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天子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传奇圣人

    京城,经历了大行皇帝驾崩后一段时间再次恢复了以往的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景象。

    而朱厚熜经历了七天之后再次开启了大朝会,不过这次的大朝会上倒是没有出现上次那么多的事情,本来以为杨廷和等人会在这这次大朝会上借一些事情发难,然而整个朝会下来并没有朱厚熜想象的场景,反倒是各种要事被内阁和六部处理的井井有条。

    朱厚熜心中并没有放松警惕,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他手底下的两大特务机关重新焕发新的面貌,遍布京中各处,收集各种情报,尤其是杨廷和府邸周围的消息。不过据东厂和锦衣卫监视人员反应,杨廷和这段时间回到府邸都很老实待在家里,也不见客,仿佛好像自己已经认识到无法对抗新帝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一样,这倒是让朱厚熜有点纳闷了,毕竟他还等着杨廷和他们出招呢?

    不过在大朝会上倒是有御史提出重新开起经筵日讲,理由很充分,新帝毕竟年纪太小,处理政事的经验很少,还是很需要名臣大儒入侍讲读,一是“味道研经”,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二是“以古证今”,亦即以史为鉴,吸取封建统治经验教训,让新帝可以更快的成为一代贤明之君。

    对此,朱厚熜直言此事后续再论,他的心中能不明白这些人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大明对经筵日讲讲官的要求特别高,首先要是“学问必须贯通,言行端正,老成厚重”;其次,在选出来几个符合要求的官员之后,需要由吏部、礼部、翰林院共同推举,联名陈奏,最后由皇帝自己选择讲官的人选。但这里面有个学问,那就是内阁虽没参与共同推举,但内阁却是可以操控这一切的,礼部和吏部只不过是按内阁的意思办事罢了。

    内阁现在是杨廷和一家之言,想以这种办法将人安排到自己身边,然后慢慢的潜移默化自己?以儒家那一套来改变自己的思想?想多了,孔老二那一套在他这里可行不通,朱厚熜可是很清楚这些顶着儒家仁义礼信之类思想的人背地里干的那些苟且之事,现在他的掌控力还是不强,等后面他会慢慢收拾专职世修投降表的孔家。

    乾清宫西南角的庑房内,此时的大殿已经被清理干净,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南书房三个大字,此时的朱厚熜正在与紧赶慢赶而来的王守仁.杨一清.费宏还有袁宗皋四人交谈着。

    之前朱厚熜下诏召他们回京,因为每个人路程不同,所以等他们三人都到了京城才在今日一起召见。

    朱厚熜微笑的看着正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诉说着自己思想的王守仁,心中不由的感慨这真的是一位大能呀!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能文善武,一生也是坎坷不断,但是却能在贵州龙场驿丞悟道,创出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朝鲜等国,对日本.朝鲜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这样的思想完全比孔老二的思想更值得推广,而这也是朱厚熜将王阳明调回京城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这么一位的大能,不好好使用太可惜了,不过王阳明的身体好像有点不好,现在四十八九了,好像到最为肺有点不好在五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在历史上太可惜了。

    但是既然朱厚熜来了就不会让他这么早的仙去,毕竟自己是有系统的人,而且按照朱厚熜的猜测,如果自己最后利用气运成为一代人皇,那像王守仁完全可以成为一代圣人,到时候打击那些顽固的儒家之人完全就更有底气了。

    “阳明先生果然厉害,朕也十分赞同先生的说法,今日能够聆听先生的教诲,让朕受益匪浅。”

    看到王守仁讲完坐下拿起茶杯不停的喝水,朱厚熜站起来带头拍起手掌说到。

    “陛下谬赞了,臣只是将自己这么多年悟道的一点心得说出来仅供各位参考,不敢言及教诲。”王守仁站起来赶紧回到。

    “朕倒是没有这么觉得,先生悟道之思想旷古烁今,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矣。不知其余三位爱卿有何看法?”

    “臣认为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费宏大赞道。

    “微臣认为阳明先生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这让臣想到了之前总督三边之时的情景,今日听阳明先生一番话,让臣收获颇多,也让臣对三边之事有了更新的想法。”杨一清摸着胡须点头说到。

    “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臣这话可能说的有点捅破天了,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阳明先生的这一番新思想上面了。”袁宗皋神情凝重到。

    “怎么样,阳明先生还觉得是朕夸大吗?”朱厚熜笑着对王阳明说到。

    “陛下,诸位同僚,真的是折煞我了。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够遇到知己知音,吾虽死无憾也。”

    王阳明望着朱厚熜和其他三位大臣顿时感激涕零的说道,要知道自从他创造出阳明心学一直在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奈何当今还是“程朱理学”大行其道,朝堂的大部分重臣和大多数士林并不喜欢他所创造出的学说,这让他一度跌入低谷。

    却没想到在今天自己蒙圣上召见,将自己所悟的心得说出来后得到了圣上和其余人的大力认可,这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开宗立派谁不想?

    “好了,朕千里迢迢召你们三位入京其一不单单是听阳明先生的学说思想,更重要的是朕看重你们的能力,一颗为民之心,因为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去执行,所以特意让你们进京也是准备委以重任。为此,朕决定在此处设立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