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穿越佛门开始
繁体版

第八十七章 赴宴

    他微微沉吟,就说道:“请回禀王爷,恒心一定准时赴宴。”

    那女子一喜,笑道:“是!”

    说罢,向恒心施了一礼,就走上了远处的一架马车。

    恒心答应赴宴,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与赵佾,日后多半要水火不容。

    而儒家向来认为嫡长子当立,太子是国之根本。

    所以赵佾和整个儒家,都无疑是站在太子一边的。

    他想要自保,甚至有朝一日与赵佾抗衡,则不妨接受荣亲王的好意。

    这时候恒心才知道,朝廷上的许多事情,就像一个个黑洞漩涡,并非自己想躲就一定能躲得开的,很多时候,往往是身不由己。

    翌日,刚一散值,衙门外不远处就有一辆马车在等着恒心。

    这马车颇为豪奢,拉车的是三匹高大骏马,穹顶涂金,车窗上挂着厚厚的狐皮挡风帘,红漆车轮上的十八根辅条上钉有铜钉。

    恒心在琼飞的带领下登上了马车,在雪地上行驶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荣王府。

    大衍王朝,皇子年满十五周岁,在封爵之后就要搬出皇宫,太子入住东宫(不在皇宫之内),亲王郡王入住王府。

    恒心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眼前这座气派恢弘的荣王府。

    门口两尊三人来高的麒麟石雕威严隆重,朱红色大门上,铜钉铜环闪亮。

    门口的家丁衣衫鲜亮,眼神锐利,不断扫视着往来行人。

    恒心在琼飞的引领下,径直到了正厅。

    正厅很大,门上的匾额题着“曳履星辰”四字,枋柄柱头雕着各种精巧图案,门斗的石阶上列着一对抱鼓石,门墩石基上刻着莲花座。

    恒心还未进门,一身华服的荣亲王姬云就快步迎了上来,大笑道:“恒兄,快快快!本王可是盼望你许久了啊!”

    “见过王爷!”恒心赶忙行礼。

    “哎,不必多礼!来来来,本王引荐几位好友给你认识。”

    说着,荣亲王就拉着恒心的手,来到大厅内。

    恒心眸光一扫,就见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一身紫衣的张玄初,一袭鹅黄色对襟长裙的张星文,女扮男装的庄晓蝶,和在朱府有过冲突的陈聪。

    对于庄晓蝶在此,恒心颇感意外,他一直以为这女人是个武痴,没兴趣参与朝廷之事,进入镇衍司也是不得已,可没想到,对方居然会出现在荣亲王的宴会上。

    当然,这些人中,更多还是生面孔。

    “张兄你早已见过了,庄仙子与恒兄是同僚,自不必说。”

    “这位是当朝首辅张大人的千金星阳郡主,这位是刑部侍郎陈敏大人的侄儿若愚兄,这位是吏部尚书高大人的外甥易德兄,这位是右都御使王风大人之子云开兄......”荣亲王一一介绍着在场嘉宾。

    若愚是陈聪的字。

    这些人,无一不是出自高官门第。

    恒心心中一动,看来这荣亲王的势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尤其是首辅之女张星文在此,其中意味就耐人寻味了。

    他做官也有几月了,知道自从镇衍司成立后,以赵奉为代表的书院势力再次进入朝堂,大大掣肘了内阁的权力。

    而太子又与书院同进退。

    “莫非张首辅,要押注荣亲王?”恒心心道。

    “这位,便是镇衍司恒心副尉,是盘苦指挥使极为赏识的少年俊彦,前段时间的朱全一案,就是恒兄找出凶手,斩杀了地菩山的魔僧。”荣亲王一转,又向在场中人介绍起恒心来。

    “王爷,星阳曾与恒兄有过一面之缘,想不到入镇衍司不久,恒兄就立此大功。”张星文微微一笑道。

    “恒心见过郡主!”恒心与张星文及场中熟人打过招呼,就在荣亲王的带领下入了席。

    陈聪嘴角勾起一抹不屑冷笑。

    宴席之中觥筹交错,众人畅饮颇欢。

    大衍民风开明,女子成年之后一样可以上桌饮宴,并不用一直深居闺中。

    而张星文和庄晓蝶的酒量都不俗,推杯换盏时也落落大方,丝毫不输男儿。

    忽然,陈聪起身道:“王爷,宴会正酣,不如来个以诗助兴,今日大雪,不如以雪为题,王爷以为如何?”

    “哦?陈兄莫非已有佳作?”荣亲王饶有兴致。

    “在下不才,愿抛砖引玉。”陈聪说着,便缓缓吟道:“梅花傲雪美人来,雪映梅花香满腮。踏雪赏梅歌雅韵,诗魂雪魄蕴梅开。”

    这首诗当然不是他自己所作,而是府中门客写的,是专门为了这场宴会准备的。

    “好!这首诗气韵不凡,是咏梅咏雪的佳作啊!”荣亲王抚掌笑道,又环顾一周:“还有哪位有此雅兴?”

    陈聪并未坐下,反而看向恒心:“恒心副尉,此间都是书香名门之后,恒副尉既然收到王爷邀请,想必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可否吟诗一首,为诸位助兴?”

    荣亲王眸光一闪,在座也都明白了过来——这陈聪与恒心有过节啊!这吟诗助兴的提议,说不定就是早有预谋,为了使恒心难堪。

    不过大衍文风颇盛,尤其是朝廷官员之中更是如此,诗词最能反应才思之敏捷,自然极受重视,据说当今天子都时常吟诗,请大臣品评。

    恒心哈哈一笑,道:“陈捕头这诗华丽有余,然风骨却稍有欠缺。”

    “哦?”陈聪见到恒心如此不留情面,正要发作,又忍了下来,道:“好,那我愿闻恒副尉大作。”

    恒心站起身来,在大厅中踱了三步,悠然靠口道:

    “北风卷地百草折,”

    第一句,平平无奇,座上宾客并无反应,而陈聪更是不屑地摇了摇头。

    “上京十月即飞雪。”

    恒心吟出了第二句,仍然平淡,座上已经有人开始叹息。

    张星文也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若是后两句再不出彩,那还真比不了陈聪的那首。

    陈聪更是不无讽刺道:“果然是朴实无华。”

    荣亲王一见恒心落在下风,而陈聪又咄咄相逼,担心待会儿闹得面上不好看,已经在心中默默盘算,该怎么化解冲突。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恒心慢悠悠吟出的后半首,却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细细咀嚼之下,愈加觉得比喻新奇,前所未见。

    “好诗,以春天梨花,比喻冬之雪花,暗藏冬去春来的意境,严寒不足畏,风雪有尽时。恒兄高才啊,此诗有道韵。”张玄初笑道。

    张星文也不住颔首,心道:“没想到,这人还有如此文采。”

    “哈哈哈,好诗!好诗!”荣亲王站起身来:“如此好诗,当浮一大白!”说着,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席间众人,除了陈聪外,都一同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