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秦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眼望新郑城

    “五碗、六碗……”

    清瑶数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空碗,脸色愈发铁青,每数一个数,她的心都在滴血。片刻过后,总算数完了面前的空碗。

    “十碗!”

    一声少女的惊呼,惹得酒铺内所有人转头围观。

    “不吃了,快要撑死了。没想到入城前还能如此惬意,不错不错,就算死也值了。”

    匡泽捧着圆滚滚的肚子,仰在靠背上,已经撑得不想动弹。

    “卖相虽然难看,味道还不错。”匡泽有意无意的点评着。

    清瑶冷笑一番,不舍的从怀里掏出钱来结账。

    “都是借你的,以后得还我。”

    “知道啦,我们家随便拿几样东西,天天吃这个,够吃一辈子的。”匡泽毫不在意的说。

    这还真不是在说谎,拥有齐国食邑的匡家,如果算到每日的钱财,估计要够普通人劳作一辈子。

    “真不知道谁给你们这群公子养成的习惯?出门不带钱。”清瑶恶狠狠的嘀咕了一句。

    赚钱对于清瑶来说很麻烦,她首先是女子,其次是罪臣之女,能赚钱的地方不多,如果不想到烟花场所,恐怕真的没什么收入来源。

    “哈哈,发现你平时高冷,不愿言语。如今要往外掏钱,又成了市井小民,吝啬之极。”

    没受过穷的匡泽,不知道有时哪怕一文钱也会难倒英雄汉。

    “懒得和你说,快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办法进城?”清瑶忽闪着眸子询问。

    早已想出对策的匡泽从椅子上慢悠悠地站了起来。

    “出使!”匡泽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两个字。

    清瑶愣住,她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与分量,甚至知道其中所承担的罪名。

    “你疯啦!”清瑶轻声警告:“假冒他国使者要受烹刑,就算你是匡泱的儿子,齐国想保你,也无能为力。”

    “如今形式,这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俄而大风骤起,扬起尘沙,迷了很多人的眼,大家都在咒骂鬼天气。

    露天的酒铺,从不会有达官显贵出入,所以面对匡泽和清瑶的谈话,大多人是不感兴趣的,他们都在为果腹奔波。

    “我想了很久,悄悄潜入新郑危险太大。万一明处被抓,高丽国会把我们当成细作斩首。

    如果暗处被发现,就会有无尽的暗杀袭来,甚至会满城戒严,大肆搜捕你我行踪,而后不断压缩我们生存空间,直至包围秘密处死。”

    清瑶点头。明显是赞同匡泽刚刚的想法。

    “如今只有靠着秦国和齐国的名声胁迫高丽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出使的使臣死在哪,哪里就会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秦国也会借此名攻击高丽国,到时上顺天下大义,下服七国民心。

    高丽国不会那么糊涂,至少韩非不会。”

    匡泽说完,依稀瞧见远处新郑城城门外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前面有一人躬着身子,神态谦卑的为老者引路,身穿高丽国贵族服饰,一系长衫,头顶黑色爵弁,用横钗将发髻挽起。

    一前一后,一老一少,一贵一贫,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六国贵族面对邋遢肮脏的老者,敢于屈尊纡贵的人几乎没有。能做到周公吐哺,招贤纳士的君王也没有。

    匡泽认识贵族服饰之人,他叫韩非与自己曾在稷下学宫是好友,还有一位李斯,三人关系甚好。

    他们三人颇有几分独特,匡泽是不许修炼仙法,所以读不到关于仙法的书,每日只能读医书,偶尔会偷偷学习一些辅佐帝王之术。

    李斯有机会学仙法,他却不屑于去学,认为仙法不过一人敌,非平定千秋太平之术,每日只习王佐之术,这些他要比匡泽精深许多。

    韩非同样也不习仙法,天下之势了然于胸,经常与李斯相辩,吵得面红耳赤。虽不习仙法,却独爱法家之术,不会法家一招一式,又能将法家仙法精进修改,被天下人巧誉为法家新法。

    “能让韩非这样卑躬屈膝,一看这位老者很不简单。”匡泽喃喃自语。

    清瑶也发现了什么,顺着匡泽的目光看去,也发现了贵族在为乞丐领路的神奇一幕。

    “这位老者一定不寻常,不然哪会有贵族公子亲自到城外迎接?”清瑶也好奇的说着。

    匡泽赞同的点头说道:“这位公子名曰韩非,与我算是朋友。”

    “噗~看相貌,你们至少差了十多岁。”清瑶不信的嘲笑。

    匡泽也是摇头苦笑的说道:“我们相差二十岁左右,算是忘年交。”

    三个在稷下学宫不触碰仙法的人,自然是被当成怪人,也算是他们三人能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

    “忘年交?不错,没想到跟当世才子李斯和韩非是朋友。”清瑶感叹。

    匡泽知道清瑶是想让自己去找韩非帮忙,于是再一次缓缓解释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我们只会相互畅谈天下局势。他们两人都不是能为了朋友放弃心中理想的人。”

    清瑶带有疑惑的眼神往向匡泽,竟然一时语塞。

    “走吧!去准备准备,出使高丽国。”匡泽起身眼神一直没有从韩非的身上移开过,直至韩非的身影消失在新郑城城门处。

    匡泽将父亲留下的方玺递交给清瑶,让她带着到新郑寻找齐国的细作与齐国商人,他们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仆人来冒充仆役。

    凭借匡家在齐国的名声,清瑶很快筹集到巨额钱财,并雇佣了三名仆役,都是齐国到高丽国行商的仆役,分别是体态瘦弱的申行,有些坡脚的老奴桐福,身形魁梧且好勇斗狠的护卫项皋。

    三人推着两车财物与清瑶一同到新郑城外见了匡泽。

    此刻匡泽还有一件挠头的事情,那就是无论出使哪个国家必须带有国书,并且国书上要加盖王上的王玺,只有如此出使才名正言顺。

    仿制国书不止王玺难办,还有国书的内容也难办,总要想出一个不错的理由出使,匡泽绞尽脑汁想了一整日,直至清瑶完成一切,匡泽仍然没有想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国书。”匡泽无奈的看着清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