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里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郑玄(番外篇)

    郑玄(公元127年~公元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郑玄出生寒门,当时的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比较贫苦。

    他从小学就学习数术,在八九岁时就精通九章算术,再到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

    有一次,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得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语清爽,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

    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和神气。

    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而历史上出名的折节向学。就是郑玄之生平。

    他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经学造诣,但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没有条件继续专心攻读了。

    父母兄弟迫于生计问题,也都不允许他再不事产业而长年读书了,在十八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啬夫之职。

    但他不安于乡吏的工作,不愿为吏以谋生。因此,他在做乡吏的同时,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学习,每逢休假日也不回家。

    而是留在学堂向先生请教各种学术问题。他的父亲对此极为反对,并一再督责和训斥他。

    但父、兄的反对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他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到二十一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

    后师从当时的名士杜密,被推举到北海当郡史,这也给他更好的学习条件,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不久,郑玄又辞去郡吏之职,入太学授业。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老师第五元先。

    第五元先是当时京兆平陵的大姓,曾任兖州刺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经学博。

    先后又学习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俱达到了通晓的程度。

    其中《京氏易》是西汉京房写的,《公羊春秋》是战国公羊高传述、西汉初成书的,这两部书都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他师从第五元先后,又到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郑玄向第五元先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重要经籍后,尚不以此为满足,又从陈球受业,学习了《律令》。

    在此期间,他还以明经学、表节操为目的,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州,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劳苦,孜孜求道,郑玄的青年时代,就是这样匆忙而充实地过去了。

    到了而立之年后,郑玄已经成了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他的学问在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已经可以说首屈一指、无出其右者了。

    虽然当时的他已经学富五车,但他自己却毫不满足。便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里,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人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

    马融是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

    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

    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后,郑玄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这便是他折节向学的一生。

    于是远近有数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

    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

    可以说郑老头是儒家学者之中的一个奇迹存在,一生除了学习,就是著书经典。

    如果用八个字概括他的一生,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郑玄已经七十四岁了,饱经沧桑,身体常觉不适,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享年七十四岁。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到后来的唐朝贞观年间,郑学更是闻名当世,被儒林学子尊为“先师”,配享孔庙。

    到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常有人建郑公祠以纪念。

    郑玄的学说,不管是对儒家经典的发展,还是华夏传统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