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南
繁体版

第十章 接引小楼接引仙

    杨敬言刚要跨出门槛,杨善之又赶紧喊住杨敬言,“今天晚上在家设宴邀请张先生,你去请张先生晚上过来,就说是给张公子赔礼道歉。”

    对于杨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什么赔礼道歉的都不重要,反而是太子少师一来凉州城,若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和杨家生了间隙,那就不妙了。虽说有传言说张诺是和太子不合才来的凉州城,但当年齐皇可是亲自请张诺出山为相国,张诺推辞几番才勉勉强强做了个不显眼的太子少师。这等老黄历,若是不常常翻看,谁知道还有这样一番缘故呢?所以杨善之对张诺极其上心。

    这就是一个大家族掌舵人的敏感,不得不让人感叹。

    杨敬言不情不愿的说道:“今天张诺可是一点面子没给,您听听外面都传成什么样子了,咱们还要热脸贴他冷屁股,我杨家还要不要面子了?”

    杨善之一拍桌子一瞪眼:“让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好好好,我去还不行吗”杨敬言不服地咕叨着。

    杨善之不禁心里苦笑,家里真是把杨敬言宠坏了,都十七八的人了,还分不清利弊好坏,耍小孩子性子。

    杨敬言大哥杨敬功是玉门关的副将,倒没有世家子的恶习气,确实有几分本事,才二十岁出头,就曾带八百轻骑直入大漠,边走边打,连夺突厥三个草场。被朝廷赞为白袍勇将,杨家忠义郎。

    而杨敬言的二姐,名叫杨婧雨,前年嫁给了皇上的小儿子吴王,不过吴王并非皇后所生,已经早早去江南就藩了,所以现在杨婧雨在江南,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若是她在,杨敬言更加无法无天。

    杨敬言虽然心里不爽,但到底是大家族世子,去请张诺的时候礼数周到。张诺也就客气地答应下来,承诺一定赴约,说了一堆感谢杨老爷的美意的客气话。

    此时凉王府,凉王正和王妃闲聊,笑说别看张宁人小,今天杨敬言可是在张宁那碰了一鼻子灰。这时刘掌柜笑着进来,抱拳说道:“王爷,杨善之有请,今天晚上在杨府设宴,另外还有暗卫汇报,杨敬言也去张府请了张诺。”

    凉王转头笑着对王妃说道:“我说什么来着,这杨善之就是个老狐狸,赶紧借着这个机会和张诺攀关系了,估计今天请我去啊,是让我打圆场去了。”

    “这杨家在凉州经营这么多年,不得不说杨善之是个人才啊,审时度势极有分寸,是个闷声发大财的。”凉王又说道。

    “咱们来凉州这么长时间,虽说军队都在王爷手里,但各地大小官吏都有杨家的人,现在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啊。”凉王妃附和道。

    凉王与凉王妃是先皇赐婚,两人没见面前本以为是一场政治联姻,互相都看不上眼,没想到成婚后珠联璧合,又爱的不行,成婚一年就生下了赵婉茹,被京城的老百姓称为一段佳话。

    凉王拍拍王妃的手,“爱妃所言极是,真是本王的贤内助啊,现在凉州城就是一潭死水,就是不知道张先生能溅出多少水花。”

    “张先生是有大才的人,与王爷互为知己,一定可以明白王爷的意思的。”王妃安慰道。

    “就怕现在凉州人心不齐,突厥来犯啊……”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凉州城虽地处西北,却是大齐第三大城市,又有往来商人,各族百姓。所以夜晚的凉州城也格外热闹,有那变戏法的奇人异士,也有蒙面起舞的凉州伎。比起京城,又别有一番风味。

    西北天黑的晚,没等杨府挂上灯笼,还是老马驾车,载着张诺、张宁,悠悠哉哉的就到了杨府。

    到了杨府,待到下人通报,杨善之一家人已经来前院迎接,还没有寒暄几句,几声爽朗的笑声从身后传来,“赵明紧赶慢赶,没想到还是让张先生赶在前面了。不知今天杨家主的酒席是下了什么血本啊,要是没有好酒,本王可不饶。”

    众人赶紧回身行礼,杨善之笑着应道:“张先生贤人君子,自然不敢让王爷久等。我老杨是个粗人,有王爷和张先生,哪里还敢吝啬好酒,哈哈哈哈哈哈快请快请。”

    于是由下人引着,一行人来到了杨府后院,杨家占地极大,在后院聚土成山,取坐北朝南的好兆头,于山上修亭台楼阁八座,山下开一池。寓意山水相依,各抱地势,是当年一位风水高人指点的手笔。

    今天的宴会就设在山顶的小楼,这小楼据杨善之介绍叫接引楼,相传是曾有一个穷书生,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手指沾酒水肆意狂草,一路直行无人可挡。就算有房屋墙壁也是穿墙而过,不能阻挡分毫。一直走到此处,高声唱道:“普天诸道众,的可认真修。九关无漏果,万神留。金铅玉汞,水火自添抽。三田云浪滚,搬载金丹,玉人稳驾神舟。乾坤净、日月交流。功行悉圆周。一娄真性在,任遨游。满空仙眷,接引按云头。浩然超法界,应化人间,大罗玉簿名收。”

    唱罢顿时霞光万里,平地起惊雷,那书生就不见了踪迹,等到有胆大的人去查看,只见得地上一块石头上有一个脚印浅坑。于是纷纷说是这个书生得道成仙了,在此去往仙界了。杨家先祖就在此处修筑小楼,称为接引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