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三国:开局带着曹操投刘备
繁体版

第十三章,大头兵操练大全

    历史上,董卓是谁招进洛阳的?

    袁绍提的建议,何进下的命令。

    招去洛阳干啥?

    杀张让。

    那么,后来董卓为什么会失控呢?

    其实失控的一直都不是董卓,而是袁隗。

    袁隗是谁?

    东汉末年袁家家主,汉末大儒马融的女婿,东汉末年太傅。

    换算到现在,相当于凸比男勃吐,朝廷辅佐大臣、帝王老师。

    那么,为什么说真正失控的是他,而不是历史上记载的董卓呢?

    很简单,因为董卓是他提拔的官场弟子,历史上,董卓能一路崛起于微末,跟他在朝堂上背书扶持有很大的关系,那死胖子当并州刺史时,就是他给安排的。

    所以,历史上的董卓其实一直都是他手里养着的一把刀,包括且不限于废立皇帝,都是他在暗中借董卓的手处理朝堂。

    甚至后来徐荣、吕布、张辽这些幽并悍将的投靠,也不是真的跟历史上说的投靠董卓那个西凉胖子,这些人当时真正投效的是袁隗。

    董胖子只是被推到前台的白手套罢了,后来这死胖子被吕布砍了脑袋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儿八经的历史上,可没有貂蝉那位美女,那娘们是罗贯中杜撰的,历史上压根就没那个人。

    那么,没了这位大明顶顶的历史第一女间谍,吕二愣子为什么会背叛董卓就剩下董卓大势已去、两者面和心不和,以及第三方插足了。

    此外,董卓嗝屁后徐荣的下场也是以上论点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吕布跟张辽是因为杀了董卓而无法投降,但徐荣呢?

    胡轸能投降,他为什么不能投降?

    真要跟历史上说的那样,他是董卓麾下的马仔,为啥不投降前公司的同事呢?

    怕他投降后当老大以身份压人?

    胡轸不比他身份高?

    还是董越、段炜等人的身份不比他高?

    牛辅死了,可其它跟着董卓混的西凉重将还活着啊。

    真要排资论辈,怎么也轮不到他个幽州系的将领当老大。

    不信你品。

    仔细品。

    至于袁隗为什么会失控,这跟他身上的官职有很大关系。

    东汉时期的太傅跟后世那阉割版的太傅不一样,东汉的太傅除了是皇帝的老师与辅佐大臣之外,还有个后世太傅没有的潜在职能,在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是可以代为管理国家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的,这是规矩。

    而当时的刘辩已经成年,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只有刘协这个十岁小娃娃才能让他发挥他太傅最大的权利。

    所以,他废了刘辩,立了刘协。

    至于他能不能指挥的动董卓那死胖子?

    别小看了师徒这个身份,在那个私底下人情大于法礼的年代,这种关系,尤其是官场上的这种师徒关系,为下者,是要用命去报答对方的。

    这也是何进为什么死的那么巧的原因。

    因为只有他死了,董卓才能被他用恩师这个名义牢牢拴住。

    否则按照朝廷法度,董卓归何进这个大将军节制,他是没权利指手画脚的,最起码在明面上没权利,就算董卓是他徒弟也行不通。

    包括后来的袁氏兄弟出逃,其实也不是因为他操控着董卓废立皇帝这件事本身。

    而是他们在废立皇帝这件事上看出了袁隗想当王莽的心思,为了保命才跑的。

    因为当年王莽就是这么干的,身份,局势,地位,以及环境,几乎一模一样。

    至于这俩货为什么跑?

    袁隗当王莽不好吗?

    你还真说对了,袁隗当王莽对袁家谁都好,唯独对他俩兄弟不好。

    因为一开始的袁家家主不是袁隗,是袁氏兄弟二人的爹袁逢,只是这俩兄弟的爹死的早,他俩当时年幼,所以才让袁隗掌控了整个袁家的资源。

    如果袁隗真的篡位了,按照当时的社会规矩,那么袁绍两兄弟就是袁隗登基称帝之路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就跟后世的朱元璋跟小明王一样,打天下的时候用来顶锅,坐天下的时候,就成了名分上最大的麻烦。

    所以,俩兄弟意识到自己成了自家老叔登基称帝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后,连夜跑了。

    这也是历史上俩人逃出洛阳后,不顾袁隗等人的性命,一心带着各大猪猴反董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反的压根儿就不是董卓,而是他兄弟俩的叔叔袁隗。

    君不见这俩兄弟带领的十一路反王逼得董卓联合刘协将袁隗一家弄死求和后,就偃旗息鼓开始内讧了吗?

    还有,你以为他们当时内讧时争是盟主之位?

    格局小了不是。

    人家当年争的可是盟主的另外一个潜在职称,皇帝。

    当时的情况就相当于后世清军已经干挺刚刚推翻朱由检走上人生巅峰的小李子,已经入关坐了天下,多尔衮开始跟小皇帝顺治争夺帝位了。

    所以,追根究底的来讲,东汉末年的这个猪猴联盟本质上就是袁绍兄弟俩在借刀杀人,报复袁家现任家主袁隗。

    因为这俩兄弟跟刘辩一样,都是被袁隗赶下台的权利失败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刘辩已经输得一无所有,连自己亲妈都搭了进去,而俩兄弟还有一帮想当开国功臣的兄弟撑着。

    这些事,跟袁绍一起玩到大的老伙伴曹操心里一清二楚。

    而他之所以选择参与,其实也是存了一份从龙心思的。

    所以在张伟光一句话点出这就是场袁氏内斗,跟匡扶大汉压根儿不沾边后,曹操沉默了下来。

    “……所以,依小弟之见,你我兄弟二人凑凑热闹看个稀奇就行了,没必要为了他袁家的私事打生打死,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蠢事就让曹操那个二愣子去做就行了,咱哥俩的重点应该放在咱们自身的利益上才是,大哥你觉得呢?”

    看着眼前这个隔三句就骂自己一句的扯犊子玩意,血压迅速飙升的老曹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咽下了体内那已经冲到嗓子眼的怒火。

    “你想怎么做?”

    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戳了老曹一刀的张伟光嘿嘿一笑,转身跑出屋外找了根烂树根后,蹲在地上开始比比划划了起来。

    “大哥请看,此乃小弟昨日夜观天象时,从天帝他老人家裤裆里偷窥而来的一种练兵之法,名为大头兵操练大全。

    本来这本练兵之法是小弟给咱们未来的皇帝陛下大耳哥哥准备的,眼下大哥有此良机,就提前献给大哥了。

    此练兵之法,旨于用高强度的训……”

    听着眼前人神神叨叨的嘀咕,曹操皱起了眉,下意识低头,眼神一呆。

    “这是何字?”

    正低头写写画画的张伟光一愣,随即猛的反应过来现在这个时代的字跟自己以前用的字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心头一惊,尴尬一笑后,赶忙用树枝抹除了地上的痕迹。

    “嗨,这是小弟家乡用来记载东西的一种符号,不是字,养成习惯了,这样吧,我跟你口述吧?”

    曹操也没有在意,点了点头,皱眉听了起来。

    刚开始他还有些不屑一顾,毕竟张伟光嘴里说的咋听都像那群歪鼻子术士宣讲教义时宣扬的歪理邪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脸色慢慢凝重了起来。

    尤其是在听到让士兵认字、战时将军负责,平时书呆子负责的建设里念后,老曹的眼珠蹭的一下亮了起来。

    他是这个时代的老行伍了,自然知道这个时期的军队弊端。

    古代各地为什么一言不合就造反?

    追根究底,就是因为古代军队内派系林立,下面当炮灰的大头兵只知道自家的草头王,不知道在自家草头王的脑门上还有个作威作福的狗皇帝。

    三国时期阵前斗将就是这种认知的最好提现。

    这个时代最流行的阵前斗将的目的在于在对方的大军面前,将对方军队里最强的那个男人干趴在地上,以此来打击对方大军的自信心。

    所以,和平年代也就罢了,大家不显山不露水的,谁也看不出谁牛逼,但一旦陷入战时,尤其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时,能带头打胜仗的人就成了当权者心里的问题人员。

    因为仗打得多了,带头冲锋的主将很容易给手下的大头兵树立一种老子天下无敌,你们跟着老子混绝对没问题的错觉。

    到时候这种心理弥漫开来,别人稍微一忽悠就会出问题。

    不管是端着碗缴贼的还是提着脑袋造反的,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年那个姓岳的怎么死的?

    就是因为他已经成了北地所有汉民心中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下一任无冕之王。

    一旦让他北上成功,那么接下来上演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戏码,黄袍加身,被迫上位,然后掉过头来跟南宋那群窝囊废干架。

    你别管他愿不愿意,就算他不愿意,他手底下那帮人也会逼得他愿意。

    到了那个地步,你以为局势还是他能掌控的吗?

    天真了不是。

    当时什么情况?

    当时的情况是当家做主的正统家主已经死了,被强盗上门砍了脑袋,全家一个没剩。

    然后,原本给正统家主在另外一个地方看家护院的本家兄弟趁机上位,独揽大权。

    结果这时候正统家主里原本养着看家护院的一个打手冒了出来,提刀要跟上门要债的土匪死磕,并且眼看就要成功了。

    这他吗能行?

    换做你是那个正统家主的兄弟,你能忍?

    所以,那兄弟拼着那一半家产不要了,也要趁这个敢冒头的护院没起来之前弄死他。

    否则到时候民心尽丧,天罡倒反,死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那个姓岳的死了。

    跟历代那些开国猛将一样,死在了一场他们还没来得及参与的战争中。

    本来曹操对这些也没什么好办法的,甚至他从来就没想过这些问题。

    乃公又不准备开国当皇帝,想这些有的没的有个鸡毛用?

    有这闲工夫,乃公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跟着袁本初那个愣货多捞点好处呢。

    但今天张伟光的一通话,让他看到了一条他以前从没见过,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康庄大道。

    别管以后当不当皇帝,这控制军队的手段就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毕竟这天下眼看着就要乱了,到时候要想好好活下去,身边没点人可是个大问题。

    到时候,如何控制手底下人就成了他要考虑的最大问题。

    眼下,这狗东西提出了解决办法,倒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只是,去哪儿找那么多书呆子给自己下去洗脑呢……

    听着身边人的絮叨,曹操的眉头慢慢拧成了一个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