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子嗣、香火,不要说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了,就算是几百年后也是很多人的心头病

    常家现在有了苗苗,这当然会让无数人开心、振奋

    常继祖,这个名字算是朱允熥给起的只是这一个常继祖,可能不是历史上那个七岁时就被刚刚称帝的朱棣发配云南之临安卫的常继祖了

    算是早了两年,不过也有可能,那就是加入常升这要是有个女儿,那就估计不少人空欢喜一场了

    不过只要常升还能生,那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很多人心里也就塌实了

    对于常系一脉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情开平王的香火有了传承,这是大事对于朱允熥来说这也是一个助力,自家小表弟代表着开平王一脉,这样一个身份特殊的勋贵可以很好的制衡其他勋贵

    郭宁妃得到老朱的旨意,开开心心的去了开平王府朱允熥的两个嫡亲姑姑自然不用说了,也是开开心心的去贺喜

    常蓝氏非常开心的事情自然也就是看到朱允熥带着朱有容、朱有龄跑来了,不过很多人一点都不意外

    朱允熥一点都不含糊,直接说道,“外祖母,我自小就带着的玉佩,现在也用不着了,给我弟弟”

    常蓝氏赶紧客气,“殿下,这有些不妥”

    “没什么不妥,我赏给弟弟的,他就能拿着、配着”朱允熥笑着说道,“我也不怕外人听着了,中山王府那边我给徐钦了一块玉佩,那是我自配的玉佩不假只是这个不一样,真是我从小带到大的,小时候调皮弄丢过几回,也都给找回来了”

    常蓝氏想了想,还是说道,“殿下,要不过些时日再说?”

    常蓝氏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知道这是要有孙子还是孙女这要是空欢喜一场,那就不太好了

    朱允熥则自信的说道,“那不碍事,就是有个表妹也不差,大不了舅舅和舅母再努努力,肯定是能给我添个表弟”

    朱有容就从朱允熥手里拿过玉佩,“外祖母,这也是允熥的心意允熥的富贵不用说了,给舅舅、舅母拿着也是好事,添些福气”

    朱有龄也跟着说道,“外祖母,就听允熥的这些年舅舅也帮了允熥好些,这是他的心意”

    站在旁边的蓝玉忽然说道,“真要是闺女,我抱回去”

    常蓝氏劈手就是一巴掌,“显着你了?!不会说话就给我闭嘴,到现在都没有长进是吧?”

    蓝玉急啊,他虽然也觉得自己可能‘老当益壮’,只是这事情也不保准常家开不上闺女不要紧,蓝家抱回去,大不了以后招个上门女婿,到时候还不是姓蓝么!

    开心,这是真的非常开心,这也算是少了个心头病

    就在满堂欢喜的时候,有人来报魏国公夫人也来贺喜了

    朱允熥笑盈盈的接受徐李氏和徐妙锦的施礼,“倒是劳烦嫂子了,本来妙锦过来也就行了,还要你也跑一趟”

    徐李氏就赶紧说道,“殿下言重了,王府有如此喜事,臣妾要是不来一趟实在说不过去”

    安庆公主不乐意的说道,“也不要在这里客气了,我这也刚有子嗣,正好和国公夫人一起说说话妙锦也跟着,就不在这里了”

    宁国公主就笑着调侃,“就你有了子嗣能传授生儿育女的心得了?你啊,这是有了孩子也就没了以前的机灵劲”

    大家都是沾亲带故,最主要的是朱允熥也不刻意的在这些人面前摆架子,所以偶尔一些玩笑自然也是没问题

    徐妙锦的脸通红,哪里不明白两位公主都是在调侃她,甚至是在‘催促’

    催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龄段自然也就需要面对这些事情了

    开平王府算的上是高朋满座了,在这样的大喜事下,所有人看起来都是非常的开心、期待,这也非常正常

    如今的开平王府地位在不断的提升,没有人会觉得开平王府后继无人,没有人会觉得他们离开了权力中心就现在这样的趋势,开平王府的富贵和显赫只会越来越强

    没有其他的原因,单纯的就是皇太孙重视开平王一脉,单纯的就是这位皇太孙地位稳固,就是如此简单

    徐妙锦跟着女眷们去说话聊天,朱允熥等人就在正堂把酒言欢,这些看起来也就行了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洪武二十五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先太子朱标病逝对于大明的社稷格局和影响自然不小,对老朱来说也犹如天崩地裂

    而现在三年过去了,哪怕老朱也时常会怀念他的儿子,也会暗自神伤可是很多的事情也不像当初那样无法接受了,现在看似也平静不少了

    安静的站在一边的老朱看着朱标的灵位,要说心里不难过是假的,可是现在也算是好了不少,不像以前时常还会因为想到了他的好大儿就流泪

    老朱开口说道,“你过几天除孝,有些事情好多官员已经私下里提起好几次了”

    朱允熥则点头说道,“我知道,再者说了,我这也不是重孝,他们唠叨个什么呢!”

    皇帝乃至皇储,在孝期正常的做法是以日易年或者以日易月,这也是自古以来常见的守孝方式毕竟皇帝或者皇储总是一身孝衣,这确实有些不太妥当

    朱允熥实际上也不是一直都是重孝,可是不少人也知道他的衣服上时常绑个块孝布

    官员们一般在暗自称赞皇太孙的孝顺,又忍不住想要提醒礼仪可是真的不敢当面提,不管是当着朱允熥的面,或者是当着皇帝的面,都不敢提

    “你大婚的时候,你二叔为使”老朱就开口说道,“选个李九江为傧,你觉得如何?”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九江表兄到底是我同辈,不妥他最多也就是帮我抱着个大雁,副使我看还是让我二舅过去好了”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熥,没好气说道,“常升能行?他那么纨绔,长的也像个熊罴,多不体面”

    朱允熥明白老朱的心意,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着让二叔主婚,只是在您这肯定过不了关那我们就让他为正使者,九江表兄为执事官”

    朱允熥随即看着老朱,再次认真说道,“祖父,我这大婚真按照仪式来就行到时候您老人家就看着我带着妙锦去磕头就行,要是您这个皇帝亲自主婚,以后可怎么办啊?”

    老朱就不乐意的说道,“什么以后怎么办?咱给自家孙儿主婚还不行?咱是你祖父,又德高望重,咱来主婚还能有谁挑出理来?”

    老朱要是耍流氓、不讲道理,其他人可能还真的没法子

    不过朱允熥直接说道,“主婚可是要施礼,这可如何是好?就算是这一次咱们改动一点,以后的后世子孙估计也只能跟着改了到时候咱家那《祖训录》,又得改一次”

    这本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后世子孙的训戒的典籍是老朱亲自编纂,洪武二年就开始编纂,洪武六年成书但是在洪武九年修订过一次,现在是洪武二十八年了,又改动了一次

    老朱一时语塞,说道,“行,咱不当主婚人行了吧?那你二婚主婚,这总可以吧?”

    朱允熥眉开眼笑的说道,“本来就是想着我二叔是主婚人,我二舅和傅友德为正副使”

    老朱就问道,“那文官那边呢?你是真的一点都不考虑?”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不是还有个礼官吗?我想着让严震直为礼官”

    老朱沉默片刻后才说道,“常升和傅友德为正副使,咱觉得这没事,他俩到底是勋贵,且身份也说的过去礼官的话,就算不是你那里的夏原吉,也该是茹瑺这些人,怎么偏偏就是严震直?”

    老朱虽然重用严震直,但是严震直到底进入仕途的时候甚至是吏都算不上,只是粮长

    朱允熥笑着说道,“就算任亨泰在京,我也是想着严震直为礼官一来他是尚书,二来他是办实事的人这样的大臣我喜欢,能为我大婚的礼官,这也是他的风光和体面”

    这一点都不算夸张,能够成为皇太孙大婚流程当中的礼官,对于官员们来说都是体面和荣耀另一种解释,也可以说这算得上位高权重,或者是皇帝、皇太孙的心腹之选

    老朱露出些笑容,说道,“那些正经的读书人说不定心里不舒服了”

    朱允熥也不是很在意的说道,“他们心里不舒服也不是一两回了,也不在乎多这么一回本来正副使、执事官都和这些文官没关系,礼官虽说是文官,但是还不算是正经的读书人,他们心里能舒服才怪”

    老朱也忍不住乐了起来,不过真要是他来做这些事情,估计差不多也就是这些情况

    勋贵到底是身份特殊,为正副使等等很正常,就算是替老朱祭拜皇陵的时候,多半也是皇子或者勋贵代劳,文官基本上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和待遇

    无非就是严震直这个文官系统里的异类而已,他代表着文官,一个出身低但是职务高,且得到了无数赞赏的工部尚书

    老朱想起来一个事情,“蓝玉呢?他那么一个浑人,你大婚的时候没他的事?”

    “观礼啊,这就行了”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他还能和我二舅抢正使不成?就算是想要抢,他又能抢的过我二叔?”

    老朱想起来了个事情,说道,“你二叔回来也好,你那几个弟弟急着去探视他们的叔叔,我看肯定就是受够了他们二叔”

    朱樉在凤阳老家种地,此前先一步在老家的朱高炽等人算是遭殃了,经常被他们这个二叔拎过去教训尤其是胖墩朱高炽和有些斯文的朱有燉,没少被拎着去练兵

    不过现在朱高炽等人算是解脱了,开春后他们就奉旨南下开始拜访长江以南的诸位王叔了

    这些藩王世子们也是需要有着一些锻炼,他们去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去观察一下民生,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有一些好处

    更何况现在这也算得上是一次难得的远游,其他的宗室可没有机会走遍大江南北朱高炽等人去拜访诸王,也不会给他们特别多的任务安排,所以就算是一路游山玩水也没问题

    同样是皇孙,这几位的待遇就比朱允熥强的多了

    朱允熥跑过最远的地方是凤阳一带,也就是去长淮卫,这也就是蚌埠

    他游山玩水的话,也就是在紫金山和玄武湖这些地方了,都没有出应天府

    “过几天你去看看你爹娘、大哥”老朱缓缓开口,说道,“这一趟你姐弟三个过去就行,就不带外臣了”

    朱允熥也说道,“本来就该过去看看”

    老朱随即也说道,“再去和你祖母说说话,她虽没带过你,不过到底是你祖母,又喜欢你大哥你大婚了,也该去和她说一声”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要不要让我大哥迁葬到跟前?”

    朱雄英过世的早,虽说也是葬在钟山,距离孝陵和东陵都很近,不过到底有点距离

    老朱就叹了口气,“你爹的陵寝和咱共用一条神道,你大哥离的远了点这样吧,过些年你给他迁的离东陵近点,一家子人离的近才好”

    朱允熥无语了,弄了半天,亲孙子还是虞怀王朱雄英啊!

    “以后你就在咱西头,你爹在咱东头”老朱就说道,“咱想好了,把你大哥迁到你爹娘跟前,到时候咱和你祖母过去看他们也方便”

    朱允熥就说道,“那我大哥那边,只能用绿琉璃瓦”

    绿琉璃瓦,这是太子陵、亲王陵能用的级别

    老朱说道,“该如此,你以后给你爹盖明楼就行”

    明楼,那自然是帝陵的规格虽然东陵是缩小版的孝陵,不过现在也只能以太子陵来建设

    老朱叹气说道,“长大喽,咱家允熥是真的长大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