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
繁体版

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锋高呼:科技无国界!

    英特尔公司。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的奔腾处理器终于流片了,快,立刻测试,没有问题的话,就送给我们的友商!”葛洛夫的心情无比激动。

    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年都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次处理器的更新换代!

    后世的英特尔被称为牙膏厂,只会挤一挤牙膏,现在呢?现在的英特尔绝对是高压水枪!

    摩尔皱着眉头。

    “摩尔,怎么了,你不高兴吗?”

    “我们用这么短的时间研制的处理器,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摩尔说道:“为了加快速度,我们缩短了很多流程,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这处理器如果要是有什么漏洞……”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员工。”葛洛夫说道:“他们都是最优秀的,这次更是在巨大的压力下爆发了潜能,肯定没问题的,就算是有……”

    就算是有,能慢吞吞地测试吗?

    当然可不能,他们必须要尽快把奔腾处理器推向市场,距离上次的新闻发布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如果市面上还见不到奔腾处理器的话,那怀疑的声音就更多了!

    他们可以说早期的产品都制造超级计算机了,但是最多就是几千块而已,剩下的呢?迟迟不推向市场,那些嗅觉灵敏的记者又该展开联想了!

    “我们目前只是在服务器硬盘市场上打击东方人,接下来,我们就会以他们把个人硬盘打磨后安装到服务器上为理由,打击他们的个人硬盘市场,这样他们国内市场上就彻底买不到硬盘,他们的龙芯电脑也就没法出货了。”

    葛洛夫继续说计划:“这样,我们的奔腾电脑迅速地接替他们留出来的市场空白,我们英特尔公司就会再次崛起,这个宝贵的机会如果抓不住,那只会便宜其他厂商。”

    摩尔点头,的确是这样,最近,他们整个硅谷都被东方人打得抬不起头来,东方的芯片产业一下就崛起了,真是让他们很被动,这次的机会,必须要把握住!

    “葛洛夫先生,摩尔先生,不好了!”

    就在此时,有工程师跑了过来。

    两人都是一愣,什么不好了?难道奔腾处理器出问题了?不对啊,这工程师是从外面跑过来的啊。

    “什么事?”

    “看电脑,圣何塞信使网站!”

    这个时代,东方才刚刚能和国际使用互联网邮件,而在美国,英特奈特已经广泛使用起来了,各个大学更是随便一台电脑都可以上网。

    同时,全新的媒体也出来了。

    圣何塞信使报只是硅谷一个不起眼的小报社,却在87年的时候开设了电子报刊,算是全世界第一个吃螃蟹的,通过网络流传的新闻会更快,他们也更喜欢努力地搬运最新的消息,把其他报社压得喘不过气来。

    现在,这个圣何塞信使网站已经是最先获取新闻的渠道了,相比慢吞吞的要第二天才能印刷的报纸,他们可以做到当时就把新闻公布出来。

    葛洛夫有些诧异地看着手下的工程师,看着对方敲击键盘,看着网站载入,然后,第一条新闻。

    存储技术的革命?

    IBM公司的消息?这个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存储技术,应该是他们公司传出来的消息吧?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和IBM是合作关系啊!

    工程师继续点击消息,等待载入,等到屏幕上逐渐出现消息的时候,葛洛夫惊讶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龙芯公司!

    最近,龙芯公司声称,已经攻克了光盘可重复擦写的技术难关,他们即将制造出来可以多次重复擦写的光盘,这意味着存储技术的一场革命!

    美国佬在硬盘上打压东方,东方就另辟蹊径!

    历史上,九十年代中期,可重复擦写的光盘才开始出现,因为当时民用硬盘的技术已经扩大到了G的级别,所以,这种可重复擦写的光盘并没有大批量使用,人们还是用一次性刻录光盘来当做数据备份。

    但是现在,相比一两百兆的硬盘容量,七百兆的光盘,那就是大胃王,什么都能往里面装啊!

    “光盘还能反复擦写?”葛洛夫睁大眼睛,看着屏幕。

    “根据龙芯公司的说法,他们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活性材料,涂抹在基片上,螺旋开槽,精确伺服,从而让激光头正确寻找到凹坑……”摩尔读着上面的内容,话语微微颤抖。

    计算机记录的是零和一,不同的装置,记录方式不一样,磁盘是用磁极,N级和S级就能表示零和一,而光盘是用凹坑,凹坑的深浅,或者有没有凹坑来表示零和一,从而记录出来数据,由于是激光读取,所以间隔很密,容量自然很大。

    等到以后,升级到DVD的时候,用了蓝紫激光来读取,数据容量就到达4G的级别了,双面双层翻四倍,那就是16G的容量,足以让很多硬盘汗颜。

    在九十年代初期,更是没有人会怀疑光盘的潜力,他们不会知道,以后光盘唯一的用处就是塞到汽车的车牌上遮挡摄像头。

    东方人走了另一条赛道!

    葛洛夫心乱如麻。

    “不可能,不可能,光盘也是有缺陷的,它……读取速度慢!”

    光盘和硬盘都是靠旋转的盘片来获取数据的,但是,光盘转得很慢,单倍速的就是几百转,后来技术发展,最高可以用52倍速旋转,但是现在不行。

    而硬盘可以轻松实现几千转的转速。

    所以,光盘读取速度慢,这是不争的事实,外存的读取速度慢,就会影响到数据访问,影响到计算机的速度!

    “后面还有。”工程师脸色难看。

    “为了提升计算机的速度,龙芯公司还在光驱上增加了NAND闪存,容量二十兆,用来缓冲光盘数据,提升和计算机的数据交换速度……”

    在后世,固态硬盘隐隐有淘汰机械硬盘的趋势了,除了视频监控、文件储存备份之类的还用机械硬盘之外,其他都已经过渡到了固态硬盘,速度快,容量大,非常爽,哪怕老电脑升级,把机械硬盘换固态,开机也能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

    固态硬盘内部需要的,就是叫做NAND闪存这种东西,虽然是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里才流行起来的,但是,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八十年代,岛国的芯片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内存芯片业务,打得英特尔满地找牙,不得不放弃,同时,岛国也在发明新技术,1987年,东芝公司发明了NAND闪存,1991年,第一块固体硬盘出现。但是因为价格高昂,没几个客户敢用。

    由于岛国在内存领域里高歌猛进,所以,闪存虽然出现了,也没有受到重视,东芝公司只是保留了一些研发人员持续跟进而已,当做技术预研。

    但是在东方,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

    普通的计算机内存是DRAM,使用电容存储,电容器会缓慢漏电,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否则里面的电跑光了,就都成零了,这就意味着只有通电的时候才能存储数据,断电就会丢失。

    而NAND则使用了浮栅技术,同样是电容器,但是通过在电介质中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的逻辑状态,这个电介质在断电之后,依旧能保证原本的状态,所以可以代替硬盘来存储,但是由于用的是芯片,所以价格昂贵。

    两种技术都是电容存储,只是内在路线不同,所以,技术的跨越并不大,后世就有很多内存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比如用老旧的DRAM生产线来转产闪存。

    现在,太平洋集团当然也能这么做,而且上来就是0.5微米技术,芯片集成度高,容量大,成本低。

    刚刚正月初三,秦锋就前往魔都,参加魔都芯片厂的建成典礼。

    整个芯片厂的建设,体现着东方速度,东方就是利用这种速度,打败了一个个竞争对手,屹立于世界之颠!

    门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几下就停了,秦锋知道,这是张汝金的特色,哪怕公司账户上躺着几百万,几千万,他也会非常节约,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上。

    门口,中芯国际的大牌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张总,我代表集团总部,感谢你们的努力工作,从此之后,咱们龙芯公司主要搞研发,咱们中芯国际主要搞生产,共同发展我们东方的芯片产业!”

    张汝金穿着一身经过熨烫的旧西装,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秦总,我们会努力的,里面有三条生产线已经调试好了,即将投产,其中一条生产龙芯一号,一条生产内存,还有一条生产闪存,我们争取今年就能盈利!”

    芯片厂批下来的面积很大,厂房建设也是逐渐开始的,一期投入的产能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放眼全球,已经能排进前三了!

    “我们目前规划的年产能是六十万块晶圆,可以切割出来三亿块芯片,等到二期建设起来,这个产能就能扩大到三十万块晶圆以上。”张汝金说道:“我们的脚下,就将成为东方的硅谷!”

    “嗯,我们国家缺少芯片的局面,将会彻底在这里被终结。”秦锋点头:“中芯国际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技术,也可以给其他的芯片设计企业代工,我们走国际化路线,虽然美国人对我们戴有色眼镜,但是,我们对全世界,都是敞开了怀抱的。”

    “是的。”张汝金点头:“秦总,等下开记者招待会,您要不要说点什么?”

    “当然。”秦锋点头:“我会告诉他们,科技无国界。”

    上午八点钟,准备就绪的生产线轰鸣起来,穿着防尘服的工人们早就经过了严格培训,兴奋地开始了正式投产,而在中芯国际的会议室里,面对着闻讯赶来的一大批记者,秦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我们知道,芯片的生产科技含量很高,普通的芯片研发企业是没有精力来研制生产设备,调试生产线的,以前那种一体化的芯片公司是无法适应未来的竞争的,所以,我们中芯国际提出了全新的模式,国际合作!”

    “其他的芯片企业,只要负责设计芯片就可以了,芯片的生产可以交给我们中芯国际来代工,我们有全球最先进的0.5微米生产工艺,可以让芯片公司设计出来的芯片实现最小的能耗,最高的性能,让芯片公司的产品占领市场,获得最大的优势!”

    “就算是在高科技领域里受到了打压,但是我们太平洋集团依旧是开放的,我们相信,科技无国界!我们怀着诚意,给全球各个芯片企业生产先进的产品,我们东方也会融入全球的芯片产业链里面!”

    “请问,如果有处理器生产企业要求你们代工呢?”台下一名西方记者提问。

    “我刚刚也说了,科技无国界,我们更不会人为制造障碍,如果有处理器生产企业愿意把芯片交给我们代工,我们也会全心全意地生产,给他们减少成本,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润,也可以推动全球的计算机技术进步,在这里,我向英特尔公司发出善意的邀请,你们也不用继续搞什么0.8微米的生产工艺了!你们直接用我们的0.5微米生产工艺,一定可以让奔腾处理器的性能更强!”

    这哪里是邀请,这分明就是赤果果的炫耀!

    大洋彼岸,葛洛夫握紧了拳头。

    “狗屁的科技无国界,他们如果真的这样想,倒是把芯片厂搬到我们美国来,不,他们把自己的芯片交给我们生产啊!”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是内行都知道,把芯片交给别人生产,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自己的所有技术都暴露给了别人!

    “没错,我敢打赌,没有一个芯片企业会把自己的芯片交给中芯国际代工,在芯片领域里,谁会相信代工?”

    听着葛洛夫说完这话,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搭话。

    什么没代工?

    87年,台积电成立,88年,老张就通过和葛洛夫的私人交情,拿到了英特尔的一批代工订单,当时的英特尔如日中天,忙得生产不过来,也就交给了台积电,当时不少英特尔的工程师去台积电,给他们提出来了三百多个意见,台积电雷厉风行,很快都给解决了。

    英特尔怎么没代工?只是英特尔绝对不放心把芯片交给竞争对手来代工而已。

    “对了,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东方人第一次展示了他们的存储设备。”手下的工程师拿来了一张报纸,上面是秦锋展示高大上的光盘存储系统。

    这个系统外观和CDROM差不多,也就是电脑上常见的光驱,事实上,这种存储系统就是在光驱的基础上改进的。

    为了避免光盘的磨损,这个光驱系统是封闭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用针捅面板上的一个小窟窿,才能让光盘弹出来。

    现场,秦锋亲自用针捅进去,然后拿出来里面的一块光盘:“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发明的全新的可擦写光盘,我们把它叫做CDR,这种光盘的活性层采用了几种稀有金属的合金,为多晶体结构,可以反射激光。”

    说着,他把光盘展示出来,灯光下,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光彩。

    接着,在众人瞩目中,光盘被推进去,发出嗡嗡的声音,电脑开始启动。

    半分钟后,电脑里出现了蓝天白云的标志,已经进入了图形界面。

    然后,秦锋开始点击鼠标,进入游戏,光驱再次发出嗡嗡的声音。秦锋演示了一把红色警戒,才退出来。

    “当然了,为了避免有作弊的嫌疑,我们使用了透明机箱,大家可以对着机箱拍摄一下照片,看看我们的机架上是否只有一个光盘存储装置。”

    咔嚓,咔嚓!

    无数的照相机对准机箱,很多机箱照片就成了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的配图。

    记者招待会结束,所有记者离场,捏了一把汗的倪老终于从后台走上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拆桌子,从机箱下面的桌斗里拔出来了一块硬盘。

    “秦总,咱们目前正在努力研发,进展顺利,三个月后,光盘存储系统应该能正式上市,不过,这三个月……”

    过年的时候,秦锋才说了计划,现在才大年初三,龙芯公司就算是再牛,也不可能把东西直接变出来。

    所以,就只能暂时用硬盘替代一下了,要是倪老,绝对不敢这么捣鼓的,不过,英特尔连奔腾处理器的假消息都敢发布,他们又有什么不敢的。

    “不着急,我们一定要吃透技术,尤其是闪存,这个是能用到未来的。”

    “好。”

    “我们这样一折腾,估计他们就该取消硬盘禁令了,我们继续用硬盘,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收购硬盘厂商,进入这个领域,然后提出新的技术,把硬盘技术推到世界第一,让他们无法追赶。”

    后世的硬盘厂商就那么三四个,这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在巅峰的时候,全球的硬盘厂商有221个!

    “什么硬盘技术?”

    “仙尘技术。”秦锋说得很玄幻。

    等等,这倪老,还有其他人的目光有些不对劲啊!

    “秦总,您以前是没打算好好工作吧,这过了年,才开始打算真正投入到工作中来了!”倪老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