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叫我大掌柜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布匹

    村子里还是老样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能几十年以后,再来看也是大同小异。里面的人们也会一样遵循着先辈的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辛苦耕种。这大夏天的,在外面赶路是一种考验,幸亏路上遇到一片树林,三人把驴车拉到树荫下,好好歇息了一阵。

    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时候,才到了村子里。照例还是找到村长家借宿。不过,村长家里正经的空屋子,就只有一间,李世庸直接安排给了周桐住。房屋边上,靠着墙搭了一个棚子,平常用来柴火和麦秆之类的,李世庸和书童两个人便睡在这。

    之所以睡外面,而不是去其他人家借宿,也是因为天气热,睡在外面有点风,反倒凉快!就是这一头长发,有点不习惯。可是这时候的人,除了和尚,都是留长发的,李世庸也不好特立独行。

    第二天一早,三人梳洗一番,又在村长家里买了吃的,便一起出来寻找郑果农。到了老郑家,李世庸在门口叫喊几句,把郑果农喊了出来。

    “东家,你来了!”郑果农憨笑的说道。

    “是啊,我这不心里一直惦记着,一有空闲,马上就带着人来。你去看的怎么样了?”李世庸马上开口问道。

    “先进屋,进屋里来说吧!”郑果农先是把几人带进屋里,家里面房子不大,不过左右两间。里间是睡觉的地方,外间有一张木桌子,还有两把长条凳子。几人围着桌子坐下,还是李世庸先开口询问。

    “老郑,上回咱们说能种果树的地方,你琢磨的怎么样了?”

    “东家,东北侧的山脚,我都走遍了!能种果树的地方,我现在心里都有数了!”

    “那能种多少棵树,你心里有谱不?”

    “这,具体的我也说不准。不过,四五百棵树总是要的!”郑果农寻思了一下说道。

    “现在怎么办?把树苗买回来,然后找人开始种吧?”这些东西,李世庸自己也不懂,属于外行一个,只能放平心态,不懂就问。

    “现在才五六月份,起码要等到十一月份种下才好。”

    “要那么久?这差不多还要半年呢?”李世庸惊讶的说道。

    “是啊,现在种不了,天气太热,树苗种下去很快就热死啦!而且浇水也不方便,只能等到天气凉快下来了,然后栽种下去,过一个冬天,让果树的根长好了!就容易活了!”

    “哦!”周围三人恍然大悟,以前根本不知道这种事。

    “老郑,那咱们现在能干啥?总不能啥也不干,一直等到十一月吧?”李世庸也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但还是开口问道:“做点别的事也好,比如平整地面,或者提前把坑挖了?”

    “挖坑就不用了,现在挖,等到十一月时,肯定都塌了!等到备好了树苗再开始挖坑就可以。不过,现在倒也不是无事可做,可以把那一片的矮树清一清,到时候栽种果树也更方便。”

    “这倒是,先把场地清出来!”李世庸又问道:“村里有没有会打井的?你不说附近没水吗?找人过去挖口井,种树的时候及哦啊水也方便!”

    “那地方地势有点高,也不知道好不好打井,还得找人来问问。”郑果农说道,他家虽然有水井,可是他自己也不懂如何打井,不知道从哪挖下去容易出水。

    “好,你还是在村里,找找人,把这事儿办了!你来办也方便一些。另外,你知道有谁会修路吗?有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

    “东家,咱们村里的路都是村里正组织大家修的!每年农闲的时候,还得给公家做一个月的工,也修过路的。”

    “那正好啊!我寻思从官道那,修一条路直通山脚下,最好再路过我们的果园!将来,山里的东西,往外运也方便。”

    “修路?那得多少钱啊?真要是修好了,那村里进出可是方便了!大家伙都得谢谢你呢,东家。”

    “说是这么说,我心里也打怵,这要是修路,肯定要雇佣不少人,具体花费也每个数!你估摸着,一天一个人得给多少工钱?”

    “要是就在家门口干活,不出远门,我觉得工钱倒是其次,主要是得供饭!”郑果农说道。

    “供饭?只给工钱不行吗?要是供饭的话,又要雇人做饭。只给工钱不行吗?大不了把饭钱也加到工钱里!这样我也省事一些!”李世庸想着,自己也没什么强力的帮手,自然怎么简单省事,怎么来。

    “倒也不是不行,大家也愿意多挣点钱。”郑果农有点犹豫的说道。

    “那行,先这么定。”李世庸也不在多说,主要是雇人和组织村里人出来修路,主要还得跟村里的里正谈,否则他一个外来人,没人能信得过他。甚至于,李世庸也信不过这些村里的人,万一谁看他,好像是个有钱的,直接来抢劫他怎么办?村里正也算是个官面人物,稳妥一些。

    之后,两人又继续谈论了一些相关的事情。比如,要种那种果树?这个事,李世庸直接拍板,决定中桃树!过几年树长成了,等到春天时,一片桃花林,正好是踏青的好地方!

    决定了种类,还得根据树的习性和种植的疏密,估算出大约需要多少树苗——得提前跟那些种苗圃的打好招呼,预定好数量。如此种种细碎的事情,两个人讨论了好久。毕竟郑果农自己就爱好这些东西,而李世庸则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事,所以才上心。而一旁的书童,已经昏昏欲睡了。

    倒是新来的侍女周桐,闷闷的坐在边上,也没什么反应。不知道是听了还是没听,听懂还是不懂!

    商量的差不多了,李世庸也干脆,直接跟郑果农告别,要先去村里正那,跟对方谈一谈。先去探探口风,明白一下彼此的意向和条件。

    站起来往外走,李世庸顺道就看了看里屋,应该是郑果农睡觉的地方。屋里倒是布置的简单,也就是木床搭配蚊帐,地面也算干净。不过,屋里桌上竟然放着一匹新布。

    “哎呦,新买的布,做衣服啊?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手艺!厉害啊!”李世庸感慨道。

    没想到,郑果农竟然有点不好意思,说道:“不会,不会!我哪会做什么衣服,也是找人帮忙做衣服的。”

    “要我说,我不是给你提前支了工钱?直接到成衣铺子,买现成的多好!省事。”

    “自己扯了布,做衣服更和体,也能省不少钱。”郑果农说道。

    “嗯,倒也是。”李世庸也只是随口答应,心里想着一会怎么和村里正说这件事。

    三个人慢悠悠的往回走,李世庸是心里琢磨事情,走的不快。书童李健也在后面迷迷糊糊的跟着,刚刚他听着二少爷说话,都快听睡着了!

    走了一会儿,李世庸突然听到有声音说话。

    “不是做衣服。”

    “什么?”李世庸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身边的周桐在说话,她说话的声音总是很低,细细的声音,还带点沙哑。

    “你是说,郑果农那匹布不是买来做衣服的?”李世庸见周桐不回话,又开口问道。

    这面侍女周桐还没说话,倒是书童李健开口了:“怎么不是做衣服?买了布不就是用来做衣服的?”

    周桐看了看李世庸,小声的说道:“做一身衣服,那用的了那么一匹布?而且,瞧着布的质量也不错。估摸着不是他自己要用。”

    “不是自己用就是要送人!难道是送给里正做人情?”李世庸顺口说道:“那也不对啊?他连我这个东家都不知道巴结,我看他也是个老实木讷的!”

    “二少爷,不是走人情送礼,又不是自己用!东西还不错,那肯定是要送给哪家姑娘的东西!”书童李健琢磨了一下说道。

    “有道理,有道理!这家伙还挺开窍的嘛!送一些布确实合适,即拿得出手,又实用!”李世庸点头说道。他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是记着这件事,心里倒是觉得自己这个侍女,观察力蛮仔细的。

    回了村里正家,李世庸跟里正说了说,想要修整一下出村子的路,看看能不能雇佣村里的人,入秋之后,出来帮忙干活!没想到里正倒是好说话,直接就说,秋天收完了粮食,要忙活一阵交税和卖粮的事。而秋冬时节去服役的,也不是全都去,每年会抽一些名额。剩下的人,大多愿意出来干活,毕竟在家一天就得吃自己的粮,而出去干活,就可以把一个壮劳力的口粮省下来了!

    这事儿,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当然也定不下来!只是,李世庸也给了准话,路肯定得修,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只是,方方面面得沟通到了,特别是得衙门准许了,才好把人组织起来干活,否则要是给人举报一个聚众闹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说定了,李世庸转天就往汴梁赶。不过,进城的第一件事,他先打听了一下,找了一家不错的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