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繁体版

第35章:汶山商会

    诸葛瞻的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如果不看他背后站着的甲士的话。

    “好!”

    “既然诸位已到,那我们便聊一聊正事吧!”

    众豪强缓了过来,将目光放在诸葛瞻的身上。

    诸葛瞻开口道:

    “搞出这场戏,只是因为有些人欺我年幼。”

    “我好好弄个马市,居然有人假借我的名义去劫掠蛮夷的牲畜。”

    诸葛瞻笑着望向了黄老爷:

    “黄家主,这样的人,你说该不该杀啊?”

    黄老爷连连点头:

    “该杀!”

    诸葛瞻满意的点头:

    “不过我这人向来心善,见不得人受苦。”

    “过去的事,既往不咎。”

    “我是真心想与诸位交个朋友!”

    “毕竟汶山郡七县,最远的白马道深入蛮夷之地,就算是湔氐道也是崎岖难行。”

    “若要彻底掌控,我需要派出多少官吏,多少军队驻守呢?”

    即便派出去,谁知道会不会被袭杀?

    这话诸葛瞻并未说出口。

    “所以我需要诸位的倾囊相助。”

    “列位士大夫、君子,将来我也是要返回中枢的。到了那时,难道我就不会念着你们的好吗?”

    诸葛瞻的脸上露出笑容。

    右手端起酒杯,左手举起利剑,脸上的笑意转变为冷酷的神色:

    “与我为友的,那便饮下这杯酒。”

    “与我为敌的,那便拿起这把利剑!”

    台下端坐的众豪强纷纷举起酒杯,遥敬诸葛瞻一杯。

    诸葛瞻同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将酒杯放下,诸葛瞻满意的点头:

    “话说开了便好。”

    “今日邀请各县豪强来此,只因我有一桩大买卖要做,这才将大家召集起来。”

    黄老爷先开口问道:

    “不知,君侯要做的大买卖是什么?”

    诸葛瞻向他点了点头,开口道:

    “要我说,汶山郡诸位真是入宝山而空回!”

    “汶山郡有名马却不知卖,有牦牛却不知蓄养,有羊,有僰僮。”

    “若是将这些卖与成都商贾,纵是千金,又有什么难得的呢?”

    上官家主环视左右,先开口说道:

    “君侯有所不知啊!”

    “后汉时还有商贾前来汶山郡买卖,只因天下太平,周边蛮夷畏我兵威。”

    “但此时此刻,道路不通,没什么商贾前来汶山郡买卖。”

    “而我们想要将东西卖出,也要手下部曲护卫,若部曲于道路中死伤,那更是得不偿失了。”

    诸葛瞻明悟的点了点头:

    “无妨!”

    “那便将汶山匪患剿灭。”

    “不过比起蜿蜒曲折的山路,难道不是水路更加快捷吗?”

    “自绵虒至都安不过三百里,舟船两日可到。”

    上官家主连连摇头:

    “君侯,岷江湍急,河中又有砥柱、礁石,一不小心便会触礁。”

    “更不必说都安口处,岷江自西北山地向东南平原流淌,其中落差很容易导致船毁人亡!”

    诸葛瞻点了点头:

    “无妨,我已令巧匠打造出新式船只,前些日子收集的牛羊马匹也已顺利的抵达成都。”

    “尔等勿虑!”

    上官家主点头行礼:

    “若是君侯真能做出在岷江上航行的船舶,那我便没什么疑虑了!”

    诸葛瞻点头,看向其他豪强:

    “我打算成立一个汶山商会,商会为我们共有,共管,共享。”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黄老爷开口问道:

    “不知君侯所说的共有,共管,共享为何意?”

    诸葛瞻朗声道:

    “共有,即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出资,可以出钱,出货物,出管理人员,出部曲,乃至出商路,出关系...”

    “只需言之有理,能够得到在场诸位中一半人举手同意,那便视为通过。”

    “共管则是商会设立七人委员会进行管理,而非一人管理。”

    “委员长一人,负责总揽大局。”

    “秘书长一人,执行具体事物。”

    “军代表一人,负责商会护卫工作。”

    “常务委员四人,参谋赞画,辅助委员长进行管理。”

    “若有大事,需经投票决定。”

    “其中委员长有三票,其余人各有一票。”

    “各委员之间权力相同,都可以发起提案,但提案需在场所有人一半以上的赞同才可通过。”

    “诸位觉得如何?”

    黄、周、杨三家家主对视一眼,颇有些意外诸葛瞻的提议。

    诸葛瞻的条件说宽松也宽松,说严苛也严苛。

    诸葛瞻既然抛出七个位置,那肯定会注意吃相,不可能自己全拿。

    而作为外来者的诸葛瞻难道一定能胜过本地人的自己吗?

    黄老爷先开口道:

    “君侯身份高贵,正因乾坤独掌啊!”

    其他豪强也连连应和道:

    “确实如此,我们哪有资格与君侯相提并论?”

    “这七人委员会实在折辱了君侯。”

    诸葛瞻摇头,解释道:

    “非也,非也!”

    “我欲从汶山郡中赚取钱财,没有诸位本地人的鼎力相助可行吗?”

    “即便诸位嘴上说着一定从命,难道心里就是这么想着的吗?”

    “我的一己之见是,只有大家都从中获利,那大家才会将其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

    “何况一人计短,众人智长。”

    “还请诸君助我!”

    黄老爷起身开口道:

    “我提议由君侯担任委员长,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连连赞同:

    “可!”

    “理应如此!”

    一旁的何随咳咳提醒道:

    “应当举手表决。”

    诸豪强颇为新奇的举手表决。

    过程相当民主,无一人表示反对。

    诸葛瞻点了点头,起身向众人行礼道:

    “多谢诸位抬爱。”

    “我也不谦虚,免得大家难受。”

    “只说一点,我当这委员长,明年便有金山送入诸位怀中!”

    诸葛瞻继续说道:

    “故大鸿胪何宗之孙何随,何季业,为人清廉有才干,可为秘书长一职。”

    “征西大将军魏延之子魏霸,魏镇恶,为人勇猛有军略,可为军代表一职。”

    “另黄、周、杨三家家主为本郡大姓,素有威望,可为委员一职。”

    “最后一委员可为众人公推。”

    “诸位以为如何?”

    堂下发出嘈杂的议论声,涉及到利益问题,诸豪强自然很是心动。

    只是考虑到自己实力后,他们又果断的怂了。

    一片赞同声后,众人纷纷举手表决,以示赞同。

    至于空出的那个委员位置,众人一番议论之后。

    已有子弟投效诸葛瞻的豪强们危机感大增,他们公推上官家主为委员。

    票数勉勉强强达到了半数要求。

    汶山商会草创,领导名单为:

    委员长——诸葛瞻

    秘书长——何随

    军代表——魏霸

    四名委员:黄、杨、周、上官四家。

    看着一旁欣喜的周、杨两家,黄家主的心中暗自感叹。

    不过是一些虚名就将他们二人收买了!

    就算是委员又如何?

    他们难道就没发现,诸葛瞻一人三票,再算上何随与魏霸的两票。

    九票占五,也就是说重大表决时,诸葛瞻是必定通过的一方。

    至于自己这边,虽然也是三人,却只有三票,就算拉上摇摆不定的上官家主,也是四票,不如诸葛瞻的三人五票。

    当然,他也不会蠢到站出来说,这不公平。

    谁让诸葛瞻是大汉武侯呢?

    豪强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诸葛瞻的话语权就应该重于他人。