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我在东汉有座城
繁体版

第26章郭蛮子的往事

    暮色缓缓罩住大地。

    稀稀疏疏的沙落声拍打在山间。

    悠悠呜咽着的不只是风,还有一片坟茔脚下趴着的郭蛮子。

    “大兄!三弟!回家了!”郭蛮子无力的趴在地上呢喃着,布满茧子的大手在不停地抚摸着坟茔前放着的一块黑色扁平石头。

    石头上刻着三行字迹。

    第一行歪歪斜斜写着:

    吾兄红衤吾弟边口之△

    第二行工工整整的写着:

    赠蛮子蛮石一方其纯纯亦真君子也

    第三行简短的写着:

    早建功业

    郭蛮子手指颤抖着一遍又一遍的拂过底下的两行字,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不停流淌。

    “大兄呐!三弟呐!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郭蛮子愈发的悲切,声音哽咽在喉头不能张口。

    满腔想要吼叫出来的话语尽数做了呜呜悲鸣。

    “郭蛮子!”

    “郭屯长!”

    “你在哪儿?”

    “郭屯长!”

    山风也怜悯,吹着呼喊声送到了郭蛮子的耳畔。

    “三弟?是你吗?”郭蛮子撑着臂膀抬头张望。他听到了有人在喊他的名字。这郭蛮子的名号还是三弟边城给他取的。郭蛮子永远记得第一次投军时见到边城的情形。

    ………………

    还记得那天的太阳好大,在营寨门口徘徊了好久的郭蛮子又渴又饿。他看到一个个束着头发脸上干干净净的少年郎在篷子底下的那张桌子前拿出块木牌说了什么,然后那个戴着红色帽子的白脸汉子拿着根木棍在一大排串起来的竹子比划了几下,就把木牌收走了又重新给了另外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和自己怀里揣着的很像。

    牌子是母亲塞给自己的。年前乡里遭了大灾,家里小小的米瓮养不活躺着的七八张大口。妹妹消失的第二天夜里,母亲往郭蛮子的怀里塞了这块牌子,嘱咐着说要带好这块牌子,不要丢了。快跑!去外边找吃的!不要回头!能活!

    是这样找吃的吗?郭蛮子咽了咽口水,强迫自己转过目光。但是瞥到少年郎们领了牌子,坐到另一顶棚子里大口的吃着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肉,咣咣的喝着瓦瓮里的东西,忍不住的将口水咽了又咽。炙热的太阳和咕咕作响的肚子无一不在催促着郭蛮子往棚子下去,去大口的吃喝,去惬意的乘凉。

    不!不能去!郭蛮子的内心剧烈的抵抗着。惊恐的画面再次袭上心头。

    跑出乡里的第一天,又累又饿的郭蛮子就循着飘呼的阵阵粥香钻进一个棚子底下。白花花的米粥在大大的瓦瓮里咕嘟嘟的冒着香气,膀大腰圆裹着兽皮的几个白净老爷招手喊自己过去。傻愣愣站着的郭蛮子手里被塞了一只添满热腾腾米粥的木碗,棚子底下全是哼哧哼哧吸溜着的半大小子。很快端着碗的郭蛮子也加入了吸溜的行列。瓦瓮里的咕嘟声逐渐消失,十几个半大小子端着舔涤干净的碗眼巴巴的望着白的异常的老爷们。老爷们和蔼的说‘米完了,想吃羊肉吗?想的跟我们来。’郭蛮子永远也忘不了自己被关在白人老爷们的羊圈里,看着一起来的同伴被当牛羊一般宰杀。

    不!我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不能去!郭蛮子坚决的转过头,扭开身子就准备撒脚丫子跑。

    忽然两堵墙一样的身躯出现在眼前,郭蛮子一头撞上去摔了个四脚朝天。

    “爹!就是他!在这鬼鬼祟祟好一会了!”两堵墙一样的身躯后面,头顶着木头冠子的白净书生指着郭蛮子。

    头戴红色帽子的白脸汉子当即喊人将郭蛮子拿下了。

    郭蛮子看着面色白净的二人神色张皇不已,当即破口大骂‘吃人的白鬼爷孙!大家快跑!’

    这通破口大骂没惊到棚子底下的少年郎们,白面的书生倒是憋不住怒气了。

    ‘你这间细!竟敢辱骂我父!’说着就抽出手中利剑。

    ‘你们骗的了别人,骗不了我!别想哄我们去做口中羊肉!’郭蛮子好似知道这会在劫难逃了,性子暴烈的继续喊叫,‘大家别吃棚子里的东西了!他们想骗你们去当羊!宰了你们吃肉!’

    ‘你这厮血口喷人!去死!’白面书生怒极了,当下就要一剑刺出。

    ‘城儿且慢!’红帽白脸汉子虎步龙行的大步走来,目光紧紧地逼视着郭蛮子,‘你说什么!’

    被唤做城儿的白面书生狠狠的放下利剑,不解的说:‘爹!这种蛮子一看就是死间,一剑刺死算了,留着他做什么?’

    白脸汉子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多说,继续问郭蛮子:‘你说什么?’

    郭蛮子直接放飞了自我,一顿污言秽语夹杂着自己逃难的经过喷射而出。说的口干舌燥,却是身心舒爽。

    在一旁的白面书生气的面色涨红,手指紧紧地按在剑柄上。白脸汉子却是若有所思的敲打着下巴。

    ‘搜他身!’,很显然白脸汉子并没有完全相信郭蛮子的说辞,命令手下搜身,用来判断此人究竟是不是间细。

    很快随从手下在郭蛮子的身上搜出来一块黑色的木牌,呈给了汉子。

    只见牌子上写道:‘传金城临羌河东、草甸子甲李、北乙户郭、子二郭**’最后几个字的刻痕已经模糊。原来这木牌是一份传验,相当于后世的身份证。上面有着人员的活动范围、户籍所在、能作证的甲长、户长是谁。

    白脸汉子看过牌子后脸色稍缓,又问郭蛮子:‘你是临羌蛮子?’。

    郭蛮子直接一口飞痰吐了出来,却无力的垂挂在唇下,‘TUI!你全家蛮子!’。

    ‘找死!’书生又将剑抽了出来。

    ‘有趣!有趣!’白脸汉子露出来一丝笑容,摆摆手丢下一句话转身离去:

    “城儿,带他去营中疗伤。养好了带他收割白蛮。”

    白面书生一时有点惊诧,冲着他爹的背影问道:‘爹,不杀了这蛮子吗?’

    “杀个屁!”一块黑色的木牌从白脸汉子的那头抛砸到书生脸上,“他姓郭!汉家子民!”

    书生吃痛的揉着脸蛋,他爹的声音又从棚子那边飘过来:“还不快去?儒修没个儒修样子!”

    揪着郭蛮子的两堵墙一样的侍从连忙开口劝书生:‘边公子,咱快带人走吧!等会小的俩要和您一起吃军棍了。’

    书生听到侍从的提醒也是一惊,他爹边贵边参将可文化莽撞人。和别的莽撞人不一样的是,有文化,必定先礼后兵,不直接动手。但是警告再三再动手可不讲任何情面。作为文化边家的第一代继承人,边城可是深受老爹文化熏陶的。

    “走走走!把这蛮子拎上走!”边城捡起地上的木牌急匆匆的吩咐侍从。

    又饥又渴的郭蛮子早已被折腾的有气无力,但听到边城又喊他蛮子,又是鼓足力气一阵挣扎,‘你才是蛮子,你全家蛮子!’。

    随从用力按捺住狂躁的郭蛮子,边城也是恼怒,他爹边贵又在棚子底下往这边看了。

    ‘你不是蛮子,你姓郭,你是郭蛮子好吧!’边城拿着郭蛮子的传验拍打着郭蛮子的脑袋。

    郭蛮子挣扎的更厉害了,“我不是郭蛮子!我叫……”。

    “叫什么?”边城将传验木牌上的文字读出来,“‘传金城临羌河东、草甸子甲李、北乙户郭、子二郭**’,这最后几个字呢?”

    郭蛮子哪里知道最后几个字是什么,他甚至不知道母亲给的这块木牌是谁的。于是挣扎的不是那么狂躁了,侍从趁机将其架起来往营中抬去。

    “我娘叫我二子,我就叫郭二子。反正不是蛮子!”被架起来的郭蛮子思索了一会瓮声瓮气的对边城说。

    人都快抬到营中了,边城朝着郭蛮子晃了晃手中的传验木牌:“好的郭蛮子。”

    “不是蛮子!”

    “好的郭蛮子。”

    “我要弄死你!”

    “好的郭蛮子。”

    “啊啊啊啊!”郭蛮子气的快要爆炸了,却无奈被侍从箍得紧紧的。

    “好了郭蛮子,去里面吃东西吧。我回府上叫医师来给你瞧瞧。”边大公子眼瞅着到了营房,吩咐了一声便立马提着佩剑开溜了,“对了,我叫边城,在营里可以报我的名字”。

    “边城?”郭蛮子咬着牙第一次记住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