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拯救者系统
繁体版

第三十章 皇亲贵胄渣世子

    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抵达驻扎地的时候是下午,天边的落日余晖洒在白草上,似战士的鲜血染红了一片天。

    此情此景,苏泽适难免有一丝感伤。战争从来残酷,尤其是对于底层士兵来说。

    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牺牲是战场上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宁朝的胜利来说,哪怕有□□辅助也是尸山血海,算上阙族的人,死伤数目令人触目惊心。

    但他没有退缩的余地,不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他的立场都是坚定的。

    苏泽适敬畏生命,却坚定地想要守护家园。他是一个人,感情与理智并存,不允许感情胜过理智。

    站在帐篷前看向阙族的方向,苏泽适突然想起了安国侯对他的评价——看似理智,却没有丧失柔软。

    在这一点上,父子俩算是一脉相承。安国侯不说多有同情心,对于士兵的爱护却是实打实的。单看他就算坑儿子也要将军饷发出来就知道了。

    小小地叹口气,苏泽适转身回了营帐。今日他难得放松,准备好好睡一觉。

    接下来几天就没有放松的机会了,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接到命令。

    果然,一个与平日无异的夜晚,苏泽适等人接到了奇袭的命令。

    那么长的军旅生涯,他们早就习惯了随时整装待发。不过小半刻钟得得时间,士兵们排排战力,只等大帅一声令下便如利剑出鞘一般直指利城。

    早在接到命令的时候苏泽适就有“里应外合”的预感。

    如他所料,在他们到的不一会儿,城门便被人打开了。入眼一片腥红,倒下的人成片。

    没时间让他们感叹生命的脆弱,这一刻,宁朝士兵们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嗜血的表情。

    背负着战败的屈辱那么长时间,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人在身边倒下,没有一个人不恨。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只要胜了,他们便不是丧失国土的罪人!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安国侯勤于练兵、严于治军的效果了,哪怕是如此激动,没有一个人扰乱秩序。

    按照计划,步兵开路,骑兵随后,弓箭手随时准备。一切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阙族人来得很快,他们刚刚穿过城门就传来了厮杀的声音。

    飞溅的血液、残忍的嘶吼、刺耳的刀剑碰撞,是此时利城最显眼的一幕。哪怕是在黑夜中,借着火把,一幕幕场景呈现在每一个活着的人的脑海中。

    苏泽适不知道安国侯安排的,虽说他已经能够进入帅帐议事,但今日的突袭显然是保密的,他能做的就是服从命令,能多杀就多杀。

    现在的他依旧是弓箭手,拉开弓,三支齐发。破空的瞬间甚至发出了呼啸的声音,这样的力道,只要碰到人,铠甲不够厚的受伤是绝对的。

    弓箭手并不是站在最前面的,借着盾牌的抵挡,苏泽适随着队伍越来越深入城中。

    身后有源源不断的士兵进城,不担心阙族来一个“瓮中捉鳖”,宁朝军队的士气高涨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城中的居民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战争,醒来的一瞬间便尽可能地躲藏起来。

    三年的时间,并没有让阙族人完全掌控这座城池。人们依旧向往着回归宁朝,所以,阙族并没有兵力补充。

    一鼓作气,安国侯带着人越杀越远,直到与东门攻入的队伍汇合。

    隔着犹在挣扎的阙族士兵看到自己人的那一刻,所有的宁朝士兵再次升腾起一股杀气。此刻的阙族依旧没有等来援兵,他们的败局已经注定。

    “不杀俘虏,只要你们认清形势,接受安排,还有活下来的机会”,安国侯握紧手中的剑柄,嘶哑着嗓子喊道。

    他的身体竟然有一丝不可抑制的颤抖,三年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如何能毫无所觉?

    这群人中有硬汉子,面临失败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投降,拼死发起了攻击。

    但他们没有几乎了,走向死亡的结局后,他们的同伴多数选择了投降。胜利,终于来临。

    押着俘虏们进去,安国侯带着人全城搜索。他是个有手段的将军,不论何时,与士兵共进退。

    苏泽适也在搜城的队伍中,到了这个时候,他维持着冷静,不放过蛛丝马迹。他不会觉得剩下来的阙族人会对他们抱有善意,仔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从夜半时分到太阳高照,一夜之间,利城回到了宁朝手中。

    但苏泽适知道,胜利没有那么轻松。在此之前,宁朝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从拿回云烟城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商讨战术,无数人在这段时间牺牲,直到昨夜,他们成了见证光辉的人。

    他知道安国侯不会就此停下征战的步伐,阙族人占领这座城池三年,宁朝背负着屈辱三年,要是仅仅拿回城池便作罢,将毫无威慑力。

    所以,苏泽适是支持安国侯继续向阙族国土进发的。当然,他们不可能让阙族灭国,只要把他们打怕了,订下契约,保证几十年的和平便好。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强盛,但只要他活着,就会竭尽全力守护国土完整。

    对于未来,苏泽适打算改变宁朝重文轻武的风气,肃清朝堂,绝对不能再出现前线吃紧时自己人拖后腿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事情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并不是一句话的功夫便能达成。

    而且,人心往往是世界上最难把控的东西。苏泽适同样担心武将们借此机会打压文臣,从而将宁朝变为重武轻文的国家。这两种状况都是畸形的,最理想的还是两者相辅相成,方能让国力达到鼎盛状态。

    好在安国侯还保持着理智,并没有马上发动战争,留给了宁朝人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一场战争,看似只是在一块区域进行,可实际上却牵扯着整个国家。不说战败的后果,单是战争消耗的人力物力便是巨大的负担,肆无忌惮只会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无法喘息。

    也就是停战的时候,苏泽适与安国侯回了京城。不需要上战场的时候,找出一两个主持大局的人还是不难的,安国侯很是放心。

    至于他们,自是要回去忙活香火传承的大事。

    苏泽适猜得没错,安国侯同样希望他早些成亲。甚至不着调地提出了,“保一争二”。

    无奈地看了一眼止不住畅想的父亲,苏泽适说道,“您也不怕秦叔叔知道,要是知道您鼓动儿子纳妾,信不信你儿子就要被退亲了?”

    佯装无事地挠了挠头,安国侯脸皮厚度无人能敌,“怕什么,这不是他不知道吗?也不是别的,你们至少得多生几个孩子吧?”

    说到这个苏泽适就收声了,他不想骗安国侯,却也不想让他失望。

    一看他这个反应安国侯就知道了,他养大得儿子,还能这点了解都没有?

    但他却没再说话了,自己就是个疼媳妇的,儿子是个痴情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纠结只不过一瞬,安国侯便歇下心思,还安慰苏泽适,“干什么这副样子,你不愿意老子还能逼你不成?”

    两人都是习武的,一路上都是骑马,速度比坐马车不知道快了多少。就是这样,他们也花了两旬的功夫才回家。

    赶路的时候谁都没有心情仔细收拾,到家的时候就是风尘仆仆的样子。

    久不见丈夫和儿子,就是长公主这样的爽利性子也红了眼眶。拉着人止不住的心疼,“你们倒是别急啊,本来就吃苦了,回个家还千赶万赶的,不是故意让本宫心疼吗?”

    父子俩对视一眼,默契地眨了眨眼。他们可都清楚,长公主不过说说罢了,要是他们真敢在路上耗上一两个月,等待他们的将是毫无悬念的暴揍。

    这几年长公主的信中时不时提到秦明婉,娘俩的感情越来越好。

    想到自家娘亲的彪悍,苏泽适心中打了个寒战,他的婚后生活,可别像他爹一样被管得动都不敢动吧?

    收拾好了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坐在饭厅,长公主不断地给两人夹菜,难得温柔体贴。

    吃完饭去了书房,这就是要商量事情的意思了。当然,这是因为安国侯和苏泽适都表示不需要先休息。

    这会儿功夫,长公主短暂的柔情似水已经耗得差不多了。手指敲击着桌面,看着愈发俊朗的儿子,问他,“对于婚事,你还有什么看法吗?”

    摇摇头,苏泽适表态,“儿子都听母亲安排。”本来也没什么好打算的,娶的是自己心仪的姑娘,成亲自有一套流程,他只要安心迎亲便好了。

    不过苏泽适还是准备成亲之前去见见婉儿,长时间不见,他怕两人都生疏了。

    接下来的时间苏泽适有些无所事事,习惯了军营中时刻都有事忙的状态,突然闲下来下他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武宁侯府他去过了,未婚妻也见了,但武宁侯却绝了他想带秦明婉出去的心思。说是成亲前不要见面是风俗。

    苏泽适满是不服气,说什么风俗,不就是不乐意他抢了闺女/妹妹吗?

    不过他也能理解,要是有个臭小子想娶他女儿,他的态度肯定还比不上武宁侯和秦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