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朝小道长
繁体版

忠臣浊泪

    李吉一回家便开始网罗王勤的罪状,别看他只是七品官员,可是却位卑权重,尽管级别低,收入低,但是御史的权力很大。不论什么级别的官员都可以直接上书弹劾,如果被派到地方,还可以将地方官员直接处置。

    他洋洋洒洒罗列了王勤的罪状,主要是收受贿赂,瞒败不报,德行有亏,写完就想着自己升职加薪的美梦,

    一夜很快过去,李吉的奏折经过通政史文化传到了内阁。

    江𫐄是一早就和司礼监太监侯预通过气了。

    侯预把弹劾的奏折放在最上面,放在景帝桌上,然后静静随伺一旁。

    景帝看后勃然大怒,自己年轻时最敬重的老师,居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然后便重重的一拍桌子。

    “主子莫要气坏了身子,要是有奸臣惹怒陛下,直接叫东厂拿下便是。”侯预在一旁拱火。

    看着桌上证据确凿,自己火气无处可发。大喊:“混账!”

    侯预吓的赶紧跪下,豆大的汗珠滴落,心里暗想是哪出了纰漏,按理说知道这个事的就没几个人,很快便稳定心神,静静等着景帝开口。

    “昔日朕为平阳王时,王勤劝朕宽厚爱民,做一个贤名的君主,事事都严苛要求朕。”一个阴厉的眼神扫过。

    “你们这些臣子都是严格要就朕,对自己却甚是宽容,来人把王勤拿下。”景帝开口道,心情确还很是激动,像一只要吃人的老虎。

    “是。”侯预知道事情成了,答应之后赶紧退下。出去的时候还给江𫐄递了个眼神。

    东厂番子四处,赶往王家拿人。

    看着进来的东厂番子,王勤不喜不悲,对着周围的家眷开口:“我太元王氏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已有近三百载,没想到今日竟遭此横祸。你等自此散去,隐姓埋名。今后莫要再入朝堂。”

    随后又锤胸顿足,悲戚说道:“奸臣误国,社稷危矣!”

    东厂番子只管完成任务,不由分说就将王勤押解。然后派了一名番子去江府报信。

    江府内

    江万城知道这是自己儿子手笔,眯着眼睛,品着刚上供的龙井,缓缓开口,:“𫐄儿,你知道你父为什么在朝中十多年不倒吗?朝中有这么多人恨老夫。”

    江𫐄想了想,回答:“是皇上需要爹。”

    “不,是景朝需要你爹,这十多年来,地方各级官僚大多都是我江党中人,举荐官吏,朝廷赋税,哪一样离得开你爹。”江万城瞥一眼自己儿子,接着说。

    “朝中有人怕我,有人畏我,是因为我杀的人够多。打虎不死,后患无穷。”江万城话说时一脸慈祥,像是个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

    可江𫐄还是感到疑惑,自己爹咋这狠,都关进去了还不放过,老王头出来了能咋地,都快入土的人了,翻不起什么风浪。

    江万城一看就知道儿子是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又说“我们之所以势大,是因为皇上的宠信,以及朝堂上都是我们的人,这次皇上在气头上,等气消了说不定念及旧情就放他出来了。”

    江𫐄还是疑惑:“爹,他出来了又能怎样。”

    江万城感觉自己在对牛弹琴,大口喝了茶水,顺了顺气,才开口说,:“王勤清流出身,三朝老臣,深受士人敬重,若是他出来,那些士人会大举反扑我们父子。”

    “那我们做掉他不就行了。”江𫐄终于上了道。

    “诶,我们杀了不就坐实了奸臣的名号吗?”江万城笑呵呵的看着儿子。

    江𫐄都被说迷糊了,老爹一会说杀一会不杀的,能不能给个痛快话。

    江万城看着江𫐄抓耳挠腮,懒得理他,吩咐了下人就进宫了。

    宣政殿。

    宫门口远远就瞧见了司礼监大太监侯预。

    “老奴见过阁老,阁老今年六十了吧。”侯预开口。

    “诶,七十有余了”江万城回答道。

    “咱家看阁老是越过越年轻啊,还能辅佐陛下二十年呢。”侯预逢迎道。

    “等那时陛下早就得道成仙了,”江万城笑呵呵的,像是个慈祥的老翁。

    “那是,那是”侯预应道。

    侯预扶着江万城,慢慢像宣政殿走去。

    “臣江万城,参见陛下!”

    “免礼”景帝开口

    “阁老莫不是为那王勤求情来的吧。”

    江万城心中一阵腹诽,我为他求情?难道是看自己面善像个老好人。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江万城仍然一脸恭敬,说:“圣明无过陛下。”

    “朕准备革去王勤的官职,让他回去养老。”景帝开口。

    “陛下圣明,臣方才去见过王阁老。”

    “哦,他说了什么”

    “臣不敢”江万城人老成精,一副为了你好的样子。

    景帝越发好奇:“朕恕你无罪。”

    “他咒骂皇上要丢了江山,说陛下是扶不起的竖子。”江万城一脸惶恐就像再说是你让我说的啊。我也没想说。

    景帝坐不住了问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还是当着东厂各位公公的面。”

    景帝气的脸都黑了,当即就要下令将王勤弃市。

    弃市为死刑的一种,简单说就是在菜市场当众杀掉。

    眼看景帝气昏了头,江万城还假惺惺的劝道:“陛下,王勤为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朕意已决。”景帝开口。

    江万城知道事情已成,便不再触霉头,连忙告退。

    王勤心系天下百姓,上疏直陈朝廷弊政,受景仁帝赏识。担任首辅后建议景帝裁汰冗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将其全部夺还民产。他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还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官声极佳。

    京兆的百姓得知王勤要被杀的消息,自发为王勤写下万民书,可为时已晚。

    左传言:“君已此兴,必以此亡”

    王勤默然走在街上,回顾自己一生,公于谋国,拙于谋身,王勤爱的是这个国家,而并非皇室。

    索性景帝念及情谊没有祸及满门,这是王勤现在唯一的安慰了。

    王勤朝百姓跪下,说:“父老乡亲们,散了吧。”

    京兆的百姓纷纷跪地,他们听说过王勤的事迹,知道王勤是为忧国忧民的好官。

    在一位老妇的带头下,百姓纷纷泣不成声,哭喊一片。

    王勤起身,悠悠看着皇城方向,朝着宫殿的位置拜了三下。倏然留下两行浊泪。

    随后毅然走向刑场,对刽子手说:“开始吧。”

    刽子手也被下面的老百姓感动,迟迟不肯下手,终究还是红着眼,挥了下去。

    忠臣头颅应声落地,百姓抢着为王勤收殓遗体。

    一声惊叫,最先哭的老妇昏了过去。

    景帝五年,国舅张系霸占田地,老妇就是其中之一,老妇等人申诉无地,碰巧王勤得此消息,痛斥国舅败坏纲纪,要求景帝严惩张系,最后还是太后求情,才没有要了国舅小命。老妇田地也得以还清。

    伴随着阵阵哭声。

    一代名臣就此落幕,天下纷争也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