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穿越佛门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杨灵

    于是他站起身来,笑道:“打扰几位老丈了,对了,敢问这年山县怎么走?小僧想去那里落脚,歇上一宿。”

    刘老汉犹豫了好半晌,才用手一指南边:“往南二十里,就是年山县。你现在就走,天黑前说不定还能赶到。”

    恒心知道,自己方才提及人参果,已经让李老汉起了戒备,对方是在下逐客令了。

    他拱了拱手:“多谢老丈告知,小僧告辞。”

    说完便出了院子,沿着来时的土路,向着南边走去。

    他几乎已经可以断定,那所谓刘大善人,必有古怪。

    就是不知此人本身便是妖魔,还是受了妖孽的蛊惑操控。

    这一切,都要等到城中再做打探。

    从李老汉等人的描述来看,那刘大善人家财万贯,这样的人,在一个小小县城,想必也是风云人物,其住处应该不难找,实在不行,今晚他可以夜探刘府。

    在心中计划了一番,恒心便发足狂奔起来。

    如今他晋升到了七品境,体力更加悠长,虽然不能一步十丈,但奔跑起来几乎健步如飞,与一般的驽马也不相上下了。

    恒心正跑着,忽然见到头顶上,一只巨大的白鹤展翅飞过。

    那白鹤上,一个身穿鹅黄色对襟长裙、头戴赤金凤钗的女子按剑而立。

    “杨泉?”恒心脱口而出。

    这女子的装束气质,还有她脚下的白鹤,都让他想到了,那位上接王寺拜山的冷傲造化道女弟子。

    可转念一想,那杨泉至少是真传弟子,不应该降落在剑州外城吗,怎会出现在这山野之中?

    “小和尚,你知道我姐姐?你是接王寺的僧人吗?”

    恒心还在疑惑时,那鹤上的女子忽然发出清冷的声音。

    而后白鹤盘旋折回,停在恒心头上一丈高处。

    这时,恒心才看清了这女子的正面。

    她并未蒙面,面颊圆润,眸似点漆,身段高挑,比她姐姐还要丰盈几分。

    恒心心道:“姐姐?原来是杨泉的妹妹,难怪性子都是一样冷傲。”

    他道:“不错,小僧接王寺内门弟子恒心。”

    “我是造化道内门弟子杨灵,恒心师弟,你知道就近的县城如何走吗?”

    “就近的县城名为年山县,小僧正要赶去。”

    “哦?恒心师弟你知道路?那你上来罢,乘我这白鹤要快上一些。”

    “嗯?”恒心诧异于这女人竟会让自己上鹤同乘,一想眼下的确时间宝贵,于是道了一声谢,便纵身跃上了鹤背。

    这鹤在地上看起来小,但其实体型颇大,翼展将近三丈,背部也够宽阔。

    恒心有过飞行经验,落在上面稳稳当当。

    见恒心上来了,杨灵足尖轻点鹤背,那白鹤便发出一声长鸣,振翅往南飞去。

    一路上,恒心与杨灵交谈之后,发现她虽然也高冷,却不似其姐那般有心机城府,反而是外冷内热,人其实不坏。

    恒心打算与她组队,去解决那刘大善人背后的妖魔。

    在恒心说了在牛心村的见闻后,杨灵颇感震惊,当即取出一支短箫一吹,脚下的白鹤便猛然加速,不一会儿,便遥遥望见了年山县的轮廓。

    两人入了城,走在县城大街上。

    一个和尚,一个持剑少女,这样怪异的组合让不少路人侧目。

    尤其是杨灵容貌气质不俗,恒心能感觉到,街上不少男人的目光,都隐隐在她鼓胀的胸脯上扫过。

    但因为其手中长剑的震慑,倒也还没人上来放肆。

    虽是乱世末年,但县城之中,街边仍旧有许多商铺开着,牌幡招展,里面传来阵阵吆喝声。

    挑着各色货物的货担郎,在人群中往来穿梭着。

    “糖葫芦,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不酸甜不要钱。”

    “炒栗子,炒栗子,现炒的板栗!”

    “豆花豆花,可甜可咸!”

    ......

    循着叫卖声,两人来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摊子前。

    “老人家,敢问刘大善人府上怎么走啊?”恒心主动上前问道。

    “刘大善人?哪个刘大善人?”摊主一脸茫然,想了片刻又道:“这年山县,有钱人早都跑光了,哪里还有什么大善人?”

    恒心与杨灵对视一眼,只见她已经微微皱起了眉头。

    “那年山私塾呢?老人家,这年山私塾,总是有的吧?”恒心又问。

    “年山私塾?年山私塾......”那老婆婆念念叨叨回忆了好一阵子,才似乎想起了什么。

    她说道:“哦,你是说城西那个破私塾啊,嗨,那都荒废不知道多少年了,要不是老婆子我原先在那附近住过,还真想不起来。”

    恒心和杨灵眼瞳一缩,齐声道:“荒废多年了?”

    恒心又确认了一遍:“老人家,会不会还有别的私塾,也叫这个名字?”

    “不会不会,老婆子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每日又四处出摊,不会弄错的。”

    “如此,多谢老人家了,不知那私塾怎么走?”

    老婆婆指了指路,又嘱咐了两句,恒心便和杨灵一道,快步往城西走去。

    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一处荒废的宅子前,那宅子大门上的红漆已经脱落殆尽,屋角上也布满了蛛网,破烂的匾额上依稀可见“年山私塾”四个大字。

    他们翻过院墙来到里面,发现院落里杂草重生,本该是知了虫鸣最多的夏天,可这里偏偏死寂一片,整幢宅子透着说不出的阴森。

    “这宅子阴气好重!”杨灵面色有些凝重,说道:“我道门主修元神,对此最为敏感。这里面死过人,而且不少!”

    恒心点了点头,两人又进了宅子中细细查看了一番,可最终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现在怎么办?线索断了,也不知那刘大善人藏身在哪。年山县说大不大,可要想找一个有意潜藏的妖魔,也绝非易事!我们时间有限,经不起拖了。”杨灵问道。

    “现在基本能够确定,那所谓刘大善人,就是借着开私塾招生的名义,害了不少孩童。现在既然人找不到,那就只有从这座私塾入手了。”恒心沉吟了半晌,缓缓说道。

    “私塾?可是这儿什么都没有啊!而且,你刚刚也问过几个人,连许多本地人都记不得有这么个地方。”

    “是!人不记得,可你别忘了,新建私塾,这在一个小小县城是大事,本地县衙里的《县志》中肯定会有记载。”

    恒心笑了笑:“我们今晚便潜进县衙去看看,也许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S县志》记载一地的历史、地理、风俗、文教等,往往由本地的致仕官员编写,存放于县衙架阁库之中。

    杨灵眼前一亮,心道:“是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看来这小和尚,还真有些本事。”

    她矜持地点了点头:“嗯,也有些道理!就先试试这个法子。”

    当晚,月光清冷,恒心和杨灵偷偷来到县衙外。

    县衙内灯火通明,可却仅有五个差役在门内门外巡逻,且这些人大半都脑袋低垂,睡眼惺忪,所谓警戒巡逻,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

    “还是要小心一些,别惊动了他们。”恒心道。

    杨灵扬了扬下巴,取出一张以朱笔画就的淡黄色道符,往自己腰腹处一贴,而后便在恒心惊奇的目光中,徐徐变得透明,最后消失不见。

    “隐身符?”恒心啧啧称奇,道门法术比之佛门,又另有一番玄妙。

    “那我呢?”

    他刚说完,眼前的空气中忽然飘出另一张符,贴在自己身上。

    而后他就见到,自己手臂、胸口等部位同样相继变得透明,仿佛和周围的黑暗彻底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