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内可见神

    赵休的办事速度很快,不到一天,请柬便统统发出去了。

    这三个月以来,每一个来访过的客人,他都有详细的记载,包括来人的身份和住址,所以眼下办起事来自然十分干净利落。

    ......

    三天后

    接到沈忧之发出的请柬的众多名人隐士纷纷齐聚王府,祝贺安王功成出关。

    一时间,王府内香炉不灭,琴音不绝,笑语不止。

    “恭喜安王殿下出关。”一位上清隐士举杯恭贺道:“世人皆知殿下道性天成,不知此次闭关,可有何收获?”

    此言一出,在场的其他修士也纷纷侧目。

    安王殿下号称“道痴”,天性近道,自幼便可通读道藏,且见地非凡,能得天师青睐。

    如今殿下闭关三月有余,想来修为定是大有精进!

    能进这安王府的,无一不是有道真修,在修行上多少都迈出去一段路了,可不是外面那些坑蒙拐骗的野道士能比的。

    既是修行人,当知晓修行有四要:法财侣地。

    其中的“侣”便是道友、伴侣的意思。

    所谓一人智短,三人计长。

    修行路漫漫,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只有不断与人交流,不断开拓眼界和思维,才能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

    因此,他们自然十分好奇,想知道沈忧之这位天下闻名的“道痴”,如今的修为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沈忧之感受着席间众人投来的好奇的目光,浅饮一杯清茶,随后笑着说道:“数月来,本王存思冥想,内修甚有精进。”

    内修?

    众人闻言了然。

    安王师承茅山上清一脉,走的是“身中百神”的路子。

    这条修行之路虽然开创不久,才堪堪百余年,相比于外丹法,修行速度也更加缓慢,但却更加安全可靠。

    外丹法自上古先秦以来,至今已发展千余年。

    然而无论是哪一派的理论,都无法解决外丹法的顽疾——毒性。

    不管各家道脉如何改进丹方以及炼丹之法,都无法消除所炼丹药的毒性。

    虽然经过近千年的优化改良,丹药的毒性较上古之时已经大大削弱,不会出现吃下一粒丹药便登时毙命升天的现象。

    但丹药中残存的余毒,还是会潜移默化地损害身体健康。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修炼外丹法的修行人,修为精进的速度往往追不上毒性加深的速度。

    所以很多外丹修士修为越高,寿命反而越短,并且往往都是中毒而死。

    这种现象,若要沈忧之来解释,那就是外丹派练出来的丹药,有一些确实能强身健体,吃下去可以增强体魄。

    但是这些人炼制的丹药,因为都含有铅汞硫磺,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所以长期服用就只有一个下场:重金属中毒。

    至于内丹法,则是通过自身的锻炼和修行,来强化气血和体魄,最终实现肉身的蜕变。

    听到沈忧之说自己内修精进,有位同为上清派的隐士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不知殿下如今的内修之功,究竟到了何种境界?”

    “外可聚气,内可见神。”沈忧之微微一笑,平静地答道。

    外可聚气,内可见神!

    众人闻言顿时一惊,原本喧闹的酒席顿时安静了下来。

    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樽茶盏,仔细观察着沈忧之的一举一动。

    他们这才发觉,安王胸中呼出的浊气,竟然凝如白练,久聚不散。

    这无疑就是传说中,将内丹导引术修炼到极致才会出现的景象!

    看来安王所言非虚,他真的修行到了“外可聚气,内可见神”的地步!

    外可聚气,是说气息浑厚绵长,所以呼出的浊气凝而不散,观之如白练。

    一个人的气息越绵长,说明他的内息越雄厚,内功修为自然也越高。

    若是呼出的气体凝如白练,则说明此人的气息连绵不绝,无有穷尽。

    这已然是内功修行的极致,内息如江河入海,奔流不息。

    至于内可见神,则是指人在冥想之时可以观照体内之神。

    此处的神,不是指天上的神明,而是内丹派所说的“身中之神”,也就是隐藏在人体各类器官中的神明。

    古来相传,若是将导引术修行到极致,便可凭借内炁观察自身经络和脏器,甚至控制气血的流动,这种境界被称为“见神”。

    用武侠一点的话说,就是达到了内视的境界。

    用科学一点的话说,就是可以感知体内各种器官的工作状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不同器官的工作效率。

    这无疑是将人体开发到极高水平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内丹派中,这就是开启“身神”和“内宇宙”的第一步。

    虽然在只是第一步,但这一步迈出,就等于开启了真正的修行之路,称得上得道真修。

    古往今来,能到达这一步的,无一不是名传后世的道家宗师。

    上清派形成和发展的这数百年来,能到达这等传说之境的,亦不过寥寥数人。

    想不到安王的内功修行竟至如此境界,当真令人惊叹!

    今日在场的,无论是哪一脉的隐士,无一不是精通修行之人,自然更加明白安王这轻飘飘的八个字有着多么重大的分量。

    “殿下天资卓绝,修得‘见神’之功,当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是啊!是啊!可喜可贺!”

    “殿下果然‘道性天成’啊!”

    “安王殿下不过双十年华,修行便已臻入化境,无愧‘道痴’之名也!”

    “有理!有理!”

    ......

    一时间,众人纷纷举杯道贺,祝贺沈忧之这位“道痴”功成圆满。

    之后,又有许多人向沈忧之请教修行上的问题,希望他能解惑。

    沈忧之也毫不藏私,将自己修行的感悟和经验全部分享出去,让他们自行体悟。

    这场宴会足足持续了一天一夜才结束。

    很多人在与安王交流修行心得之后都收获颇丰,深感安王道行深厚。

    ......

    送走了众人之后,沈忧之再度找来赵休,向他传达了自己指定的下一步行动计划,交代他加快发展速度,尽快把眼线撒遍整个常州。

    至于其他的事,暂时不着急。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低调发展,静待天时。

    ......

    神都,皇城

    恢弘庄严的深宫大殿之内,武则天端坐中央,静静聆听者内卫府大阁领孙殿臣的汇报。

    “相王李旦每日邀请伶人舞姬,纵情声色,未见异动。

    太子李显静守东宫......未见异动”

    孙殿臣将属下传来的情报全部如实禀明。

    这些情报,全都是关于各地的李氏王族进来的动向。

    “安王李玄,闭关三月,近日出关,广邀道门隐士,谈玄论道,未见异动。”

    “汝南王......”

    “寿春王......”

    ......

    武则天静静地听着手下内卫的汇报,闭目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