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下的救赎
繁体版

第二章 初生牛犊

    在疮痍之地生长,最终会变成一个疮痍之人。

    一个城市,分三六九等,在一些繁华街道的尽头,一些少有人至的深巷,那里的房子破旧不堪,人员鱼龙混杂,这就是最低等级的地方。

    一个社会群体,也分三六九等,在凌晨朦胧的街道上的清洁工,一些赶着天亮到破败街道上卖韭菜盒子的小贩,这些人在总是会在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上干着最劳苦的活,这就是最底层的人。

    有时候尽管我们倡导人人平等,尽管学校的德育课上总是可以听到呼吁平等观的声音,但我们从一些小孩对异类者的嘲讽,或是某些行为艺术家模仿异类行为所获得的赞赏中不难看出,社会中对异类是有歧视的。

    树叶的起落见证了年华的轮回,单亲家庭的氛围持续不久,母亲就有了新欢,对方是一个大母亲12岁的叔叔,长久的安逸生活让她堕落,扛在肩上的责任感渐渐淡化......

    她图生活稳定无忧,他图妻子芳容不逝。

    他见证了他和她的世界里少了自己。

    由此,一个恶魔开始慢慢初现雏形了。

    时间转瞬即逝,这个名叫孙博的孩子此时已经11岁了。

    一个重组家庭新的开始,也将会见证冥冥之中一个天使是如何遁入黑暗的。

    “假如妈妈离婚了你跟谁?”

    “妈妈没事儿,过得不舒服你就离吧,我跟你。”

    即便在学校,孙博无心上课,脑海里回荡着生父生母的吵架场景。

    “你叫什么名字?”

    “......”

    孙博看了看眼前的小伙伴们,默不作声,只是静静的坐着,眼里有了不同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深邃。

    玩伴们看了看他的样子,天真的笑了,一把拉过他。

    “妈妈说,不爱笑的孩子运气不好哦。”

    他听了听,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几个孩子就这样在学校里嬉戏打闹。

    童年中的交际往往透露着天真,一块糖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往往都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回头看看,少了很多成年人的浑浊,这种温暖的氛围让孙博暂时忘记了家中的梦魇,沉浸在这短暂的温情中。

    就简简单单的一次打闹中,孙博收获了他人生中第一批,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朋友。

    “孙博!靠你了,你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放马过来吧!”

    孙博和他的对家同时弹响了手里的胶带卷,对方出局了。

    耶!

    几个小伙伴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孙博脸上也难掩开心与激动。

    弹胶带卷在以前的小学非常的流行,几乎人手一个,孩子们在写作业的时候用胶带消完字便会把它卷成卷,用于弹胶带比赛,往往谁卷的更大,就证明谁学习更用功,同时谁就能在比赛中获胜,这种在当时来说很新奇的玩法,在学校备受追捧。

    “哈哈哈,我赢了。”

    “切,等我再努力学习一段时间,我的绝对是最大的。”坐在孙博对面的胖男孩说。

    “好呀,到时候不见不散。”

    你见过一卷胶带纸就结成的友谊吗?在那个淳朴的年代,它就来了,两个男孩勾肩搭背,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夕阳刚刚好,照在了两个孩子红彤彤的小脸上,欢声笑语充斥着回家的路。

    这两个人分别是孙博和那个弹胶带的胖男孩,李良。

    放学的路总是短暂的,回到家,孙博好不容易消失的心魔,隐隐若现。

    “回来了?”妈妈说。

    “你爸他工作忙,可能这几个月又不回来了,对不起宝贝,是妈妈没有给你一个完整的家。”

    “没事儿。”孙博说。

    叮......

    孙博看了看支付宝的到账提示,他知道又要点外卖了,没事儿,他熟练地收了钱,仿佛习惯了这种生活。

    “想吃什么就点,你爸有出息,咱娘俩饿不着。”妈妈语气里透露着一股自豪的味道。

    “今晚你就自己好好在家喽,妈妈晚上有点事情,可能要出去一下,记得乖乖做作业。”

    “好......”

    沉默的尽头是孤独。

    孙博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关上门,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屋外传来妈妈和一个听不清声音的男人打电话的声音,时不时传出她咯咯咯的笑声。

    我们如何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很简单,童年的时候父母真正意义上的爱我们,倘若这个阶段没了爱,那么我们要用大半辈子,学会如何爱自己,而这个问题,却困扰了一个男孩5年。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爱呢?也许孙博的每个漫漫长夜将萦绕着这个问题。

    一个人越早误入歧途,那么他将走入更多的歧途。

    早上8点半,学校里传来阵阵学生早读的声音,熟悉的上课铃声按时响起。

    “孙博,早啊”

    “早呀,今天下课一起出去玩?”

    “下课再说呗。”

    孙博笑着一一回应。

    几分钟后,组长轮着收学生的作业,学生们在教室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老师拎着电脑缓缓走入,原本喧闹的教室鸦雀无声。

    “组长们收好作业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来找我交齐各位同学的作业。”

    “今天上课前耽误大家十分钟,安排大家换一下座位,那个......班长,按我昨天给你的座位表安排同学们换座位。”

    在小学到高中,换座位总是结识新朋友的一大途径,很多时候,座位一换,朋友过“万”。

    孙博迎来了他的新前后左右桌,他看了看旁边面如冰山的女孩,心里一阵犯怵。

    “这家伙看起来比我还可怕。”孙博心想。

    当一根火柴遇到一座冰山,三八线便由此产生了。

    “记住了,这边是你的,这边是我的,以后上课可不能越界。”

    “哦,好吧。”说着孙博便把手伸了过去。

    “呵呵......”

    女孩面对过线的手,毫不客气,自己留的长指甲瞬间就够用了,拉住孙博的手一顿掐。

    “我靠,你来真的?”

    “不然呢?伸回去。”

    孙博看了看她悻悻的不再说话。

    这个冰山女孩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冷,在同龄女孩刚开始发育的时候她就来了初潮,水灵灵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留着一头长发,眼睛里散发着一丝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漠然,高挺的鼻梁与深邃的五官相互映衬,可爱维尼熊短袖与她的高冷气质格格不入,在班里看人随时一副厌世的表情,一眼望过去比其他孩子高了半个头,宽松的校服遮不住她肩宽腰细的身形,俨然一个小大人。

    而现在,小大人正用高傲的眼神的看着孙博。

    “切......谁稀罕。”

    孙博一脸嫌弃。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学生的生活也充满了内卷,早上八点,教室里的大部分人已经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准时开始早读,组长的作业总是差着三三两两,他们靠着早起来学校里抄其他好学生的作业谋生,8点40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班会,等等众多课程到来,总是一天都在忙碌着,傍晚5点,放学回到家,孩子们面对的,是一堆口算题,密密麻麻的预习,以及准备第二天的英语单词,兜兜转转晚上9点还没有睡觉的孩子大有人在。

    在以上这些时段,孙博总是心不在焉,比起学校里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孙博更憧憬外面的世界,而这,往往就是一个孩子遭受到不良诱惑的开端。

    熬了一天,总算到了放学,高冷同桌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书包一句话不说的离开了学校,孙博望着她高大的背影,心中仍没忘记她白天寒冷的眼神。

    比起上学,外面的世界对孙博的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晚上6点,孙博没有回家,在他身边的,是曾和他弹胶带的胖男孩,李良。

    “你不回家吗?”孙博说

    “我爸妈l在外面打工,我妈去打麻将了。”李良说

    “你呢?”

    “没事儿,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我妈现在不在家。”孙博回答。

    “家里多没意思”李良说

    “是呀,没人陪我玩还不如不回去。”孙博说

    就这样两个孩子商量着今晚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