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飞扬时代
繁体版

10、榆乡

    这个暑假,许新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度过,网站的架构基本完成了大半。

    程雨蕉的舞蹈练习从生疏到熟练,渐渐成为习惯。

    包顺超体重稳步上涨,dnf打到了40级,格兰之森已经很久没去过了......

    叶子从枝桠滑落,染上一层金黄,天上云卷云舒,又是一个秋意盎然的季节。

    ......

    翌日清晨,许新和包顺超久违的来到了县一中,今天是领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许新考上了临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包顺超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学校也在省城金陵,但处在郊区地带。

    眼下还是暑假,高一高二的学生尚未来校,一中的校园里空荡荡的,两人来到教学楼,走进了胡文军的办公室。

    胡文军笑着指了指饮水机:“你们两个还是今天第一个来的,渴的话自己倒水。”

    “在家都快待发霉了,就等今天来找老班呢!”

    许新哈哈笑道,他正好有点渴,见桌上有纸杯,便拿起一个去饮水机,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

    包顺超见到班主任,还有点拘谨,乖乖地坐在椅子上。

    “老班,咱班今年成绩怎么样?”许新见胡文军心情很好的样子,好奇道。

    “还不错,年级里排第三。”

    胡文军找出了两人的通知书,放到桌面上,对两人笑道:“包顺超倒是中规中矩,不过没想到,你小子今年进步这么大。”

    “那是,平时多亏了老师照顾我,学生以后一定更加努力!”

    许新嘻嘻一笑,从背后拿出两罐准备好的茶叶,不由分说地塞到胡文军抽屉里。

    “两个月不见,还学会讨好老师了。”

    胡文军摇头失笑,他虽然惊讶于许新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但本就不打算究根问底。

    在他看来,许新可能是平时藏拙了,或者运气好......

    但无论什么原因,既然能过了高考这最后一关,那就是皆大欢喜。

    他们这些老师,终究会在这所高中,方寸间的讲台上渐渐老去,但孩子们的未来,总是一片蔚蓝。

    告别班主任后,两人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二手市场买手机,毕竟要上大学了,买个手机联系更方便。

    许新挑挑拣拣,最后买了一个400元的诺基亚二手机。

    “怎么不买触摸屏啊,翻盖手机多没意思。”

    包顺超这货早就买了一款三星的触摸屏手机,天天没事就抱着手机玩游戏。

    “能打电话就行,讲究那么多干嘛。”

    许新瞅着包顺超愈发黝黑的脸,笑道:“你科目三考的怎么样了?”

    包顺超脸色一垮:“挂了,还在等重新报考呢,阿新,咱们一起报的名,你怎么学的那么快啊,我到现在......”

    “那没办法,谁叫我天赋好呢?”许新摊摊手。

    本来许新是不想报驾校的,毕竟自己老子还在骑摩托车呢,但是包顺超非要拉着他一起。

    结果那个驾校暑假学员爆满,十几个人共用一台车,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旁边晒太阳。

    这三伏天,许新才不愿意跟着一起遭罪。

    他本来就是个老司机,干脆就直接找驾校预约考试了,教练也乐见其成,一拍即合。

    于是包顺超还在练习踩离合,挂挡位时,许新已经考完了科目二,等包顺超考完科目二,许新已经拿证了......

    “听说大学比高中宽松多了,也不用上早自习,平时考试只要及格就可以了......”包顺超很期待。

    “那可不一定。”许新笑了笑。

    有的学校不仅晚上断网熄灯,自习课照上,甚至比高中放学还晚,简直就像上了个假大学。

    不过他和包顺超的学校都没这个规矩,应该会轻松许多。

    包顺超放下录取通知书:“话说这样一来,以后我们还有程雨蕉就都在同一个城市了,等大学放假了,我就去找你们玩……”

    “什么?”许新愕然,“程雨蕉也在金陵?”

    “你不知道?”

    包顺超愣了愣:“我上次在杜娟娟的升学宴上见过程雨蕉,她亲口说的啊,好像是金陵大学。”

    “呃......”

    程雨蕉那次查成绩后,就没来过飞扬网吧了,许新天天忙着肝代码,也没去过同学的升学宴,还真不知道这事。

    许新前世在魔都读的大学,毕业后就去深城了,却没想到程雨蕉是在金陵读书。

    金大和临海大学毗邻,想想还真有点期待呢。

    ......

    “怎么样,录取通知书拿到了?”

    许新刚回家,吴秀英就站在门口了。

    “拿到了。”许新献宝似的把录取通知书双手呈到父母面前,“二老请过目!”

    “德行!”吴秀英连忙在背后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通知书。

    “许新同学:你已被我校录取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

    请于2008年9月1日,凭本通知书准时到校报到。”

    下方,临海大学深蓝色的校徽赫赫在目。

    文件袋里还装着新生手册,水卡等物品,许远庆和吴秀英一样一样的翻看,脸上洋溢着笑容。

    胡秀英年轻时候只上过初中,许远庆上的是中专,现在孩子考上了临海大学,两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感。

    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不只是许新的成绩单,同时也是对他们作为父母,十八年来子女教育的答卷。

    “以后你就是大学生了,说话做事,可别再这么不着调了……”吴秀英弯着眼角说道。

    “瞧您说的。”许新咕咚咕咚喝着可乐,“就是圣斗士,那也是您儿子啊……”

    第二天早上,许远庆骑摩托车,载着一家人来到了吴秀英的老家,榆乡。

    “还是外婆家舒服啊!“

    许新提着一大袋鞭炮,踩在青草混合着泥土的地面上,呼吸着新鲜空气。

    农村地广人稀,到处可见大片大片的稻田,眼下是秋收季节,许多农户还在地里顶着烈阳割稻谷。

    父母留在镇上采购,许新轻车熟路,走过一片片农田,来到一条窄窄的土路上。

    “这路现在还没修呢?”

    许新笑了笑,自己以前每次开车回老家,最怵的就是这段小路,生怕方向盘一个没稳住,就连人带车一起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