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天子
繁体版

第三章 使团到来

    而朱厚熜看着亭外的雪景心中也是暗暗的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虽然自己知道会成为历史上的“道君皇帝”,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他虽然明面上什么也没有做,但是私下里花费不少的银两送了一些信得过的人去往宫中就是为了在这一刻得到准确而又及时的消息。

    而为了这一个消息他让王府的商团在去往京师的这一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开设一座酒楼或者客栈等等,即使是有的店铺一直在亏本也依旧开着,就是为了能让这个消息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来,最后为了传递这个消息又跑死跑累了他十几匹最好的上等马,不过这一切都值了。

    “仲德先生,相信朝廷会很快安排使团带着遗诏前来宣读和护送我到京师,入承大统,此时目前仅限于你知我知,不要让王府其余人知道,一切都照旧,避免给有心之人落下口舌。”朱厚熜转过身来对着沉默不语还处在震惊中的袁宗皋淡淡的说到。

    “臣明白,请王爷放心。”袁宗皋回过神来低声说到。

    “先生我是信得过的,你辅佐我父王和本王管理王府二十余载,励精奉公,除弊惩奸,部属畏服,不敢强取民财,要不然也会不将此事告知你。但是你也应该明白我现在的意思,虽说我将登上那个位置,但是满朝文武又能有几人真正的效忠于本王,所以本王需要先生鼎力相助,希望先生入阁后能助本王实现心中的抱负,让大明再次强盛伟大。”

    朱厚熜望着袁宗皋深情的说到,说到底他现在实际年龄不过才十三岁,虽然有前世的经验,但大多数也是理科技术上的,至于自己从史书上读到的那些所谓的权术面对着真正的满朝文武们.商贾乡绅还不知道到底奏不奏效,千万别小看古代人,尤其是那些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们,也别以为你能把他们给降智随意玩弄。

    而眼前的长史袁宗皋则将是自己安插在内阁中的一根钉子,让自己能够慢慢的收拢皇权,掌控朝堂的控制权,他也的确有这能力,毕竟这几十年来他将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处事得体妥当,对父王和自己也是忠心耿耿,不过还是得给一个甜枣,毕竟入阁是朝廷上那些文臣们都想做的事情。

    “王爷放心,微臣必将誓死效忠王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袁宗皋一听立马就要作势要跪拜到。

    朱厚熜赶紧起身上前扶住袁宗皋的双手阻止他下跪,责怪道:“先生可是本王的肱股之臣,怎可说要死,本王还想你活到百岁呢?对了,本王之前让你每隔一段时间找王府的御医进行诊断,可有去做?”

    朱厚熜想到历史上袁宗皋入阁未及4月就不幸病故,所以自他明事后就一直让御医时不时的替袁宗皋把脉会诊,调养身体,防止他遭到历史那样死去。

    “多谢王爷关心,微臣谨记王爷的嘱咐,而且王府的御医也不时的替微臣诊脉开方调养,现在微臣的身体比以前强上百倍了。”袁宗皋听到这顿时感激涕零的说道。

    “好好好,先生一定要保重好身体,王府小事就让下人去做就行了,先生就不要太过操劳,本王以后还有诸多要事需要先生协助处理。”

    “臣不胜惶恐,就让臣以这杯温酒敬王爷顺利登基,开创盛世,成千古帝皇。”袁宗皋热泪盈眶的端起酒杯说到。

    “承先生吉言,痛饮此杯……大雪纷飞,天地为我万里江山,尽入吾掌,金戈铁马气吞云霄……”

    大雪中传来一阵阵豪迈的声音……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六(1521年4月22日),慈圣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朝廷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华盖殿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奉内阁拟定的明武宗遗诏前往安陆兴献王官邸迎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二十六,经过漫长一路崎岖的路程,迎驾的使臣终于抵达安陆,朱厚熜以兴献王的身份接见诸臣,并接受了以武宗名义下达给自己的遗诏。

    在招待完使团诸臣后,朱厚熜在书房中手拿着遗诏久久不语,一旁袁宗皋静静的肃立在下方等待着第一份旨意。

    “仲德,接下来这几天麻烦你把王府诸事安排好,把一起入京的人员给选定好,记住一定要是王府的老人,值得信任的。母妃暂时不和我们一起入京,所以剩下的人也要安排妥当照顾好母妃。”

    “臣明白,臣现在就去办理。”袁宗皋得到口谕后立马行礼激动的走出书房。

    “兰儿,通知他们收拾好后即刻入京潜伏下来随时听候命令,顺便让春梅那三个小妮子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回来。”

    待袁宗皋离去后,朱厚熜随即对侍奉在一旁的美俏婢夏兰说到。

    “好的,王爷我现在就出城去通知他们。”夏兰听到命令后也随即作福离开书房。

    “王爷,老奴需要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伫立在一旁的一位太监突然开口说到。

    “黄伴不必着急,宫中势力错综复杂,我需要你在王府挑选一些值得信任的宦官随我一起入京,届时黄伴可要替我好好梳理清除掉宫中不听话的,大力整顿宫中恶弊。”

    “臣明白了,这就去挑选值得信任的人。”太监黄锦听完朱厚熜的话瞬间明白意思随后也行礼退出书房,此时书房中只剩朱厚熜一人静静的看着平放在案桌上的遗诏。

    四月初二,天气晴。朱厚熜在拜谒了父亲的墓园、并辞别母亲兴王妃蒋氏后,由使团官员扈送,前往京师,准备继承皇统,从而开启了一段区别于历史上的新的朝代。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朱厚熜在使团一路的护送下经过漫长的路程,一路跋山涉水,不停的接受经过地方大臣的觐见,终于来到了京师,在郊外停下来。

    而在朱厚熜及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而这也是文臣集团与新帝皇权的第一次交锋。

    而就在朱厚熜从豪华舒适的马车上走下来,右脚沾到京师的地面时,“叮的一声”在朱厚熜脑海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