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之三清山
繁体版

第45章 天才的成长

    象棋在手乐悠悠,卒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士溺水一起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相若心头为人揪。

    如何教育自己的天才儿子成才,不是给他报班,不是陪他写作业,而是知道如何帮他防沉迷。这首诗是古代最后一位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小时候写的,自小就聪明伶俐,熟读经书。因为喜欢下象棋,同龄人和周围的人都下不过他,经常自己跟自己玩。

    他母亲知道了,就将他的象棋丢到了河里。这是个伟大的母亲,上一个这么伟大的母亲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搬了三次家。他们都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后人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母亲的远见,如果你不懂背后的用意,只是模仿行为,那么很难像他们那样的成功,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而大器免成。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就需要自己努力,精心培养的难成大器。与其把希望都压给孩子,不如趁着自己能动的时候努力一把吧。

    据说被扔了现起后的王守仁坐在河边气的哇哇大哭,最后也没有救回来,伤感之余不得已做了此诗。看来教育孩子不是打也不是说教,而是要知道如何教育他如何回头,就像现在的小孩子沉迷于王者荣耀,不是没收手机,也不是打骂批评,限制零花钱。主要是删除他的王者皮肤,越珍贵越不要心疼,让他每次打开游戏就会怀念自己的典藏,再也买不到了。自己的压岁钱,省吃俭用的积攒,全部毁于一旦,每次打开就痛心,就会再也不玩了。

    如果他因此开始自我反思,比如开始写诗,写作文开始变得优秀了,那就肯定有了成为圣人的可能,因为明朝距今差不多正好五六百年,按照中国五百年一位圣人的惯例,你的孩子或许将来大有可为。人类的大脑很奇怪,这个机器的运转都是需要自己去开发的,别人帮你调的数据永远会出事,也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自己通过实践校准的才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最大的喜好永远是不学而教,就是许多的老师们一辈子用有限的知识束缚着某个阶段,他们的行为是固定的,能力是固定的,就像井里的蛤蟆固收着自己的天地,他们也能教会我们许多基础的知识,但是无法帮你打开多彩的世界。

    王守仁的成长也很曲折,后文我们会慢慢的讲,虽然他很聪明,他的家庭也很厉害,他的父亲是全国有名的状元王华,认为儿子也很优秀,所以在中国很多的状元里面,王华很有名。

    优渥的家庭条件使得王守仁读了很多书,后人经常在评价先人时,往往会注重这些先天的优势,来对比自己落差,我之所以成为不了这样的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因为我的父亲不是状元,母亲不知道扔我的象棋,爷爷不会给我改一个逆天的名字,所以导致我一生平庸平凡的活着。

    我要是有他的条件,肯定比他活的潇洒。年轻时驾鹰斗犬,青壮时雄风大展,老年时所向无敌。敌人见了我就会闻风丧胆,什么皇帝太监,什么叛贼土匪。给我一个机会,我带领小弟三千,也能横扫中原。

    之所以接下来要讲他,因为我以前有个荒诞的想法,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很厉害,教他的师傅不应该更厉害么?二十多岁的的我觉得肯定有这么个师父,比徒弟厉害的师父,于是我去翻那些和菩提相关的神话,从来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

    后来我知道了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是一个谜语,谜底就是心字,自觉找到了真理的我就说这是唯心主义者的始祖化身过去了,为了证明这个逻辑,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直到我看了陶行知改名的故事,知道了中国有个心学,明朝人,比吴承恩生的早。

    我的论据一下子就完善了,这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穿越了,培育了一只厉害的猴子。吴承恩就是他的徒弟,替他记下了这个故事,还去网上胡言乱语。

    后来被生活所困,便去买了他的书籍,去一点点的学习。去看。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一直到那三年被困在一个地方的时候,慢慢的看了下去,慢慢的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羞愧的删除了自己曾经的胡言乱语。

    那些年,我不上班,也没有收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比什么时候活的都要满足,我一再的和朋友们讲,无聊的时候不要看这些东西,因为会害了你的一生。人会沉迷在这些东西里,比如佛经,比如哲学,不够聪明的人会迷失在文字里,最后将自己学成一个废人。

    你会发现你和周围的人很难再去融合,有一个阶段不愿意和人争,也对所有的很多东西不再感兴趣,每天对着那些奇怪的书籍,忘记了家务,生活。甚至有时候连吃饭也忘记了。我最长的时候是三天不想动,也不吃东西,除了撒尿喝水,就是对着书本发呆。

    幸好这三年大家都不出门,不然你会被当作一个异类。一个不合群的人,是无法在社会正常生活的。

    最近不读书了,开始胡乱整理自己许多奇怪的想法,我觉得这个人和孙猴子是有关系的,只不过他不再是猴子的师父了。因为他也是个猴子。一个封建王朝里真的在闹天宫的猴子,但他不是孙悟空,他们是同行者,用我们的词语叫做同志。

    我们的小王同学被母亲结结实实的教育了之后,也哭过了,感慨也发了。应该是没有写检查,因为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和文章。

    在发感慨的时候,彻底的激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个时代的小孩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节目可以看,没有报纸电视,没有水果台,更没有真人秀。

    唯一的娱乐除了书籍,就是小伙伴们之间的打闹,还有就是有一片神秘的干净的星空,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思考人生和尽最大能力的去展开自己的幻想。

    他们也没有数学化学外语物理这些烦恼。人的成功被定义在当官里。就是最大程度的利用自身优势如何去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这是当时所有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也是真理,因为第一志愿不是做官的话,多少会被别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你。

    我记得有一个山东的名医就是这样当上医生的,一开始拼命的要做官,后来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当官不要瞎子,无奈去学医,最后厉害到举世闻名,被京城请去给贵人治病,也算变相的成功了。

    就像一个人逆潮流说我们不应该挣钱,要躺平享受当下生活,就会被批评教育,被批判。最后成为一个个没有上进心的人,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一个社会上的渣渣。

    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