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团队:超级英雄
繁体版

第11章:实验成功

    假期结束,所有人回到中科院继续研究。

    常温超导完成了,但这远远不够,要想将几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聚合在一个直径只有十厘米的小型化托卡马克装置中并不容易。

    现在物理大师等人正在研究如何降低核聚变温度。

    冷核聚变是个办法,但这只存在于理论之中。

    冷核聚变是指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种情况是针对自然界存在的热核聚变(恒星内部热核反应)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这种设想将极大地降低反应要求,只要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或者在较高温度下用高强度、高密度磁场阻挡中子或者让中子定向输出,就可以使用更普通、更简单的设备产生可控冷核聚变反应,同时使聚核反应更安全。

    核聚变反应中,多个氢原子核被强行聚合形成一个重原子核,并伴随能量释放,也称为低能量核反应(lowenergynuclearreactions,LENR)。

    冷核聚变是指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

    既然极端的高温是产生聚变能的障碍,人们自然要探索其他或许能导致聚变的途径。

    是否存在着不依赖于像太阳中心那样的条件也能使原子核发生聚变的其他过程?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个问题有过大量的探索,但一直没有结果。

    这个难关难以攻克,但是在物理大师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找到了可替代的途径……

    所有人员穿上防护服,戴上特制的墨镜。

    “5,4,3,2,1,启动”

    电流在导体中飞速穿梭,形成高约束力的磁场,包裹住有等离子体组成的五彩斑斓的莫比乌斯环,那莫比乌斯环上下翻涌,发出太阳一般耀眼的光芒,却又被人捧在掌心………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一个直径仅有十多厘米,高度甚至不到十厘米的的圆柱状物体中进行。

    实验,成功了。

    那一刻,仿佛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虽然输出功率相较于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并不高,但仍然远远超过现有的所有能量储存装置。

    如此小型化的都可以造的出来,那么大型到小型之间所有的尺寸就都能造出来了。

    瓶颈被打破了,整个研究所欢呼雀跃。

    然而,这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很多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