惇也激动道。

    两人也是无比的渴望主公能有牛逼的谋士帮忙啊!无他,最近吃没有谋士的亏,太多了!好几次都差点把命丢了。

    “司徒杨彪之子,杨修。司徒荀爽之侄,荀彧荀文若。”曹操说道,眼神中带着期待。

    谋士!我曹孟德现在就是需要谋士!

    只要能两人招致麾下,我曹孟德愿意付出一切!此刻的曹操如是想道。

    尤其是先见证了李儒的强大啊,又见证了许攸的强大之后。

    我曹孟德,要有自己的许攸!要有自己的李儒!

    只要给我一个牛逼的军师,我必成大事!

    而曹操不知道的,此刻的司徒荀爽一族临时搭建的院子和居所中。

    月明星稀下,荀爽站在侄子荀彧身后忍不住劝道:“文若,我知道你万分的想投靠袁绍。”

    “但是!袁绍麾下已经有许攸了,以许攸之才,你去了恐怕不会受重用啊。你扪心自问,难道你觉得你比许攸强吗?”荀爽说道。

    “而且许攸此人心狠手辣。现在整个京师都知道袁绍此前的种种都是出自许攸之手。你才能不及他,心又没有他狠,我真怕你,唉~”荀爽说道。

    许攸表示我怎么不知道我这么牛逼,你们不要乱说啊。

    而听得此话,荀彧点了点头。

    是啊,许攸太厉害了!尤其今天的传国玉玺事件,荀彧知道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是!许攸无声无息中就帮袁绍、帮十八路诸侯和天下暂时淡化了!自己复盘了一下,自己估计做不到,因为根本不会往那方面想。

    不过荀彧看重的是袁绍这个人!

    诚然袁绍估计脑子真的是慢半拍,犹豫不决、见事迟,得计迟等缺点。

    但是他仁义、忠厚,胸怀大汉、黎民、天下!有担当!这一点让荀彧动容。

    这种人如果成大事,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大汉,真的不能再乱下去了。

    “大人,公子,外面有大人求见文若公子。”而就在荀彧想这些的时候,突然身后的下人走了过来拱手道。

    听得此话,荀彧和叔父互相看了一眼。

    接着荀彧心中一动:“谁?可是袁绍将军?”

    “不是,是曹操。”

    曹操?荀彧一愣。

    “告诉曹将军,就说我不在。”荀彧想了想说道。

    言罢,在打发走了下人之后,荀彧感叹道:“叔父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犹豫,非是怕那许攸,而是怕袁绍麾下人才济济,袁将军他看不上我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