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文明之旅:马里奥挖呀挖
繁体版

第114章 骆驼背上的游吟诗人

    罗安达走后,马里奥马上问哈拉米德这起灭门案的事情。不出所料,他完全不知道。

    那么有没有听说一本特殊的古兰经的事情呢?

    哈拉米德说世界上有很多本特殊的古兰经,在某些教徒的眼里,那都是无价宝。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那两个长老干的呢?

    40分钟后,纽约一个私人机场一个小个子的阿拉伯富商包了一架私人飞机,直接飞往底特律。

    小咖啡店里,李涛陪着KIKI继续嗑瓜子。

    马里奥爱上了这种独自溜走的感觉。

    七英里街是底特律最著名的一条街,这个街道2008年经济危机后,完全由各种帮派控制,警察都不敢夜里来这里。

    罗安达的家还在,现在住着一家黑人。马里奥现在也是个黑人,就是个子有点小,他长的好像GQ的兄弟。

    马里奥开着一辆破旧的丰田皮卡,拉着几袋化肥。

    从罗安达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她家门口有两株巨大的樱桃树。

    其实樱桃树庭栽不多见,很多虫子,而且樱桃结果的时候会招来很多的鸟,鸟粪就够烦人了。

    皮卡停在了院子门口。房屋的前廊上坐着两个黑人,一看就是帮派分子,都挎着枪。

    马里奥下了车,他穿着一身灰色的工作服。

    “Yo!Bro,我可以看看这两棵樱桃树么?他们结果么?果子甜么?”

    一个黑人走了过来,“小子,你要干什么?”

    “嘿,你是房东么?这两棵樱桃树不错,你们卖么?”

    两个黑人对视一眼,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值钱,连面粉都不值钱了。这两棵树能换钱?

    “我就是房东,你要这两棵樱桃树?我还等着它结果拿去换钱呢,每年都有三四百磅的樱桃,个大,肉甜。”

    马里奥将手搭在了树干上。

    这棵樱桃树过的很糟糕,土壤板结,没人浇水,幸好树根够深,才不至于渴死,早就不怎么结果了。

    ”我的白人老板在找两棵樱桃树,我觉得你们的这两棵不错,要不卖给我老板?你们给我分点,我帮大家谈个好价钱。“

    “多少钱,两棵。”黑人问。

    “你开价。”

    “每棵1000,两棵2000。”

    “朋友,你别傻了,那么大的樱桃树,光运费就要2000,还不算把它们刨出来。你至少开每一株5000,两株一万,你给我留1000。”

    “每株6000,一万二。”

    “好,我跟老板说。”

    马里奥拿出电话,对着电话将这两棵树一顿吹捧。

    “成交,这样,这两棵树必须先施肥,结果后才移。我给你们一半定金,6000,不过你们要隔3天浇水一次,别给弄死了。“

    马里奥一边扶着树,一边跟那个黑哥们瞎侃。

    樱桃树告诉马里奥,他记得那个夜晚的灭门案,那个大个子跟那个戴眼镜的人说过一句,那本古兰经是一个叫穆勒的人留下的,有个秘密藏在其中。他们必须弄到。

    那个眼镜男显然是被胁迫的,他来的时候,趁着大高个对付院子里的狗的时候,悄悄往院子的下水道口丢下一样东西,但是警察后来没有发现。

    马里奥顺着樱桃树的指引,很快就发现了院子道路边下水道里埋着一样东西。

    假借着为樱桃树松土施肥,马里奥拿到了那样东西,一个小小的塑料铭牌。

    时间已经抹去了塑料牌上印刷的东西,只剩下一行盲文的数字,349-62-11-8。

    这个房屋已经被改造了多次,里面罗安达家的痕迹已经没有了,马里奥只得到了这行数字。

    想到那个撒塔米是底特律大学的教师,马里奥马上来到了底特律大学,这时候他是一个亚洲的书呆子形象。

    那行数字是盲文写的,因此它应该是个公共的铭牌,要让盲人都能看到,类似电梯的楼层按钮。

    很快,马里奥找到了答案,这是底特律大学图书馆的铭牌,上面的数字代表了“阿拉伯文化-文学作品-第11书架-第8层。

    这个书架的书需要有学校老师的推荐才能借阅。这个难不倒马里奥,很快,他弄了张借阅卡。

    整个亚洲文化馆都没有什么人来,阿拉伯馆也冷清的很,只有一位老太太守着。

    这个书架的第八层在顶部,只有寥寥3本书。马里奥马上注意到其中一本,《骆驼背上的游吟诗人》。一上手,马里奥知道,这本书的外壳是近代的,里面是一本古籍,来自大约450年前。

    成年人不做选择,马里奥借阅了全部三本书。

    到了酒店,马里奥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本《骆驼背上的游吟诗人》,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介绍了诗人自己。

    这是一个在阿拉伯半岛沙漠上艰苦生存的贝都因人部落,他们主要用骆驼迁徙谋生。

    作者名叫穆勒.萨义德.阿普杜拉。果然如此,那本古兰经的真正的线索可能在这里。

    游吟诗人在书中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部落一次艰苦的迁徙。他们越过沙漠,抵达绿洲,但是发现原来的绿洲已经变得很小,不能支持部落的生存。

    于是他们继续迁徙,但是原来的路线地标物都不见了,整个部族在沙漠中迷路了。

    部族里面的老人首先绝食,将有限的水和食物留给年轻人,然后轮到妇女和女童,再到成年男子,他们要保住男童,这是部落几百年生存的法则,人们自觉的做了。

    这个诗人当时是个8岁的孩子,他的父亲在自杀前要求他必须喝下父亲的血,活下去。

    能走出沙漠的人,只有3个男童,他们是永远的兄弟。

    诗人的诗歌很优美,在平淡的叙述中记录了一个一个死去的人的名字,以及这个人的事迹

    写到他的父亲时,诗人写到他(父亲)曾经狩猎过一头豹子,将豹子皮与大食人换回来一种天上的云彩一样美丽的红色的丝巾,(马里奥猜测是明代的丝绸),这个丝巾献给了酋长。酋长将它扎在了部落最雄壮的一头骆驼的颈部。

    写到酋长的时候,他说酋长是一个宽厚而睿智的人,虽然他只有一只眼睛,一个耳朵,一只手和一只脚。他会听懂风带来的消息,看见黄沙下面的清水,他公正地处理事情,但是有点贪嘴。

    酋长将一本蓝色封面的古兰经交给了作者。

    看到他描写族人纷纷自杀死去,只是为了给男孩留下生的希望,他们死的那么坦然,那么义无反顾,残酷字句中带着浓浓的温情和眷恋。

    书中写到,他们历尽艰辛,在永远正确的那本古兰经的指引下,他们终于走出沙漠。

    书的最后,写到“我们按着古兰经立誓,我,阿普杜拉和力比泰,范格尔将永远是兄弟,我们的后代也是。

    我和我的兄弟及表兄可以与整个世界为敌。”

    这最后的一句是贝都因人祖传的谚语,利比亚前领袖卡扎菲信奉的名言。

    马里奥马上反应过来,罗安达就是姓力比泰,而撒塔米姓阿普杜拉,那么她的父亲与撒塔米其实是异姓兄弟,流传了几百年那种。

    书架上的另外一本书,书名叫《黄沙下的泉水》作者是一个叫伊莉丝.范格尔的女性作家,距今已经一百多年了。马里奥很庆幸将三本书都借了回来。

    如果不是仔细看完《骆驼上的游吟诗人》是不会知道,这个范格尔是酋长的后人,也是最后留下的那三个男孩之一。

    《黄沙下的泉水》是一本诗歌散文集。在其中的一篇散文中,作者记录了她祖辈留下的话语,那本蓝色封面的古兰经,必须交给部族中最强壮的人持有。

    他必须要有无私而勇敢的心,他才能听到古兰经的指示。古兰经的指引是永远正确的。

    第三本书是一个琴谱,记录了一些曲子,并没有写明作者是谁。

    马里奥将所有的书都拍照留存。

    按照那本诗歌集记载,那本蓝色的古兰经需要由部落中最强健的人持有。罗安达的父亲和撒塔米都宁可死也不愿意透露古兰经的所在,他们也没有留下什么线索,指向那本蓝色封面的古兰经。那么最后有可能持有古兰经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个部落首领的后人,姓范格尔的人。

    但是为什么撒塔米要留下那个塑料牌,让人找到这三本书呢?

    那个杀手,为什么要戴着血色弯刀的面具?

    马里奥点燃一支烟,让烟雾将自己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