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初秋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包裹将至

    良久。

    米童放下手中的砂纸,轻轻吹拂手中小物件表面附着的微尘,等干净之后轻声说道:“还要麻烦您,准备一下打蜡的东西。”

    “哦!”

    许征回过神来,急忙道:“好。”

    等许征取来材料,米童调配好后,便开始给手中木雕打蜡上光,道:“您觉得怎么样?”

    “浑然天成。”

    许征叹道:“之前是我走眼了,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有了这等超凡脱俗的技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米童笑了笑,起身走到博古架前,将着色后的木雕放在了上面,道:“暂时寄放在您这儿,等干了我来取。”

    “好。”

    许征点头应下,犹豫了会儿道:“能不能……请你抽空指点我一下,我会交学费的,家里的东西你也可以随便用。”

    想到之前在店里生出的念头,许征神色赧然,人家年纪轻轻,却已经到了他都看不懂的境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连最吃年龄饭的手艺,他都远远比不上人家,白给人家当徒弟,估计人家都不想要。

    “您说笑了,指点谈不上,咱们互相学习。”米童坐回椅子道。

    对于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米童倒也理解。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或许最能诠释老一辈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他平白得来的宗师技艺,如果真的能够帮助到店老板,米童也是极为开心的,虽然他此行的目的只是雕刻刀。

    一中附近的拉面馆。

    米童和许征,都在对付各自眼前的拉面,时值中午一点多,两人都已经很饿了。

    “米大师,你直接叫我许征就行,咱们这一行达者为先,能得到你的指点,我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可千万别!”

    米童赶忙摇了摇头:“我是小辈,还是叫你许叔,你叫我米童或者小米都可以,米大师听着也太奇怪了!”

    两人就这事儿争论了许久。

    见他态度坚决,许征无奈道:“那就按你说的来吧,你觉得我现在的雕刻技艺处于什么水准?”

    “什么水准?”

    米童细细想了想,笑道:“如果将雕刻技艺划分五个等级,你应该处在三级中上的水平,四级我定位为大师。”

    “那你呢?”

    已经五十岁的许征头发有了花白,对于他自己的水平,本身也有认知,知道距离大师还很远。

    此时,他更好奇眼前的这个少年,究竟达到了什么层次。

    米童笑道:“我都是自己刻着玩,也没见识大师之类的人物,没有真正比过,我也拿捏不准。”

    “我看院里除了租户,好像就你一个人,婶婶他们都不在吗?”

    “嘿~”

    许征挑了挑眉,一脸开心的笑:“儿子和儿媳妇都在省城工作,老伴跑去帮忙带孙子了,院里租着学生也离不了人,我也只能单独守着家。”

    接着道:“我儿子是一中毕业,现在院子里租住的学生全部都是一中的,说起这个,你是哪个学校的来着?”

    米童轻笑道:“我可比不了一中的好学生,今年在四中复读。”

    虽是第一次见面,米童和许征却相谈甚欢,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从日常生活到学习状况再谈论到雕刻技艺。

    这天下午,就在小院的会客厅中,两人坐一起研究雕刻。

    大多数时间都是许征在雕刻,米童在一旁给他指出手法中的疏漏和技巧。

    临近傍晚,米童离开了小院。

    来的时候拿着属于许征的雕刻刀,离开时却两手空空。

    雕刻刀同样属于刀类物品,以四中军事化管理的风格,若是查出来,难免麻烦,米童索性直接将雕刻刀留在了许征这儿。

    许征这儿有木料,环境也好,除了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外,米童还真的想不出,雕刻物件比这更好的去处。

    傍晚的粟县,别有一番景致。

    没了炎炎烈日,夕阳将楼宇房屋分割成昏暗和橙红两种色彩。

    顺路吃了一碗杂粮面,米童迈步走进四中校园。

    ……

    教学楼正面,镂空方格状的条柱在夕阳下变得一片赤红,锤炼着校园中一众青涩少年的拳拳之心。

    米童先去了门卫室。

    门卫大叔脸上长着一颗黑痣,经过一通翻找,确认没有他的邮件。

    米童憨笑着递上一支烟:“张叔,如果有我的邮件,记得收一下啊,我中午或者晚上取。”

    张义清没好气道:“行行行,学习不咋样,抽烟倒是一套一套的。”

    “嘿嘿。”

    米童咧嘴一笑:“那我先走了啊,张叔。”

    “去吧,去吧!”

    告别了张义清,米童直接回宿舍。

    推开宿舍门,里边或趴或躺或站着四道身影。

    米童笑道:“兄弟们晚上好啊。”

    几人愣了一下,一时没有说话。

    王箴迅速翻起身,一脸八卦:“怎么样,今天和那个女生聊的怎么样?”

    “去你的。”

    米童一把推开他:“你个没义气的东西,说好的由你来,你倒好,直接跑没影了。”

    王箴对面的下铺,坐着一个微胖的青年,面色微黑,此时皱着眉头打量款款而谈的米童。

    米童见状笑道:“怎么,几年不见不认识了嘛,曹静同学。”

    “你是?”曹静明显没想起来。

    摇头轻叹,这位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米童笑道:“米童,有印象了嘛,兰茳的时候你比我高一届。”

    “哦,对。”

    曹静恍然道:“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你和姜舒书当时一个班的。”

    米童:“……”

    男的记不住,女的张嘴就能叫出来名字,你有点暴露本性了啊,小胖哥。

    “你这到哪都认识人,我看应该由你来罩着我。”王箴打趣道。

    米童道:“你快拉倒吧,咱们县城就这么丁点大,还只有三所高中,碰到熟人有什么稀奇的。”

    正常碰到熟人不容易,但在复读生这个圈子里,几所高中拢共也就那么几个班,更何况四中来的复读生,还凑不满一个班。

    张静诧异道:“你这变化有点大,我记得当时你个子很低的,最近几年你长了很多啊。”

    “那时候确实比较小。”米童点了点头,笑道:“我初二开始长个的,两年时间大概长了二十几公分。”

    “我也差不多,刚上初中还没人家女生高,后面就开始猛长起来了。”王箴上铺戴眼镜的男生插话道。

    “我叫李丰庆,和王悦强都是从二中过来的。”

    顺着李丰庆的目光,米童看向站在窗边,双手后背拄着窗台的小个子王悦强,也就堪堪一米六的身高,小眼睛,看着比较喜庆。

    和他打了个招呼后,米童道:“另外两个呢,我记得咱们宿舍好像只有七个人。”

    王箴耸耸肩:“找妹子去了呗,人家认识的女同学可不比你少。”

    “你别说话!”

    米童想想就来气:“当时在蟠龙追你们班那个谁谁谁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怂啊!”

    他们两长相本就不错,在蟠龙不说招蜂引蝶,但认识的异性也算不少,没想到王箴今天居然撂挑子。

    “这不是给你创造机会嘛。”王箴哈哈笑了起来。

    “那我还得感谢你咯!”

    几人闲聊一会,也开始各忙各的。

    李丰庆、王悦强和曹静看书,米童继续未完成的誊书大业。

    王箴开始在床上坐起仰卧起坐,摇的木板床咯吱咯吱作响。

    宿舍中,除了米童和王箴,其他五人不是一中就是二中来的。

    曹静十分刻苦,另外几位一点也不差,以往学习环境的不同,很大程度造就了众人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米童来时连书都没带一本,哪像人家几位,还没正式上课就已经刻苦用功起来了。

    不知何时,米童上铺,和王悦强下铺的兄弟也回到了宿舍。

    面色苦大仇深的王斌,安静的靠在下铺床头翻书,戴着眼镜满脸痘痘的马互华,在宿舍出出进进的洗个不停。

    宿舍中飘荡着淡淡的气味,闻着有点让人不舒服。

    米童揉了揉鼻子,暗叹一声,没了写作的心思,将东西收拾放好,开始做仰卧起坐。

    晚上九点刚过。

    米童离开宿舍,来到学校对面的小卖部,买了几小袋雪饼,咔嚓咔嚓啃着的同时,拿着一旁的座机拨了出去。

    “喂,您找谁呀?”

    电话接通,话筒中传来少女软糯清脆的声音,听之令人心酥。

    米童不由笑道:“我家妙妙在不在,麻烦让她接一下电话。”

    “嘻嘻~”

    “宝宝,您名报好了嘛,宿舍环境和舍友都怎么样呀?”

    米童道:“报好了,宿舍还不错,加我总共七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铺。”

    相较于蟠龙时,木板合并在一起的大通铺,十个床位挤了十六人,四中宿舍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不用人贴人,也不用担心,别家的虱子半夜悄摸摸爬到自己身上。

    电话费本就比较贵,对面的手机还是双向收费,两人又聊了几句,米童打算挂断电话时,听见女孩说。

    “宝宝,明天早上九点半这样子,记得到校门口取一下快递呀。”

    闻言,米童惊喜道:“是过稿了嘛,给你来电话了?”

    他没有手机,那天寄稿的时候,留的是魏小妙的手机号码。

    “嘻嘻~你明天看看不就知道啦。”

    “挂了呀,宝宝。”

    听到电话中的忙音,米童纳闷的挠了挠头,掏钱结了电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