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镇四录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 再逢

    宣昭十五年十一月,连番征战,平岚国力衰退,加之今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尚安与紫铃从青阳岗下山后直奔皇城,他们一路是骑马跑一半走一半,无他,如今平岚大灾之年,人都吃不饱,哪来的余粮喂马?此一路而去,路过一城镇,早已不似往年那般繁华。街道之上饿死的人就这么横尸在那无人收拾,二人听闻一阵孩童哭声传来,循着声音望去,却见两户人家正互相抱着对方的孩子走进门去。

    尚安哪还不明白什么,脑子里忽的多出了一些场景,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回忆起来,尚安不禁黯然神伤,只能看着两家易子而不能止,除了叹气又能做什么?

    “他们这是在干啥?”紫铃问道,她过去未经历过大乱之年,自然不知其中缘由。

    “大灾大难,百姓食不果腹,只能易子而食之。”尚安实在忍不住继续待在此地,转身就欲离去。

    此时的他们已经没了马匹,步行赶路了一天一夜了都,此地距离都城也已经不远了。之前路过另一处城镇的时候,那两匹马实在是撑不住了,走着走着便瘫软在地,再无半分力气。尚安无奈叹息,与铃铛互相商量后决定杀马给此地百姓充饥。

    那一顿是他们二人十多天来唯一一次开荤,之后便一路吃干粮到了此地。这干粮倒不是买的,而是尚安自己做的。尚安当年居于方台山,方台山地处偏北,加之尚安经常随师父北上,故而习得了做干粮的法子。这些干粮虽味道不怎样,但重在充饥。

    两人无奈叹息,一路走在大路上,道旁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出恶臭。兴许是见二人还有几分正常样子,过路人总会伸手拽着他们想要施舍点干粮。起初的铃铛心善,想分一些,但被尚安阻止了。他们自己的干粮都不够了,怎管得着这么多人?铃铛也只能随着尚安挣脱开枯槁的双手,朝着远处而去。

    二人赶到宇立城时,城中依然那般破败,人烟倒是有了几分,都以为皇帝脚下能有一些好的待遇,结果还是一样的情况。城中街道,百姓皆躺在两旁哀嚎呻吟,宛若人间炼狱。其人皆面容消瘦,两眼隐隐发黑,瞳孔布满血丝,单薄的衣服之下是奇突的骨头。如今已是十一月了,气温已经降了许多,身上一件单薄到盖不住身子的衣物完全不能御寒。

    二人走到大门面前,望着数丈之高的宫廷大门,而后上前朝着守卫抱拳道:“我与小妹前来寻聂元正聂总司,不知可否劳烦通报?”此番二人是蒙着面的,那守卫挑眼看着面前这莫名其妙的两人,脸上有些抽搐。

    守卫是没想到,来皇宫寻人还居然蒙着面,不知道有个东西叫瓜田李下么?生怕不会引起误会是吧?守卫令二人摘下面纱,尚安犹豫了一会儿,正欲摘下却被紫铃拦住。紫铃走上前去拿下面纱道:“我原是监察司之人,战乱时遭人追杀,如今脱困投往聂总司,还望通行一二。”

    说罢,紫铃取出一枚手牌交予守卫,那守卫与其他人互相交流了一阵后点了点头,而后派了一人手持手牌往宫中而去,令二人在此等候。不多时,远方来了一士卒,立马招呼尚安和紫铃往里面走,二人这才进了皇宫。走在半路,瞥见远处来了一人,仔细瞧去,竟是大学士薛鸿。

    薛鸿快步走来,脸上堆着笑容,还不待二人问清情况就拉着尚安急着往里面走,待至二人被带到原监察司的屋里时,这才说明情况。听薛鸿这么一说,果真如此,项城本没有杀尚安之心。细问之下,薛鸿方知,韦通韦绝两兄弟都死于紫铃手上,听得他拍手称快。三人又细聊了一会儿,不多时外头响起脚步声,薛鸿知是聂元正来了,便起身告辞而去,让他们二人与聂元正细聊。

    “许久不见,二位。”聂元正推门而入,笑眯眯地看着正坐在椅子上的二人,二人点了点头。

    众人寒暄了好一阵,又问了问经历了些啥,照旧是循着礼仪互相问着。好半晌,尚安这才道明来意,说是想去拜访一趟武当山,这才路过了宇立城顺便进来看一看。谁知那聂元正听说二人要上武当山,两眼一亮,当即说道:“你们二人稍等,我这就去写一封信,你们只需拿着这封信前往武当,到时不会有人阻拦。”言毕,聂元正出门转身就往旁边的房里去了。旁边那房是曾经监察司用来行文书存放案本的库房,故笔墨皆存放在那边。

    良久,聂元正将一封信封装交予了二人,还想挽留一阵子,眼见着天色也晚了,聂元正劝他们二人留在宇立明日再赶路。思考了片刻后,尚安摇了摇头,多拖一会都是变数,谁知道武当会不会出事呢?聂元正倒是没给他们提起过武当其实在这一场战争中有些人员损失,都是韦绝死后他们反扑,探子领人杀入监牢救出被监禁的武当人员时爆发冲突而死了几人。

    长生宗的事拖不得,谁知道幕后黑手到底想干些什么呢?

    聂元正一路送二人到了皇宫大门处,还送了他们两匹马外带一些干粮,对着二人抱拳道:“若日后有机会,再邀二位共饮。”话还没说完,后面就嚷嚷着跑出来两人,原是聂元正的两个老弟——罗峰与解景。二人也是一对活宝,刚出来就各种嚷嚷着说聂元正不仗义,尚安来了都不通知他们一声。聂元正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而后拉着他们二人准备离去。

    “且慢,且慢。”刚窜出来个罗峰和解景,尚安和紫铃刚抬脚就听见背后有人大喊,这声音很熟悉,是薛鸿的。二人驻足等了一会儿,便见薛鸿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模样,实在是与其平日里的印象严重不符。

    “二位留步,陛下有请。”薛鸿边说边喘气。

    “皇上召见?”二人挑眉互相看着,谁知道项城葫芦里卖的啥药,二人打算拒绝,可聂元正在这,不去会不会影响到他啊?二人不约而同地望向聂元正。

    “无妨,你们自己选择便是。”聂元正笑了笑,他哪还不明白这两人想的啥。

    二人互相点头,而后一同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朝着城门驾马而去,留下愣在原地的薛鸿。他有点怀疑自己,这是哪?这是都城,这是皇宫,皇帝召见还敢不去?这不是抗旨是什么?

    “由他们二人去吧。”聂元正转身就走了。他如今也没有什么上下礼节了,对大学士都不似从前那般行礼了。毕竟,一来他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薛鸿也知道聂元正会升官,也不好说什么;二来聂元正也打算走了,也不在乎了,正打算这几天走。至于去哪?聂元正没想好,他不想再留在此地了,如今百废待兴,加上饥荒之年,在哪都不好过。

    也许,可以喊上自己两个老弟去当江湖义士,劫富济贫。那些富人手中不是还有一大堆粮食吗?项城早就下令开仓放粮了,但现在的粮食未必能撑得住这个冬天。毕竟刚打完仗,毁在战争中的粮食不计其数。皇粮是开放了,那群富人手里的粮食可没开放。听闻好几个地方的富人皆以天价售粮,正好过去挫挫他们锐气,教训一下这群投机鼠辈。

    看着尚安和紫铃二人远去的背影逐渐消失,聂元正心里感叹,年轻真好啊。想罢,拿出一直贴身保管的一个小木盒,微笑着。

    如果清芷在,就更好了。聂元正心里如是想着,而后在罗峰和解景二人的嬉笑打闹中,照着斜阳离开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