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我只想修行,女施主退散
繁体版

第13章 算命是一门心理学

    人来人往的超市门口。

    路过的人们都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那位年轻帅气的道士。

    苏晨身前,一个衣衫简朴、满脸都是皱纹的老太太有些畏缩,却又满怀希望地看着他。

    “你……你是青泉子的徒弟吗?”

    苏晨倒是没想到这位老年人竟然知道他师父的名号。

    “是的,青泉子是我的师父。”

    老太太松了口气道:“我就说嘛,附近十里八乡的就那一个老道士,啥时候又多出来一个年轻人。”

    她一边说着还一边左右看了看,“你师父他没和你一起?”

    苏晨颔首道:“无量天尊。师父已然仙去。”

    老太太愣了半晌才道:“原来如此,小师父节哀。”

    “谢施主挂念。”

    苏晨本以为这老人凑来只是为了叙旧,但说完这番话后,老太太却依然杵在他面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老人家,您找我师父是有什么事吗?”

    老太太抬起头看着他,“小师父,你……你会算命吗?”

    苏晨下意识地本想拒绝。

    毕竟他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周易,对于道教算命的方式也是一知半解。

    更何况今日份的“运势之眼”已经使用过了,正处于冷却阶段。

    以他现有的水平怕是无法胜任。

    然而就在此刻,脑海里却弹出一个声音。

    【今日任务:算命。】

    【依靠你的既有学识完成这次任务,每成功一次,奖励功德值200点。注:每500点可抽奖一次。】

    依靠他的既有学识?

    老道士此前倒是和他聊过什么是算命,并且详细地说过几个要诀,但他一直不曾用于实践,没想到今天却被系统赶鸭子上架了。

    师父说:所谓算命,其实是三分算、七分看。

    道行高深之人,仅仅只是从人的面相、根骨和行为习惯,就能窥得天机。

    曾国藩便是此道高人。

    他晚年研习《易经》颇有心得,再结合自己早年识人、用人的经验,遂写成《冰鉴》一书。主要通过对人外在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刚柔、声音、容貌的分析,来识人性格、人品、能力及未来成就。

    相传,有一次曾国藩约见三个人,但故意迟到,让他们在屋子里等。

    几个小时过后,其中一人坐在屋子里,默不作声;另一人在屋子里一边走动,一边沉思,好像胸有成竹;第三人只等了一会儿,就显得很不耐烦了。

    什么都还没谈,观察了他们一番的曾国藩就确定了这三人的用途。

    有人不解其中缘故,问他是怎么判断的。

    曾国藩说:第一个人,做事比较稳重,但过于死气沉沉,年老必多病;第二个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办事稳重,有理有节,有条不紊;第三个人性格急躁,以后可能会功成名就,却无法善终。

    多年以后,果然像曾国藩所料的那样。

    第一个人年老病发,不久死在战场。第二个人是彭玉麟,立战功建水师,官至兵部尚书。第三个人是江忠源,屡立战功,官至安徽巡抚,但后来在庐州战死。

    师父说:只要懂得“看人”,普通人也可以拥有一眼看透别人心思的能力。

    老道士的一番教诲就像是给苏晨打开了新大门。

    也罢,今儿既然系统给了任务。

    他就将师父所授的经验和知识实践一番,反正就算失败了系统也没有任何惩罚。

    “老人家,师父的本领我学了七八成,算命自然也是会的,您有什么想知道的就尽管问吧。”苏晨和颜悦色地说。

    老太太点点头。

    她随即把苏晨拉到靠墙的位置,这里人流量相对少了许多。

    这一细节引起了苏晨的注意。

    “老人家,您是想给自己算吗?”他是故意这么问的。

    看她的年纪怎么说也有七十多岁了。

    放在农村,也是快接近入土的年龄。

    一般情况下,像她这个年岁的老人来算命,基本上都是为儿为女。

    却很少有儿女给父母算命的。

    若是有,那绝对是父母身体不好了,或者有病了即将归西。除此之外,儿女没有任何事情会想起父母。

    正如苏晨预料的那样,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我都一大把年纪了,给自己算什么呢。我是想问问我的小儿子,最近过得如何,有没有什么灾祸。”

    苏晨都不用看她微微发颤的面部表情,仅从这句话里就能推断出她的小儿子这几年似乎过得不太好。

    师父说过:算命这玩意,说穿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算命者慎言,尽量让对方讲。

    对方讲得越多,透露出的信息就越多。

    你算(猜)的就越准。

    在苏晨看来,这种算命方法其实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心理治疗。

    你说的,无非就是对方想听的。

    只要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你的算命就是成功的。

    换句话说:对方之所以你觉得你算得准,无非就是因为你说了他想听的话。

    而这位老太太,无非就是想从他嘴里得到一个她的小儿子近期无忧的判断。

    不过为了加强她的心理暗示,

    仅仅只是随口一说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给没意义的事情找意义。

    但是必要的仪式却能给人庄重感和宿命感,给人以信心。

    苏晨想了想,按照师父曾教导过的步骤问道:“你小儿子的生辰八字可有?”

    老太太忙道:“有的有的。”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的钢笔字迹已经晕开了,但是还能勉强看得清。

    苏晨拿到手里认真地看了一分钟,然后还给了满心期待的老太太。

    是的,以他目前的段位,就算有对方的生辰八字也算不出那人的运势。

    他的此番举动只不过是算命仪式的一部分。

    紧接着他微闭双眼,右手置于胸前,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轮番与大拇指发生碰撞,表示他在掐指运算。

    半晌苏晨才睁开双眼道:“老人家,您儿子这两年过得有些不太顺利,可能是犯太岁了。”

    这话说得模棱两可。

    这两年既可以涵盖前年、去年,也能包括今年,以及未来的半年时光。

    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无死角。

    即便老太太否认了这一“猜测”,他还可以说,这是要将来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她的表情做不得假。

    即便未发生,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有些不好的事情注定是要发生的。

    找他算命,只不过是来确定她的担忧罢了。

    结果老太太真就是浑身一颤,浑浊的眼眶里竟渗出了一层水光,“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