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
繁体版

第四百四十四章 枭龙火爆全球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战机,这架飞机的外形和f-16很像,那性能呢?也能和f-16一样吗?

    哪怕仅仅是一个起飞,也能看出飞机的性能来。

    在滑跑了两百来米的时候,飞机的前轮就拉了起来,继续向前滑跑了一百来米,后面的起落架也离开了跑道,腾空而起!

    在曾经一段时间里,各国流行搞垂直起降战斗机,期待着在跑道被摧毁之后,依旧能够起飞作战。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所有人都发现,垂直起降是不靠谱的,需要的技术难度太大,还是得常规起降,不过,可以尽量缩短起飞距离,哪怕跑道被炸,只要有一段完好的长度,就能飞起来。

    那这一段长度是多少?

    越短越好!

    二代机经常需要上千米的跑道才能完成起降,到了三代机里,这个长度就被压缩到了五百米以内,而且还有越来越短的趋势。

    现在,眼前的飞机可以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就起飞,而且看发动机,很明显没有开加力,这说明它的升力特性非常好!

    当然好了!

    前面的边条翼拉出来的涡流,正好帮助机翼提升升力系数,这个边条,就是飞机拥有强大性能的保证!

    而且,这边条比f-16的还要大很多,前缘呈弧形过渡,更类似于f-18的后期型号。

    在气动布局方面,老毛子的设计师就是经验丰富!

    秦锋的心中还在感慨着,就听到了其他人的惊叹声。

    “收起落架了?”

    “这真的是第一次飞吗?”

    任何一款战机,为了保险起见,在首飞的时候都不会收起落架,而眼前的枭龙战机,在离开跑道之后,就顺带着收起来了起落架!

    这也太大胆了吧?

    屠老笑了笑:“各位,我可以保证,这绝对是第一次首飞,至于收起落架,是因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

    歼十首飞,不敢收起落架,是因为咱们第一次造这种小轮距的外八字起落架,生怕出问题,虽然在地上做了上千次的实验,依旧要稳妥起见,但枭龙呢?

    如果从枭龙的正面看,就可以发现,它的起落架作动筒是竖直向下的,并没有向外侧倾斜,虽然也在翼根处,但是本质上和歼七歼八的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如果去量的话,可以发现,这轮距并不比歼十的外八字起落架要短。

    这是为何?

    当然是因为双方进气道的方式不一样。

    歼十是机腹进气,机身宽度就是发动机的宽度,而枭龙是两肋进气,两边的腮帮子下面要有两个进气道,这样机身下方的宽度就提升了,进气道到了后方,应该向回缩,毕竟后面气流要聚拢到发动机上的。

    在这个进气道回缩之后,后面剩下的空间正好来布置起落架,直接向前收就可以了。

    这样的设计更加节省空间。

    不仅仅是后面,前面也不同。

    歼十是鸭式布局,下降速率很大,所以为了可靠结实,前面用双轮起落架,枭龙是正常布局,前面用单轮就足够了。所以,前面的结构也很简单。

    种种原因下,枭龙的可靠性更高,所以完全可以直接收起落架,不用担心出状况,而且,收了起落架,才好做其他的动作。

    在众人的眼前,枭龙正常起飞,收起落架,大迎角爬升,一气呵成,然后在前面的空域中来了个小半径的转弯。

    对战斗机来说,转弯半径越小,机动性就越高,之前的二代机气动布局落后,想要转弯回来,得飞出大家的视线,而三代机就不一样了,可以在眼前的空域里用最小的半径完成转向动作!

    “哇!”就在这时,有人发出了惊呼。

    从边条翼的两侧,出现了两条白烟,这白烟向后,一直延伸到机翼根部,甚至还能继续向后,到了尾翼的地方才慢慢地变淡!

    “这是……涡流?”班达尔好奇地问道。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涡流,而是因为边条翼拉出来的涡流,导致那个区域的压力降低,从而让该区域的水蒸汽膨胀冷却而凝结成水珠,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从边条向后两道白雾状的涡流索。它的形状,近似等同于拉出来的涡流的形状。”

    这场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狗大户手头最先进的战机是f-15,并没有用涡流这种技术,就算是等以后他们有了阵风这种战斗机,鸭翼可以拉涡流,他们也看不到,因为这东西的产生还需要水蒸气凝结,在狗大户的沙漠里,是不可能有足够多的水蒸气凝结的。

    所以,狗大户们这次是大开眼界!

    贾马尔望着飞机,也在出神,对他们来说,南亚次大陆的水汽也是比较多的,他们也看过f-16拉的涡流,不过,从来没这么浓密过,这说明眼前飞机的涡流利用率更高!

    看那个大边条就知道了,拉涡流的能力绝对杠杠的!

    东方设计的飞机,还真是先进!

    至于黑子们,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因为他们也不懂,他们睁大了眼睛,看着飞机,只有一个念头:强,真是太强了!秦手下的企业就是这么牛!

    买,咱们必须得买!

    咔嚓,咔嚓!摄影师也忙坏了,不停地拍摄照片。

    枭龙战机拖着两道夸张的白烟,从众人的眼前飞过,这一幕,不知道惊爆了多少人的眼球,然后,在前方的空域里掉头,对准跑道,放起落架。

    不用其他动作了,只是拉白烟这一条,就征服了所有的人!

    远处的角落里,别兹留特科看着这一切,非常满意。

    “当年在研制米格-29的时候,我就建议增大边条翼,他们还不认同,现在,终于把这种完美的边条翼用在了我们的飞机上!”别兹留特科喃喃地说道:“这才是最完美的设计!”

    飞机停稳,众人再次呼啦啦地上去,雷镪下来,还没有接过鲜花来,就感觉到身体不知道被谁撞了一下。

    “对不起。”班达尔留下这句话,下一秒,已经出现在了座舱里。

    雷镪无奈,你们也太不给面子了吧?我是首飞的飞行员,我还有一套仪式呢,鲜花,掌声,报告……你们居然不关心我,只关心飞机?

    “雷子,辛苦了,这架飞机感觉如何?”

    看着面前的秦锋,雷镪开口:“还行。”

    还行!

    这就是你的评价?

    看来,要说机动性,常规布局的飞机始终没法和鸭式布局的战机相比啊,雷镪最近一直在飞歼十,对枭龙的评价,当然只能是还行了,要是换任何一个歼七歼八的飞行员来飞,绝对是竖着大拇指叫好的!

    “飞行员先生,能给我介绍一下吗?”班达尔坐在座舱里,发现一切都看不懂,于是喊了起来。

    “当然可以。”雷镪顺着舷梯爬上去:“我们的座舱使用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玻璃座舱设计方案,一平三下布局,虽然还有一些基本的飞行仪表,这些都是试飞时候用的,等到正式定型服役都会去掉。”

    一平三下,最先进的布局!要知道,目前就连美制战斗机都没有实现这种玻璃化座舱,f-15诞生的年代较早,所以座舱里还有大量的机械仪表,f-16在不断改进,目前也不过只有两个显示器而已,根本就没法和东方的布局相比。

    “不错,不错!”班达尔连连点头:“我们狗大户投资的战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贾马尔无比感慨:“真没想到,佩刀2项目还能在你们的推动下,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对这款飞机很满意,我们也要采购,而且,我们还希望能在我们国内自己生产!”

    谁说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老巴就喜欢吃!

    “当然可以。”秦锋点头:“对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从来都是有求必应!”

    枭龙战机首飞成功!而且,在第一次首飞,就成功地拉出来了涡流!在现场,狗大户、老巴还有黑子们,都表示要采购!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

    北方所。

    “这个秦总一定是对我们北方所有意见,他支持歼十,支持枭龙,就是不支持我们的歼八战机!”李铭咬牙切齿。

    顾老摇头:“不,不,秦总是支持的,如果不是他,我们也要不回样机来,也没有雷达和航电系统的成品可以用,秦总已经帮了我们很多的忙,接下来,我们要靠自己。”

    “靠自己做什么?歼八3?”李铭摇头:“歼十首飞了,枭龙首飞了,有这两款现代化的三代机,空军还看得上我们追求高空高速的歼八战机?更何况,高空高速能力还有歼十一具备!”

    他们北方所曾经可是航空第一大所,现在呢?

    现在已经没任何产品了!

    歼六停产了,歼八因为性能太差,空军不要,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会议室里寂静下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继续推动苏-27的引进项目,只有这款战机引进过来,我们北方所才会有未来!”

    “可是,空军已经有了歼十一,还需要苏-27吗?”

    “需要!”李铭态度坚决:“当然需要,歼十一使用可变后掠翼设计,虽然满足了不同速度和高度的需要,但是却非常复杂,更没有使用三代机的气动布局,苏-27则是翼身融合的三代机,外观更漂亮,我仔细分析过林老,他就很喜欢苏-27!”

    “好,既然这样,那我们再去首都做做工作。”

    红色帝国的心脏,莫斯科。

    最近一两年来,红色帝国非常不太平,莫斯科也是暗潮涌动,不过,这一切对米高扬设计局来说,仿佛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依旧还在紧锣密鼓地搞着自己的科研项目。

    米格-29这种前线战斗机还在改进,不过这已经是次要的了,他们的米格1.44项目,才是更重要的!

    清晨第一缕的阳光洒向莫斯科的时候,别里雅柯夫就已经出现在了绘图室。

    这里的空间很大,在以前的时候,曾经有上百个绘图员一起工作,齐刷刷的如同生产线上的机器一般,几乎所有的米格战斗机的零件,都是在这里一笔笔地画出来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绘图员还有,绘图板却消失了,在这个大房间里,摆起来了上百台电脑,内部装的都是最先进的龙芯处理器,这些电脑的运算速度很快,可以让他们的绘图更加精确。

    “怎么样了?”别里雅柯夫问向绘图室里的负责人尤里。

    “这些龙芯处理器太棒了!我们已经完成了米格1.44的全部设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测算,我们觉得,这套绘图程序还能改进一下。”

    “怎么改进?”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一次模拟装配,这样可以提前找到装配中的问题,让我们的首架原型机的装配更加容易!”

    别里雅柯夫眼前一亮,没错,既然已经在用计算机出图了,接下来当然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装配!

    “立刻通知软件设计人员,着手进行这个项目!”

    别里雅柯夫是雷厉风行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别里雅柯夫迈着轻松的步子,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拿起来了桌上的杂志。

    这是最新一期的《简氏防务周刊》,这款1984年开始发行的刊物以报道军事和安全事务为主,每周一期,由于比较专业,所以订单量并不高,每期只有2.5万份,但是内容非常权威,订阅这份杂志的都是有身份背景的人,价格也非常高。

    米高扬设计局当然也有一份,可以从中获取西方的先进装备发展思路,给他们的发展提供决策。

    每一期的杂志,别里雅柯夫都看得很仔细,但是今天,当拿起杂志来的时候,他就被封面上的插图吸引了。

    这是一架单发动机的轻型战机,外形和f-16类似,但是边条更大,两肋进气,此时正在飞行状态,边条上拉出来了白色的水汽,向后延伸,看着非常的漂亮。

    这是什么飞机?以前从来没见过啊!

    别里雅柯夫来了兴趣,既然作为封面飞机存在,那肯定会在最前面介绍的,于是,他翻过了目录页,直接看正文,果然,正文第一篇,就是这款飞机的介绍。

    东方,腾飞的枭龙。

    东方,枭龙?别里雅柯夫的眉头皱了皱,这战机,难道是去年东方的秦总过来的时候,想要和己方合作的超七战机?当时因为各种问题,最后并没有达成协议,东方人走了,他们米高扬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也跟着消失了,直至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克格勃在西方调查了无数次,也没有找到他的踪迹,看来是没有叛逃到西方,克格勃最后认为这是一次意外,别兹留特科很可能已经遇害了,用不明原因失踪来结案。

    现在,别里雅柯夫看到了这架飞机,慕然想起了这些事情。

    东方人的飞机设计能力一向很弱,怎么突然能研制出来这种级别的战机了?

    下面是大段的分析。

    这款战机从上到下,无一不透着f-16的影子,但是,却又进行了很多改进,比如边条更大,比如用两肋进气,而这种飞机的来由,则需要从八十年代的佩刀2项目说起。

    《简氏防务周刊》是相当专业的,把当初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清楚楚,这样也可以水字数,对这款突然冒出来的战机,他们用了整整三页纸!

    曾经的佩刀2项目演变成为了如今的枭龙战机,但是,对于这款战机的各种配件,我们依旧很奇怪。

    比如,它的发动机是什么型号,它的航电是什么型号?东方在这些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我们也期待着东方的枭龙公司能解密更多的技术数据,让我们知道这款战机的真实性能。

    发动机是什么?

    别里雅柯夫重新翻回到封面,仔细地看着发动机部分,虽然从外观上只能看出喷嘴来,但是,越看越觉得熟悉,这很像是咱们的rd33发动机啊!

    “来人!”

    秘书从外面走了进来。

    “请克格勃严密关注这个枭龙项目,我想知道这款战机上使用了什么发动机。”

    “是。”

    东方。

    “秦总,我们的枭龙就这样大肆宣传出去了,这样好吗?”屠老拿着最新一期的《简氏防务周刊》,有些担心。

    照片是秦锋提供的,一些数据也是秦锋给的,简氏防务周刊还真把枭龙当头版头条的新闻了,这下,全球都知道了!

    “有什么不好的?”秦锋笑了笑:“难道还怕泄密?咱们要向达索公司学习。”

    国防重点项目是需要保密的,比如说歼十,这款战机在研发阶段,外界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东方的装备研发,一直都遵循保密原则,所以,现在才刚刚首飞,就开始大肆宣传,干了半辈子的老军工们很不习惯。

    而西方就不一样了,比如说达索公司,在研制飞机阶段,甚至还是ppt呢,就开始大肆宣传,告诉全世界,自己的项目有多优秀,最好在研制的时候就卖出去,否则哪里来的钱搞研发!

    枭龙既然是走外销的道路,当然要从首飞就开始对外公布,让全世界都知道!

    “对了,如果接下来的试飞顺利,咱们就报名参加今年9月份的范堡罗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