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老朱本来信心满满的觉得禁钱用钞的政策会顺利推行,可是现在也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各种消息渠道的反馈都不太理想,宝钞的贬值凸显的越来越明显,便民的政策成为了扰民的政策而且可能留下极大的隐患,让后世子孙都无法修补这个漏洞

    哪怕是心里发愁,可是现在也只能暂时平稳一点,再想办法解决这些隐患

    而农历二月二十七日,朱允熥出宫了,徐达九年前因背疽病死,享年只有五十四岁

    配享太庙、赐葬钟山之阴、老朱亲自撰写神道碑文,包括追赠徐达先祖三世皆为中山王

    而徐达有四个儿子,全都是老朱赐名,除了徐添福早夭之外,现在都非常显贵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徐妙锦上前,小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心事?”

    徐膺绪立刻领旨,皇太孙要是出城踏青就意味着沿途的护卫等等不能马虎

    皇帝的谥号、庙号更要如此,隋朝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是一字或者二字到了唐朝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基本上也都是十个字之内实际上也就是李隆基,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

    “以后都是自家人了”看了一眼徐妙锦,朱允熥笑着说道,“我私下里喜欢说笑,不用在我跟前恪守君臣本分”

    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不是知道历史走向,谁能想到大明的皇帝以后需要用宦官去限制文官集团呢谁又能想到强势的勋贵集团,最终也是大权旁落以至于要仰仗文官鼻息

    “这孩子有志气,非要自己走”朱允熥就说道,“不管是开国大封功臣,还是现在已追封五王,都是中山武宁王为首文人想着谥号文正,我大明最多不能过武宁”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徐释迦保就是历史上因为骄纵被朱棣勒令回家读书、削去爵位,发配凤阳的徐钦了

    安庆公主这才放心,随后又问道,“有没有你不好出面的事情,我现在给你办了等我下嫁了,再做事就不行了,到时父皇都要责罚”

    英国公张玉、张辅,成国公朱能为首的公侯开始占据权力中心的位置,开国功勋群体集体被冷落

    朱允熥只能说道,“又不是让你们左右、干涉朝政,她们回去一说就行就说勋贵子弟多有骄纵,担心败坏门风这些就说言传身教重要,只是好多勋贵在外镇守教不了子嗣后代,得让朝廷帮忙”

    开国公常遇春这一支到了第八代常玄振才续封怀远侯,也是在应天府留守

    以后就越来越夸张了,历史上的大明皇帝谥号字数不少,朱允炆给老朱的谥号十五个字,朱棣增加到十九个字到了清代,将美言懿语各种堆积以至于达到二十五个字,那也不算什么了

    一想到此前朝廷颁发的勋贵将校承袭制度,徐增寿也明白太孙殿下要简单考察一下武勋子弟了

    意思就是他也是虚岁九岁了,希望朱允熥能够允许他回凤阳不是一个人回去,而是跟着皇叔们一起回去

    以后得定下一些规矩,臣子的谥号等需要定好规矩,免得有人乱来

    朱允熥笑着摇头,“我就爱乱想,说起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徐妙锦也松了口气,徐家上下也都松了口气太孙殿下面无表情的样子会给人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现在还是在祭拜中山王徐达的时刻

    看着徐妙锦,朱允熥笑着问道,“春日和暖,可有想要去的地方?”

    安庆公主就问道,“不是有勋贵子弟入宫侍卫、陪读吗?”

    “我两个姐姐也有长进,东宫现在也没乱七八糟的事情”朱允熥信心满满的说道,“小姑只要踏踏实实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不用管我们”

    徐辉祖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只是起了小名,以期子嗣得以护佑”

    韩国公李善长被诛杀,卫国公邓愈的儿子卷入胡惟庸案被杀爵位被废曹国公李景隆被朱棣褫夺爵位,到了五世孙才袭临淮侯宋国公冯胜那边,自然也是没有爵位传承

    朱允熥就看着徐膺绪,说道,“听到了吧?春日踏青就去紫金山,你和颍国公世子准备好”

    朱允熥赐名,徐家人自然开心,改名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徐辉祖就因为朱允熥的原因改了名,他的儿子也跟着得到改名,都很正常

    军机处、内阁等也确实可以考虑,朱允熥当然想要大权在握,可是他更清楚一个过度集中的皇权很有可能留下隐患,王朝的兴衰要看皇帝的能力和品行

    勋贵集团不争气是一回事,文官做大做强了是另外一回事

    小小的徐钦努力跟着,但是小孩子到底小,没力气了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开国功勋,在洪武、永乐两朝几乎都是被排挤出来了权力中心

    朱允熥顿时笑了起来,其实也有人可以抱着徐钦,但是小孩子都喜欢闹

    就说开国六国公吧,实际上传下去的也就是徐达这一支

    朱允熥笑着点头,“都平身吧”

    在朱允熥下马后,徐辉祖等人立刻行礼

    还是需要考虑限制一些文官,天下承平之后文官的实力肯定会不断发展

    随后又蹦出来一个战神朱祁镇一口气葬送精锐京军,让强势的勋贵集团瞬间被文官压制,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安庆公主着急忙慌的问道,“允熥,我出嫁了,东宫的事情你们能顾得过来吗?”

    大明现在的一些谥号规矩还没有完全形成,徐达谥号武宁没问题,这是典型的武将谥号而常遇春的谥号是忠武,不是‘武’字开头李文忠是武靖,邓愈是武顺沐英又是昭靖,历史上的汤和则是襄武

    “她回不来东宫”朱允熥更有信心的说道,“她现在只要教好了老四和老五就行,哪里还有其他多余的心思前些天老四过来,伱又不是没看到”

    徐辉祖是魏国公,徐膺绪现在已经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徐增寿肯定没办法像历史上那样被追封为定国公了,而是成为了南城兵马司指挥

    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兵权全在兵部临敌遣将,最后也都是文官统军

    傅友德的颍国公爵位没有传下去,蓝玉更不用说,汤和也是子孙接连早夭导致五世孙汤绍宗才续封灵璧侯倒是沐英那边还算好,永镇云南不是随便说说

    徐妙锦就回答说道,“既然是踏青,自然去紫金山如果是到了秋天,就去玄武湖”

    朱允熥大度的允许了,自家弟弟还是要关心一下虽然过去这两年,朱允熥见到朱允熞的次数非常有限,不过无伤大雅的事情还是要做些表面文章

    祭拜徐达之后,朱允熥就回到了皇宫,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这事得朱允熥来做,先定下臣子的谥号准则至于皇帝,老朱的身后事肯定是朱允熥来办,现在总不好去好老朱讨论一些谥号的事情吧

    历史上的魏国公一脉和大明相始相终,或许徐达也没有想到他徐增寿还能再为徐家争一个爵位可能更想不到魏国公这个大宗实际上是永镇应天府,被排挤出核心圈

    朱允熥直接说道,“改为徐钦”

    以前的朱允熥也觉得一些繁文缛节没意思,可是现在的他越来越觉得有些看似繁琐的礼节等等非常重要,这些也代表着一些政策的走向,对民风民俗的引导

    徐达家风严谨,徐辉祖也是不苟言笑的人,很有可能是徐辉祖被朱棣削爵禁锢的原因,导致徐钦算是长歪了

    安庆公主一边指了指深宫,一边小声问道,“那边呢?”

    既然是徐达的忌日,那么在应天府的徐达三子二女肯定都要过来包括徐辉祖的嫡子释迦保,哪怕才虚岁四岁,这时候也都要跟着

    徐辉祖等人面色一喜,死后封王也是无数臣子的终极追求,而谥号也是对于一个人的盖棺定论

    朱允熥指了指徐增寿,说道,“你这些天准备准备,虽说现在是踏青、也不该狩猎只是女眷们游山玩水,文人士子曲水流觞,勋贵子弟就要英武”

    朱允熥上香后,看着徐达的墓碑在发呆

    看着徐释迦保,朱允熥说道,“本以为我们家里头名字都是按字辈、五行相生相克,中山王府现在也是如此?说说吧,这个释迦保是何意?”

    安庆公主一想也有道理,前几天朱允熞过来了,姿态放的非常低

    朱允熥话是这么说,但是其他人不敢信,包括徐达的小女儿徐妙宁都不信

    朱允熥想了想才开口,“还真有一桩事情得小姑出面才好,现在还有好多礼法不全,皇姑可以想法子让勋贵女眷知道些”

    “我们这些妇人还能干涉朝政?”安庆公主怀疑的看着朱允熥,“母后在的时候,她明面上都不干涉朝政”

    “那哪够啊,文官还有科举,一些士子也能熬出头”朱允熥就说道,“勋贵这边都是早年有战功,以后就难说了没个武学可不行,弄个京卫武学,以后武人就不只是投军一条路了”

    安庆公主点了点头,不过总怀疑朱允熥没有说完整

    自家这个侄子做事总喜欢藏一些,不到最后时刻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